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道藏,佛经……典籍中那些设定描写与现代科学大尺度概念...
网文,最重要的就是让人读者轻松,有爽感,调动情绪,引起共鸣。
这就要看作者的功力了,可以是人设,世界观,剧情等等……
就像我们喜欢比大小,高低,强弱,多少一样。人们感受到的差别是意义建立的根基,价值也不同。
一部优秀的网文往往是在各方面都沾一些,因为对人来说边际效应无处不在。

当然大部分最后都会变成上图这个样子。作为一个码过字的人,我非常清楚,人家就是写个东西,拿点低得可怜的稿费。网文的收入阶层比现实的贫富差距更大。
既然是讲设定描写的,就要涉及战力,地图大小这一块了。
网文中大能出手,一个掌印轰杀一片位面的生灵什么的描述很常见。但这里面没有衡量的尺标啊,干巴巴几句话,几行字,无论这种超次元战斗多么夸张,实际上的感受并不怎么样。
这种描述是一定要有参考系的,比如一个正常的1米7的成年人,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为尺子去感受摩天大楼对他的压迫感,所谓站的高,看的远,当他站上摩天大楼的高处俯瞰所在的城市时,就会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城市的市容尽收眼里,大小在脑海里形成了画面,可如果在进一步放大,推到一个省,他的感观延伸就很困难了,也许还能类比出来,可如果在放大到数十个省组成的国呢?洲呢?全球呢?这种感观带来的心境冲击就会越来越低,你只知道很大,很大,很大,很大……
因为你用一个几千平方公几里的面积大小的事物去参考一个百万近千万级别的国度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这里面可不是单单的数量大小,还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形,复杂程度指数级增长,这是创作极难处理的广度与深度带给人感受的问题。)
彻远了,接着说场面描述,既然要有衡量标准,那就得对描述提供规模认知的参考基础。
很多玄奇幻,修仙文会在初期用多少多少斤气力来描写。
比如辰东笔下的石昊小的时候就是有数十万斤气力的“逆天吃奶娃”。
不过大部分不会一上来就这样,一般是:
十四五岁的少年开场在练功中,然后“喝”的一声,一拳轰出,随着一声震响,数丈高的大树应声倒地,残余的拳风刮乱了周围的草坪,少年收拳,感受着体内的翻滚的气势,点了点头“这一拳有一千斤的力量了,*之气四段也差不多如此了”。
然后几个流程走完就迈上了万的级别,接着几个境界的分水岭开始,百万,千万的描述就开始不够用了 ,这种时候就可以增加新的参考物了 。
比如:
这位**境的剑修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随手一剑划过,霎时间,凛冽的剑气横扫前方,“轰隆”,“轰隆”,整个地面如同水花一样在震动,强大的力量撕裂了深厚的岩层,待到剑气过境,大地上留下了一条长上千里,宽数十里,深数十丈的裂谷。
这里可以层层递减,一里500米,一千里500公里,单就个人来说感受和想象比较费劲,宽百丈,一丈3.3米多,比一层楼高一点。你现实中就能感受到,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

你此时站在高处,脚下的前面是深度达到你从三十层楼高看下去的景象,两边则宽达数千米的宽广视野,前方裂开的大地则延伸到视野的尽头,这就是**境剑修随手一剑的威力。
不过随着规模的扩大,这种感观上的震撼感就越来越差了,我记得斗破的双帝之战,两人交锋打出了一片十万里的庞大深渊。
十万里就是五万公里,这有多大?赤道差不多40000公里,地球直径约13000公里,这个深渊放3个地球还有余。从这种描述再往上就不可避免要进入数量级比拼的数字游戏了。
