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敬翔 字子振

2022-11-21 08:02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敬翔 字子振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敬翔爱好读书,特别擅长于文章写作,应用敏捷自如。乾符年间,考进士落第。到黄巢攻陷长安,才东出函谷关。这时朱温刚镇守大梁,有位叫王发的观察支使,是敬翔的同乡,敬翔前往依附于他,王发以故人的礼遇接待,但无从推荐使之显达。
敬翔久后无计可施,于是替人家写写书信名牒度日,常有名言警句出现,在军中传诵。朱温没读过书,文章喜欢用浅显明白的话,听到敬翔写的文辞,喜爱它,对王发说:“听说你的老乡很有才华,可带他一起来见我。”见到敬翔,朱温便问他:“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义,我现在有些根基了,很想学习《春秋》里边的方法来作战,以图更大的事业,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敬翔朗声答道:“诸侯打仗的事。”朱温说:“你的兵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朗声答道:“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贵在随机应变,出奇谋而制胜。古代的礼俗到现在都没有沿袭下来,变化极大,况且是用兵之道。一味学习《春秋》就是因循守旧,结果只能是徒有虚名而无实效,百战难以百胜,那么大王的大业也就很难有希望了。”
朱温对此大为赞赏,于是让敬翔补任右职,常让他随军。敬翔不喜欢武职,请求补任文官,于是暂任馆驿巡官,让他专管檄文奏章。朱温与蔡州贼人相拒连年,城门之外战声相闻,军机要略之事,敬翔经常参予其间。朱温非常高兴,遗憾得到敬翔太晚,所以军机政略,都向他咨询。蔡州贼寇平定后,朱温上奏朝廷任敬翔为太子中允,赐穿绯衣。跟随朱温平定兖州、郓州,改任检校水部郎中。朱温兼镇淮南时,任敬翔为扬府左司马,赐给他金紫服色。乾宁年间,改任光禄少卿。天复年间,任检校礼部尚书,遥任苏州刺史。唐昭宗从岐下回到长安,御临延喜楼,召敬翔与李振登楼慰劳,授敬翔为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与迎銮叶赞功臣的名号。
天佑三年(906年)十月,朱温击败赵匡凝,攻取荆、襄,再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朱温不听,军队行到光州,遇到大雨,几乎无法前进,进攻寿州,未能取胜,兵士逃亡损失很多,朱温这才很后悔。返回时情绪异常忿恨急躁,将唐朝大臣几乎杀光,认为敬翔值得信任。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的过程中,敬翔的计谋居多。朱温称帝后,敬翔从宣武军掌书记、前太府卿,被授与检校司空。接着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以敬翔掌管院中事务。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太祖因邠州、岐下侵扰,派刘知俊西征邠州、延州,深忧事情不能成功,因而设宴顾问敬翔,以询问西征之事。敬翔剖析山川城邑虚实,军粮多少,全部条分缕析上奏,就像平素熟悉的一样,旁人无不惊异,朱温赞叹良久。乾化元年(911年),进封光禄大夫爵位,代理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掌管崇政院事务,被封平阳郡侯。
敬翔自从进入仕途东下以后,遭逢霸王之主,胸怀志向深远,有经国济世之略,从中和年间开始,到朱温称帝,期间三十多年,随从征伐,出入帷幄之中,众务集于一身,常通宵达旦不眠,只在马上稍得休息。每有补益之言,也不曾公开进谏,朱温在举止行为间对某事稍有怀疑,敬翔就察知其意,必改而行之,所以辅佐朱温的方法,别人都不得而知。到朱温病情加重,召敬翔到御床前接受托顾之命,并且深以李存勖未平为憾,敬翔呜咽不忍,受命而退。朱友珪篡夺帝位时,因为敬翔声望满天下,命他为宰相。朱友珪因为敬翔是先朝旧臣,有所畏忌,敬翔也总是推托有病,不理政事。
朱友贞即位后,赵、张一类人都处于权位要职,敬翔更不得志。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攻陷大梁,下诏令赦免梁朝大臣,李振对敬翔说:“诏令赦免我们,准备朝见新君吧。”敬翔说:“新君如果问起我们,将用什么话回答?”这夜,敬翔在高头里住宅,宿于车坊之中。天将亮,身边人报告说:“崇政李太保已入朝拜见新君了。”敬翔回室中叹息说“:李振枉自为一男子汉啊!朱家与晋人是仇敌,我等当初为朱家出谋划策,而使君王失去威仪名声,现在少主在建国门伏剑而死,即使新朝赦免我们的罪过,我又有何面日再进建国门啊。”于是上吊自杀而死。几天后,他的家人全被诛杀。








统帅 D
(非其所长。)
武力 D
(非其所长。)
军谋 C-
(敬翔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初,太祖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归而忿躁,杀唐大臣几尽,然益以翔为可信任。)
智略 A
(敬翔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时以邠、岐侵扰,因宴顾翔,以问西事。翔剖析山川郡邑虚实,军粮多少,悉以条奏,如素讲习,左右莫不惊异,太祖叹赏久之。翔自释褐东下,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济之略,起中和岁,至鼎革大运,其间三十余年,扈从征伐,出入帷幄,庶务丛委,恒达旦不寝,惟在马上稍得晏息。每有所裨赞,亦未尝显谏,上俯仰顾步间微示持疑尔,而太祖意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
内政 C+
(敬翔不喜武职,求补文吏,即署馆驿巡官,俾专掌檄奏。初,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迁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友珪之篡位也,以天下之望,命翔为宰相。友珪以翔先朝旧臣,有所畏忌,翔亦多称病,不综政事。)
魅力 B+
(敬翔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与人为笺刺,往往有警句,传于军中。太祖比不知书,章檄喜浅近语,闻翔所作,太祖爱之。及见,应对称旨。太祖大悦,恨得翔之晚,故军谋政术,一以谘之。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惧其图己,不欲翔居内职。及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


全史人物评鉴-敬翔 字子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