狸猫换太子——保时捷“转向柱电动调节减配”
就目前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一台更为心仪的座驾时,不管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维度,应该都会权衡利弊,我相信即便是再“壕”,对于这些原本该有的配置突然间凭空消失心理多少也是有些落空。

这不,最近比较热议的恐怕就是保时捷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改为手动调节的这个话题了!那么究竟这个功能配置真的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好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顾名思义,它承载了车辆转向柱的包裹,不仅体现在美观上,也能够将车辆内饰融合看上去更为和谐。而对于低端或者正常家用车来说,我相信在这个调节机制上没有什么人可以像座椅那样需要不间断的调节坐姿,毕竟驾驶员的身高、胖瘦对于坐姿上还是格外考究,如果单纯的手动调节或者电动调节非带记忆功能的确实会存在一定的不便,加上现在都是多向电动座椅调节(按摩、腿托、腰托),确实在使用频率上会更为高效。而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它所并联的不仅是舒适进入自动记忆,我相信对于豪华的优雅感也是很多人更为看重的。

那么这个东西真的有必要么?这个答案我觉得非必要占比70%乃至更多。为什么这么说,多少年的汽车迭代,对于这个功能来说,不能算是非常鸡肋,但是实用性确实很低,暂且不说它调节后是否会给驾驶者带来更为舒适的感受,单凭这个调节电机,我相信如果出了问题更换或者维修的话,在不同的品牌面前也是水涨船高吧!

再来说说安全性,在汽车发生碰撞后,如果正常的溃缩吸能达到极限,撞击力度极大的情况下,引擎会向乘员舱进行延伸,防火墙、转向柱也会受到破坏,传统的手调结构简单,在外力的破坏下会容易突破物理极限,对于正常的救援还是很有帮助的。但如果是电调,电机卡死,设计繁琐对于后续的救援来说,或许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哪怕人员可以自救的前提下,电机卡死也会错过较好的救援时机。
写到这里,喷子应该坐不住了,会说你一个低端车压根儿就不了解豪华车的逼格,就算是手动在大事故下,自己人为也很难救援,这话确实没错,但是第三方施救呢?我们确实不该有这样的想法,毕竟现在车辆的白车身在设计之初的吸能强度及溃缩能力下,已经可以完全做到尽可能的不入侵乘员舱,但是万事都不是绝对的。

说完安全,我们再来探讨实用性,对于这个电动调节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方便很多,不能说它的功能没有,但是即便换了坐姿的人,就算开车,调节它应该也只是一次乃至三次内足矣,谁开着车无时无刻再调节。像前面所说的,舒适进入,座椅、方向盘及转向柱同时前进和后退,确实体现出了它的方便性和高端,但是用到的几率,可以说恨不得有些人只会在“等人”的时候随意玩弄几次,而正常来说,调节后再去管的人少之又少。
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再说它,从而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呢?很显然,因为此前的标配、其他国家的标配和自身的品牌。

此前的标配不难理解,一个生产线下来满配的配置,不存在缺斤少两;而对于国内行情来说,居然在没有通告或者通告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而且区区只给车主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要知道单独加装一套的价格是3万元左右,中间的差额可想而知,而在北美等地区,依然是标配,这用屁股想都能明白是因为什么吧,莫非全球芯片紧张就只在中国,其他国家都克服了?;最后就是自身品牌了,对于保时捷来说,自身高高在上的品牌确实是指引很多消费者选取的方向,“帅气”、“豪华”、“颜面”,似乎在国情内,是更为看重的,而购买人群也是看着了它定制化的与众不同,难道说,你的“保时捷定制化比别人的多了一个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么”。也许正是因为没能告知消费者或者品牌力的影响,对于这个配置看重的人很多,导致事件持续的发酵。
另外,通过最新消息得出,经过这些已购消费者的维权及各方位压力的影响下,保时捷针对“减配”提出了最新解决方案。计划在今年(2022年)第三季度分批次为已承诺恢复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的客户进行服务;对于那些最终没有恢复相关功能的客户,保时捷将提供统一金额的补偿方案。同时,保时捷还将为所有受此事件影响的客户提供一年的延长保修服务。


对于这一份公示,尽管算是马后炮,但至少在解决事情前还是安抚了人心,比那些厚颜无耻的厂家也强了不少,也许,在招牌面前,国内消费者的人群会直接导致产品品牌力的走向。
最后,对于此前买到的人可以高枕无忧,而那些刚刚提车或者等待提车的人,究竟是实际成交便宜了还是委曲求全为了品牌而妥协呢!或许对于保时捷这个品牌,根深蒂库的是那种“壕”的象征,以至于有些人不是很看重这些。凡事都有利弊,不在乎的人无所谓,在意的人应该绝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吧!

况且咱们不说“狸猫换太子”,但是面子有了里子没了,在如今这样的时代,嘲笑、掉价儿恐怕是大家茶余饭后的焦点。
对于此事的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进。毕竟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厂家积极解决事情的态度也是对于品牌方建设不可缺失的一项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