对于一些功力深厚的写手来说他们有文艺的表达方式,烟雨江南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作品会更多的去探讨别的深度和规模,他笔下世界的宏大不在地图上,而在于人物和他创造的世界中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上,是世界观内容上的宏大,比如他会给你写出不同种族的区别,风俗等等,还会细致的补充许多地理环境描写让你自动带入环境之中(大部分网文里的异族,就是换了身行头的人族。要写出不同种族差异这种是要靠个人功力的,绝大部分不行)。
当然也有纯粹爽到底的写手,比如我吃西红柿,他为了保持爽感,会在战力飙升的时候给你增加新的参考物。
做法差不多是这样的:
还是以上面剑修的那段为例,假设这位剑修随手一击的威力和他全力的威力相差百倍,等同于上面五万公里那段。
然后这位剑修的全力相当于他上面的位面世界(换地图加战力飙升时这里开始换尺标)的一道天龙之力,天龙之力还可以更多修炼道,达到一百道的时候可以凝练更进一步的真•天龙之力,然后再到更大的地图的时候,在以这个为尺标,以此类推。
他并没有完全就是不停的塞给你一堆很大很大很大的东西,虽然写到最后也已经夸张到不行了,但其实他是在不停的让你保持在剑修与天龙之力那种战力差距带来的感观(保持着你想象力的“模式”),要你保持在这个状态(不过这种状态保持到后面就越来越弱,莽荒纪里纪宁睡个觉,赶个路,吃个饭,动不动几亿年,这种模式也是不断递减的,但他比大多数坚持得久多了),加上他本身是学数学的,一直保持着逻辑通畅,读起来行云流水,所以尽管一直是流水线作业,但始终屹立不倒。
讲到这就要说说另一位了:梦入神机(永生开始我觉得他就成疯成魔了)。
这里不提他个人在小说里的那些私货,单说他在战力,地图大小上的癫狂。
例圣王:
轰隆!
从天外飞来的那两道强横精神力再次发威,不停的凝练,精神力凝聚成了一个又一个无限扩张的世界,在丹炉深处,风起云涌,杨奇就看到了许多无限的世界,在进行宇宙大爆炸,每一次的爆炸,世界都重新缔造,但是却按照了玄妙不可测量的规律在进行着。
“你即将领悟到达无限级的意志,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天地无常!大地无敌,九九至尊,心意无限。”
轰隆!
又是巨大的爆炸声音,夏广寒体内的经脉,气海,全部爆炸,化为了无限多元气,空行母在施展出来自己的无上手段来调和智慧神丹的元气,这元气在两人的头顶上化为了一个个的大千世界,世界之中套着世界,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四处都是同心圆一般的世界。
大千自在心法。
这个时候,空行母和夏广寒都到达了极限,开始不停变化,周囘身出现了无数大世界走马观花似的变化着,杨奇深深知道这一刻该做什么。
无限,无极,无敌,无限多,不可估量,无数大世界。就这短短一段文字用了多少究极体?
然后无限级初期的空行母,精神无限,意念无限,随手丢出N个反反复复宇宙大爆炸进行无限扩张的世界,抬手折叠出无穷大千世界内嵌套大千世界的神界版分形黑暗塔。
…………就是不停的给你塞概念,套娃再套娃,无限套娃 。
永生则是数字流,数字流比概念流直观,哪怕是前期,动辄多少兆(万亿)的丹药,每个宇宙之间流通的丹药,这个等级的丹药虽然在宇宙里不算什么,但是随手甩个给普通人,吃了就能飞天遁地的,这种庞大的资源确实更容易给人满足感,不过永生的男主在作者后期的书里就是个试验品,一念就挂了的那种。
那就是龙符的古尘沙大王了。
