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照片 1973年的辽宁獐子岛 当年的海上大寨

2022-03-27 15:46 作者:看得见的历史  | 我要投稿


在黄海北部碧波万倾的海面上,有四个相邻的小岛。其中最大的是獐子岛。岛上梯田绕山岗,瓦房排成行 附近海面上白帆点点,机器轰鸣,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海上大寨”的獐子公社。郑永琦 摄


獐子岛属于辽宁省旅大市(现在的大连市)的长海县。1958年公社化时期,家底还很薄弱。岛上沙滩含有金钢砂,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他们就用淘米的办法,一瓢一瓢、一碗一碗地淘了一百多万斤金钢砂,为集体积累的一大笔资金。第二年,他们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用自己积累的资金,购买了两艘机帆船,从此,迈出了向机帆化的第一步。到1973年,全公社一百七十九艘大小渔船,全部实现了机帆化,渔业连年丰收。


大家齐心协力,修建渔港。


这个公社在大力发展渔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近四年来,岛上扩大耕地面积四百一十六亩,新建方塘二十八座,打井一百二十一眼。在正常年景,可收获粮食一百万斤。


过去,岛上吃粮食靠国家供给,蔬菜到其他地方去买,现在,自己能解决部分口粮,蔬菜全部自给。图为劈山造田的獐子岛人。


今天的獐子岛,已经成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渔村。

至于后来的獐子岛后来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然后一顿猛操作,股市造假,直至股份被拍卖,此是后话不提。


老照片 1973年的辽宁獐子岛 当年的海上大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