古尘沙大王:主角,古今第一个修成天道法。是天帝掌握未来,平定世界的最大劫数.....曾战胜过天界之伞中无尽世界的意志,吞噬洪荒龙门,参悟出无龙心法。随着无龙心法的自我进化,修习无龙心法的一切心灵生物,得以完全自我,无中生有,独立存在,无限能量,斩断一切缘分,超脱所有因果,消除命运,没有气数,无生无灭,万劫不加身。古尘沙成为了一切的缔造者,连众生的修行境界都由他来定义,他的实力已经不能用境界来衡量,无论是怎样的境界,永远都不是古尘沙的对手。他在等待有一天有存在能将他击败,那就是他解脱的时候,也许是下一个亿年,也许永远都不会到来。
由古尘沙大王划分的不朽物质等级,其中境界都是由古尘沙大王定义的
不朽层次名称
第一层虚不朽,第二层微不朽,第三层小不朽,第四层中不朽,第五层大不朽,第六层常不朽,第七层真不朽,第八层永不朽,第九层无不朽,第十层非有无不朽,第十一层,第十二层超越非有无不朽

世界观
无龙心法出现之后,宇宙模型被更改,新的宇宙模型为:微型宇宙<小型宇宙<中型宇宙<大型宇宙<超大型宇宙<超级巨无霸宇宙(超级巨无霸?昔日才华横溢的网文大神取出这么个名字?)<超级无限无尽无边无际宇宙(小孩子争大小就喜欢用这种说不清楚感知范围词)<不可思议宇宙<非有无宇宙<一千零一级宇宙<龙符世界观≈古尘沙大王
这完全就是设定集,除非你就喜欢看设定,不然这种靠设定堆出来的强我感觉很没意思,它的世界观设定的极其庞大但很空。
圣王永生中的强使用数学来描述的,每一个境界指数级增长,这么写下去n次幂套n次幂,就没什么感觉了,相比较而言遮天完美世界里的强就更符合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强,也就是写出了“强者感”,让人感受更深刻一些。

这些都不能叫世界观大,这只能叫地图大。无节制的换图只会让读者反感,论世界观远不如上古网文佣兵天下。
设定对拼古往今来有之,在历史上的佛道之争里,两边为了当对方的老子,在自家的经书藏文里,互相抄袭,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之漫长时间里的各种原因,还产生了大量的伪经,谁是谁的,还不一定呢。导致鉴别真伪都成了一个问题。)
举例两边的互拼设定:
道藏
《云笈七签》:
尔时盘古真人,因立功德见召于天中。
盘古乃稽首元始虚皇道君,请受《灵宝内经》三百七十五卷。
时高上虚皇太上道君则授以《三皇内经》三十六卷。而盘古真人乃法则斯经,运行功用,成天立地,化造万物。下游天地,发圆珠之应万六千日月明三辰天元而起,遂有【五亿五千五百五十亿万重天地焉】。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道君曰:【十方世界,各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诸天】
来看看它们的本事,神通的:
元始天尊:
“天尊说此语已,即从毫东云门之中出见,左手团此大地,和以海水,【如一芥子】,掷向上方空虚之中,经八万大劫,湛然不动。尔时,天尊在此毫中为诸大众说微妙法,经八万劫说讫已,【乃於上方虚空之中接取芥子】,安着毫端,还令大地大海平复如本。地只、水帝、人王、兆庶、一切众生都不觉知。”
玉皇大帝:
“是时,元始天尊、玉皇尊帝,放无量九色祥光,遍照遐迩,於诸光中化现百千万亿。三清上帝、玉皇天帝俱坐九龙百宝千叶瑞莲妙座,复於光中化现无量百千万亿。妙行真人列班上侍至尊,【复以祥光下照十方无极世界,上至圆罗,下及风泉,铁围内外,莹然朗彻,俱同九色瑠璃水晶之光,三界一视,俱在目前。”】
翻译一下,元始天尊身上几亿束光里一小束最小的光就是一批宇宙。太上老君直接超脱宇宙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就是天道都奈何不了他甚至超越了天道不生不死无形无体,洪荒流的战力跟这些比是真的没法比。
“若化此法身化成大身,【大身遍满虚空】,与天道元气合同一体,即包笼天地至於千亿世界……若化此法身化为小身,小身即小於微尘,【微尘之中,又能容纳无穷世界】。”
——《玄珠心镜注》:
印中兵将,百千亿万垓。来往如风,无形无边,变化不穷。隐吾印中,召之则至。或见大身,褊满虚空。头戴崑崙,肩担日月,手把帝鐘,足踏夔龙。或见小身,入微尘中,於丝髮内。视大威通,护持正法,千变万化。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佛经
《华严经》
【阿僧只品】第三十,世尊为心王菩萨详细解说了佛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经上说∶「尔时,心王菩萨白」
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
……
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波罗,频波罗频波罗为一矜羯罗,矜羯罗矜羯罗为一阿伽罗,阿伽罗阿伽罗为一最胜,最胜最胜为一摩婆(上声)罗,摩婆罗摩婆罗为一阿婆(上声)罗,阿婆罗阿婆罗为一多婆(上声)罗,多婆罗多婆罗为一界分,界分界为一普摩,普摩普摩为一祢摩,祢摩祢摩为一阿婆(上声)钤,阿婆钤阿婆钤为一弥伽(上声)婆,弥伽婆弥伽婆为一毗攞伽,毗攞伽毗攞伽为一毗伽(上声)婆,毗伽婆毗伽婆为一僧羯逻摩,僧羯逻摩僧羯逻摩为一毗萨罗,毗萨罗毗萨罗为一毗赡婆,毗赡婆毗赡婆为一毗盛伽,毗盛伽毗盛伽为一毗素陀,毗素陀毗素陀为一毗婆诃,毗婆诃毗婆诃为一毗薄底,毗薄底毗薄底为一毗佉担,毗佉担毗佉担为一称量,称量称量为一一持,一持一持为一异路,异路异路为一颠倒,颠倒颠倒为一三末耶,三末耶三末耶为一毗睹罗,毗睹罗毗睹罗为一奚婆(上声)罗,奚婆罗奚婆罗为一伺察,伺察伺察为一周广,周广周广为一高出,高出高出为一最妙,最妙最妙为一泥罗婆,泥罗婆泥罗婆为一诃理婆,诃理婆诃理婆为一一动,一动一动为一诃理蒲,诃理蒲诃理蒲为一诃理三,诃理三诃理三为一奚鲁伽,奚鲁伽奚鲁伽为一达攞步陀,达攞步陀达攞步陀为一诃鲁那,诃鲁那诃鲁那为一摩鲁陀,摩鲁陀摩鲁陀为一忏慕陀,忏慕陀忏慕陀为一瑿攞陀,瑿攞陀瑿攞陀为一摩鲁摩,摩鲁摩摩鲁摩为一调伏,调伏调伏为一离憍慢,离憍慢离憍慢为一不动,不动不动为一极量,极量极量为一阿么怛罗,阿么怛罗阿么怛罗为一勃么怛罗,勃么怛罗勃么怛罗为一伽么怛罗,伽么怛罗伽么怛罗为一那么怛罗,那么怛罗那么怛罗为一奚么怛罗,奚么怛罗奚么怛罗为一鞞么怛罗,鞞么怛罗鞞么怛罗为一钵罗么怛罗,钵罗么怛罗钵罗么怛罗为一尸婆么怛罗,尸婆么怛罗尸婆么怛罗为一翳罗,翳罗翳罗为一薜罗,薜罗薜罗为一谛罗,谛罗谛罗为一偈罗,偈罗偈罗为一窣步罗,窣步罗窣步罗为一泥罗,泥罗泥罗为一计罗,计罗计罗为一细罗,细罗细罗为一睥罗,睥罗睥罗为一谜罗,谜罗谜罗为一娑攞荼,娑攞荼娑攞荼为一谜鲁陀,谜鲁陀谜鲁陀为一契鲁陀,契鲁陀契鲁陀为一摩睹罗,摩睹罗摩睹罗为一娑母罗,娑母罗娑母罗为一阿野娑,阿野娑阿野娑为一迦么罗,迦么罗迦么罗为一摩伽婆,摩伽婆摩伽婆为一阿怛罗,阿怛罗阿怛罗为一醯鲁耶,醯鲁耶醯鲁耶为一薜鲁婆,薜鲁婆薜鲁婆为一羯罗波,羯罗波羯罗波为一诃婆婆,诃婆婆诃婆婆为一毗婆(上声)罗,毗婆罗毗婆罗为一那婆(上声)罗,那婆罗那婆罗为一摩攞罗,摩攞罗摩攞罗为一娑婆(上声)罗,娑婆罗娑婆罗为一迷攞普,迷攞普迷攞普为一者么罗,者么罗者么罗为一驮么罗,驮么罗驮么罗为一钵攞么陀,钵攞么陀钵攞么陀为一毗迦摩,毗迦摩毗迦摩为一乌波跋多,乌波跋多乌波跋多为一演说,演说演说为一无尽,无尽无尽为一出生,出生出生为一无我,无我无我为一阿畔多,阿畔多阿畔多为一青莲华,青莲华青莲华为一钵头摩,钵头摩钵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至,至至为一阿僧祇,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这个不可说不可说转有多大呢?
它是这么表示的:10^37218373881977644441306597687849648128
这个数字如果按每秒钟一个零的速度书写,写完这个“不可说不可说转”,要耗时大约1200亿亿亿年。
劫
各教(婆罗门、佛教、耆那教)关于时间的术语,道教是借鉴。
西游世界观里的天地一元会129600年,更多是为了统一三教的划分而做的妥协,各教关于一劫的时间长短各有不同,动辄数亿年,各教全部劫难加一块都是天文数字。
这些年网上流传的无量量劫,没有什么实际出处可考,且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很明显的佛道加之现代融合的味道,更应该是网络产物。
典籍里时间上的虚浮尚且如此,空间设定上就更是空大了。
世界品第五之一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世界海大地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一切妙宝庄严其底,妙香摩尼庄严其岸,毗卢遮那摩尼宝王以为其网;香水映彻,具众宝色,充满其中;种种宝华,旋布其上;栴檀细末,澄垽其下;演佛言音,放宝光明;无边菩萨,持种种盖,现神通力。一切世界所有庄严,悉于中现。十宝阶陛,行列分布;十宝栏楯,周匝围绕;四天下微尘数一切宝庄严芬陀利华,敷荣水中;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数十宝尸罗幢,恒河沙数一切宝衣铃网幢,恒河沙数无边色相宝华楼阁,百千亿那由他数十宝莲华城,四天下微尘数众宝树林──宝焰摩尼以为其网,恒河沙数栴檀香,诸佛言音光焰摩尼,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数众宝垣墙,悉共围绕,周遍严饰。」
……
「诸佛子!此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有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各各所依住,各各形状,各各体性,各各方面,各各趣入,各各庄严,各各分齐,各各行列,各各无差别,各各力加持,周匝围绕。所谓:十佛刹微尘数回转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江河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漩流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轮辋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坛墠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树林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楼观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尸罗幢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普方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胎藏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莲华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佉勒迦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种种众生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佛相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圆光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云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网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门闼形世界……。如是等,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周匝围绕。此诸世界,一一复有如上所说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如是所说一切世界,皆在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及围绕此海香水河中。」
世界品第五之三
「诸佛子!如是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皆依现一切菩萨形摩尼王幢庄严莲华住,各各庄严际无有间断,各各放宝色光明,各各光明云而覆其上,各各庄严具,各各劫差别,各各佛出现,各各演法海,各各众生遍充满,各各十方普趣入,各各一切佛神力所加持。此一一世界种中,一切世界依种种庄严住,递相接连,成世界网;于华藏庄严世界海,种种差别,周遍建立。」
此类远超感知范围内的概念在典籍中无处不在。吹自己家牛逼谁不会啊?两边都不干示弱。光看上面这些你就已经会觉得过于臃肿了,事实上,原文更冗杂。
冥界,阴间,地狱
古代关于人死后前往的的地方的想象。在经过不断的增加内容后,已经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体系。
佛道的地狱里都有刑期,每个都长得发指。中国本土的先秦的神话传说和外来宗教结合后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极其臃肿的内容。
比之,西游的三界,四洲真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诸天种种,罗罗大渺都在一个体系里高度凝结了。
(设定是为了它要讲的东西服务的,一部网文的出彩,或者说任何一文化作品的出众,首先是故事有人看,然后看下去的人会去挖掘里边的东西,而在文艺领域浩如烟海的作品里,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作品真的不多,而写出了或者曾经写出了的作者就会获得更优先的关注度,一个事实就是他们能吃老本,任何一个作者,一个创作者手里的东西用完了,因为人会腻,表现出来自然就不如以前了,这里不想评论什么,只是纯粹说明事实是什么,你要明白他们写出过,而且成功了,很多人都还没有做到,别在那精神胜利法,你可以说哪些作者江郎才尽了,但你接着骂人家接着赚钱,赚着你几辈子也挣不到的钱……)
拼设定,比强弱是人类永不停歇的节目,过去,现在是如此,未来也不会停止。
有的甚至为了个虚拟的东西影响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

网上这些年我还真见过被这些东西整神叨,走火入魔的:
仙佛只是诓世语,偏偏有人想不开。
前生来世干卿事,三饱一倒岂不嗨?
黄冠羽士装逼犯,秃驴大多酒色财。
无欲无求心自净,何需烧香又吃斋。
世人皆愿佛显身,不知真佛即本真。
妙法本来无一字,二次取经伪当纯。
若菩萨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即非菩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如其本来,本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的元神就是佛里的觉,当下的力量里叫意识
道的识神就是佛说的相,当下的力量里叫无意识,情绪。
而现代科学昭示出来的图景,每一个都更加浩瀚,巨大的我们无法把握。
不少人都知道卡尔达肖夫文明等级。
第一型:母星文明
第二型:恒星文明
第三型:星系文明
用能量来衡量文明的发展水平,顺着这个思路,文明的等级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宇宙大爆炸的总能量约为3E69焦耳(也就是3后面69个0),每秒输出一个宇宙大爆炸的文明的等级指数是6.35,12.2级文明每秒输出约1E128焦耳的能量。(这玩意的数值增加起来丝毫不亚于分贝)
给一些数据比较:
1.7×10^20焦耳:冷战期间全球核武库威力峰值
5.0×10^23焦耳:白垩纪末期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
3.3×10^31焦耳:太阳每天散发的能量
人类的核当量曾达到200亿吨TNT,当下人类的核武总规模约70亿吨左右
庞加莱重现:
一个系统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总可以回复到初始状态附近。
(现在有将M理论与庞加莱回归组合起来得到的在虚无或量子真空中的任何场所经过足够漫长的时间都可以涌现出和我们的宇宙历史上的任意状态无限近似的宇宙的结论。这种庞加莱回归是永劫回归,回归之间可以有任意大的误差。因而生命是无限次的,死亡只是附带的现象,每次生命的境遇也不重要。
无限近似而不是真的完全一样,任意误差,从大宇宙的视角来看这样的误差极为微小,时空是极其精巧的,对我们人类来说即使这样忽略不计的误差,带来的结果也会极大的不同,文化点的理解:你这一世的命运与上一世不同。但在这种规模的过程面前,这些都只是几乎没什么影响的小事情,而且永恒不灭的生命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在诡秘的万古之中,死亡本身亦会消逝”
庞加莱重现需要的时间对于目前的可观测宇宙来说约是 10^(10^(10^(10^2.08))) 年,10^2.08约等于 120 ,所以庞加莱重现时间约是10^(10^(10^(120))) 年,多少年呢?
10的120次方是1后面120个零,然后用得出来的这个数做10的幂次方。前面的数字位数是120次方个0,就是一个0一个0的写直到120次方全写完,然后接着做开头10的位数,在一个个的把零写出来。
佛经中最大的不可说不可说转在这后两个位数的幂次方面前都算不上一颗尘埃,而这个数字还会作为第一个位数的幂次方,又扩大了很多很多倍。
直观点的表示是1后面有1000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0。
一个一个写出来哦。
天荒地老,日月重来的词根本无法形容它的浩瀚程度。
这是时间尺度的,再来看看空间尺度
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是约930亿光年,可以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热点”与“冷点”的尺度来推算宇宙的曲率,在目前最高精度的测量下,宇宙的时空几乎是平坦的;重子声学振荡提供了另一种推算方法,目前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如果这个宇宙的时空是弯曲闭合的且没有拓扑上的奇异性,那么根据观察到的曲率,这个宇宙的直径至少有230000亿光年。
宇宙的不可观测部分未必是通过和可观测宇宙类似的过程起源的。用不同的模型去估计,宇宙的不可观测部分可能有34500亿光年到10^9543光年的半径,也有可能是无限大的。
弦理论关于宇宙的可能性多达数以百次方甚至更多,还有共形循环宇宙,全息宇宙等等许多科学猜想,平行宇宙这种老生常谈跟最前沿的研究相比早过时了。
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有许多不需要大爆炸奇点的宇宙学理论。

认知的帷幕?——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现代科学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直到今天早就不能自诩导向“真理”。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在论、反实在论都可以对科学做出自洽的诠释。我们所了解的关于世界的信息是可疑的(上面的一切有关科学概念也在范围内),但我们目前尚未摆脱这一切,所以还是要使用这些信息。
我们能认识的世界就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模型。没必要谈某个东西是不是客观存在、某些信息是不是正确,只要假设这东西存在、假设这些信息正确的模型可以容易地计算、做出预测并符合我们观测到的现实,就可以了。观测到的现实没有必要是“真正的”现实,信息没有必要是“正确”的。
哲学家在过去几千年里都在争论“现实”与“实在”的性质。古典科学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在人们周围存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其各方面性质是确定的,跟感知它们的人无关。物体真实存在,并拥有速度、位置、质量等确定的物理性质。古典科学试图去描述那些真实的物体及其真实性质,并认为无论有没有人观测,外部世界都会继续遵守一样的法则。在哲学中这称为实在论。
但在量子力学显示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概率在现实世界的活跃之后,坚持这样的实在论变得很困难。
意大利蒙札市议会禁止人把金鱼养在球面鱼缸里,部分理由是金鱼从这样的缸里向外看会得到歪曲的影像。但实际上人类不能说自己感受到的世界比球面鱼缸里的金鱼感受到的要真实。
从球面鱼缸里看到的世界和人平时看到的不同,但仍然可以总结出运动的规律:将外界的直线运动都表述成曲线运动,建立新的坐标系。这只是比人平时的理论复杂一些。
现在有一种叫做全息原理的理论,认为人类以及我们周围的四维时空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五维时空在边界上的影子。在那种情况下,人类在宇宙中的状况类似于金鱼在球面鱼缸里的状况。
现实中,托勒密在公元150年左右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星体运动模型,通过给行星的正圆轨道“本轮”添加辅助轮“均轮”,在之后上千年都能符合观测事实和人们的日常感受,直到观测越来越精确让均轮添加到几十层,哥白尼才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新模型。地心说的模型和日心说的模型其实都可以描述太阳系的运动,只是地心说过于复杂,日心说起初的精度还不如地心说,其真正优势是将太阳视为静止的坐标系里其他太阳系天体的运动方程会很简单。在要研究银河系天体的运动的时候,日心说的模型又不如以银河系中心为原点的模型来得好用了。
《黑客帝国》描绘了类似缸中之脑的世界,影片中的人类不知不觉地生活在电脑制造的虚拟现实里,即使他们自以为摆脱了一层虚拟,实际上还是困在另一层虚拟之中。
庄周梦蝶的故事阐述的是一样的想法:人实际上没有办法确定自己和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是不是真实的。在人的生活里不存在与感觉或理论无关的“真正的实在”。
无论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呈现的是真实样貌还是错觉,人类既然现在还生存在它里面而且毫无脱离它的办法,那么也别无选择,只有将它当做真实的来看待。
现代科学采用的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物理理论是一个数学模型和一组将这个模型与观测事实联系在一起的规则。询问模型本身是否真实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模型是否与观测结果相符”。如果有两个都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例如球面鱼缸里建立的运动方程和空气里建立的运动方程,那么我们不能说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我们只能说,根据我们周围的环境,哪个模型方便就用哪个。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不仅适用于科学模型,还适用于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立的心理模型。人自己是不能将自身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里排除的,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思维、推理来产生的。人的认识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球面鱼缸那样的东西——人脑的解释结构——塑造出来的。以视觉为例,大脑从视神经接收一系列信号,那些信号并不直接构成电视图像。在视觉神经连接视网膜的地方有个没有感光细胞的盲点,而且人的视场里具有高分辨率的部分其实只有视网膜中心周围大约一度,跟人伸直手臂时大拇指的宽度相近,所以直接送进大脑的视觉数据是两幅有洞的模糊图像,清晰的地方微乎其微。然后人脑处理这些数据,将两只眼睛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对洞和不清晰的图像一律平滑处理来填补,连成像的歪曲和颠倒都修正过来。
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能解决或至少是避免的另一个问题是存在的意义。你闭上眼睛就看不见房间里的桌子,你并不知道那桌子是否仍然存在。你可以建立一个“当我不看,桌子就会消失,当我睁眼,桌子就会出现”的模型,但这模型很笨,因为你闭着眼睛也能摸到桌子。桌子在你闭眼的时候还留在原地不动的模型要简单得多,并与观测相符。
亚原子粒子的模型基本都和这相似:人无法直接看见一个电子,但设电子存在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相关的各种现象,比设电子不存在的模型要好用。
无论宇宙有没有规律,这样的模型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建不起来想要的模型,先搁置问题”也是十分正常的事。(中间这一大段摘自网上,因为概括得很好直接照用,文中还有不少段落都有所摘用,侵删。)

扯远了......
规模带来的指数增长会模糊人的感观能力,加上一系列数不胜数的干扰因素,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巨大无比。
不说远的,就像很多人对核武器的认知非常浅薄。
即使是冷战巅峰时期,全世界有七万余枚的核武器,但这些核武器远远做不到毁灭人类文明的地步,核战会打退我们的发展水平,但美苏双方都评估过,战后十几年就能恢复到站前的发展水平。
混乱是上升的阶梯。
在一张新的白纸上作画比一张涂满的旧画布上更容易。
机会之花由失败者的鲜血浇注而成。
以人类现在的核武规模,刚好能把我们所有的城市摧毁。并留下少量剩余。

(这张图片的信息内容都是军事爱好者根据已公开的信息(比如美俄公开数据,携带武器的载具等)推测和制作整理的)
现代社会是都市文明。所以这些城市的毁灭会重创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但zb主义100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不要低估了文明内生的贪婪和生存动力,它就像是一颗种子,只要有一点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贪婪是人类前进的阶梯。但只有那么几个人能通过,大部分人都会坠入深渊。
美苏在最高峰时每年能生产5-10亿吨TNT当量的核武器,如果按照这个产量生产约一百万亿亿年,当前宇宙寿命的一百万亿倍,生产出来的核武器才能把地球炸的粉身碎骨。
核武毁灭地球?顶多折腾死自己(其实还做不到)
想象力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来自于每个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人经年累月形成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能比人跟单细胞的差别还大。就好像让魏晋那批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在那无病呻吟搞出玄学的人去体谅百姓一样。
现在很多人对于世界的概念理解都很有限,现代社会,“世界”通常囊括了:
所有现存的人类社会,从超级大国到岛屿原始部落;
包括人类文明和生物圈在内的整个地球;
可观测宇宙。
作品的广度与深度是要看创作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
《指环王》的场面很大吗?决战才几万人,放到网文里都是强者一掌的事,但他故事的精彩程度,一万部网文里都找不到能稍稍媲美的。

现在所谓的各种类型的网文本质上都是物欲横流的21世纪现代社会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