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语语法学习Day2 完结

2021-12-30 21:50 作者:风润生  | 我要投稿

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大体上可分为联合关系和偏正关系两大类,

前者叫并列连词,后者叫偏正连词

 

递进

况且

尚且

 

选择

宁可······也不······

宁可······也要······

 

条件

无论······还是······都(也)······

无论······或者······都(也)······

不论······或者······都(也)······

 

让步

 

虽然······但是/可是/不过······

尽管······但是/可是······

即使······也······

就是······也······

哪怕······也······

固然······可是······

 

有些连词可以和某些副词配合使用,表示某种关系,这样的副词在句子中也起一定的连接作用。

 

连词区别于其他词类的一个重要特点

既可用在主语前,也可用在主语后

 

但起关联作用的

 

以及便等副词,

 

都只能用在主语的

后面

 

不与前面的词语直接发生关系,而跟后面的名词

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再去修饰后面的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状语。介词等也不能用顿号代替。

 

连词前不能插入其他修饰成分

介词短语可以受其他词语的修饰

 

以便表示按照前一分句所说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使以便引出的后一分句所说的目的得以实现。

 

以免、免得、省得

这三个词都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开头,表示依照前一分句所述内容去做,就可以避免由以免免得省得连接的后一分句所述内容发生。

 

哈哈/haha/、嗬嗬/hoho/、嘿嘿/heihei/,

语调低降、短促,第一音节重,第二音节轻,多用于直接引语中。有时形容笑声。

 

嗳/ai/(语调曲折,先降后升),表示不同意对方意思。

 

哎呀/aiya/(语调下降或曲折,先降后升),表示埋怨。

 

在一个偏正短语中,有时可能包含几个修饰语

这样的修饰语叫多项定语。

 

多项定语可分为三种类型:并列关系的多项定语、递加关系的多项定语、交错关系的多项定语。

 

主次之分

 

递加关系定语首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层次:描写性的定语在

后,在第一个层次上;限制性的定语在前,在第二个层次上。

 

描写性的状语

 

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和描写动作的。

 

在一个句中,如果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人、一个事物,并在句法结构中具有同等地位、属于同一语法成分,那么这两个词语就是句中的复指成分。复指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个句子成分以外的特殊成分。

 

插说也叫插入语,是句子中比较特殊的成分。它不是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也不跟句中各个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也不表示语气。插说可在句首、句中或句末。

 

插说有表达语意的作用。

 

插说还可以把句子连接成段落或篇章。

 

表示说话人主观的想法、看法、意见或态度。

 

我看我想不瞒你说说实在的

说真的依我看依我说依我之见

 

表示对情况的推测、估计

 

看(起)来想来看样子

充其量少说说不定

 

表示意想不到。

 

不想谁知谁知道

谁料到不料哪想到

 

表示引起对方的注意

 

你看你听

 

表示消息的来源

 

据说听说据传传说

相传据报道据调查据记载

说是

 

表示举例补充说明

 

例如比如(也)就是说

 

表示总括

 

总之总而言之

 

用于说明、解释原因等,有时有申辩的意味。

 

兼语句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构成的,谓语中前一个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

 

这个消息使我 很高兴 。

 

兼语的谓语是说明或描写兼语的

 

我最近改编 了一个剧本约二十万字 。

在这个句子中,约二十万字是说明剧本的。

 

存现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子,它从意义得名。存现句不仅结构特殊,对动词有特殊的要求,而且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当应该用存现句时,是不能用其他句子代替的。

 

一类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叫存在句;

一类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出现、消失的,有人称隐现句。

 

上 有天堂,下 有苏杭。

 

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高低

 

并列复句的各分句意义关系复杂多样

 

平列关系:各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有联系的事情、几种

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对比关系:这类并列复句一般由两个分句组成,两个分句在

意义上有互相对比映衬的作用。这类复句,除第二个句子开头可以用连词以外,一般不能用什么关联词语。

 

分合关系:分合关系复句,或是先总提,再分述,或是先分

述,再总结,总提(或总结)部分与分述部分是并列关系。

 

承接复句的各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几件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各分句可以都不用关联词语。

 

递进复句的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更进一层。这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前一分句是不但不仅,后一分句是而且并(且)甚至等。

 

复句中的分句如果在表达意义上有主要的,有次要的,而不是平等的,这样的复句就是偏正复句。偏正复句中表达主要意思的分句是正句,另一个分句是偏句。按偏句与正句的意义关系,偏正复句可分以下几类:

 

因果复句

 

偏句表示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果复句又分两种:

 

说明因果句:这种复句的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这个原因

所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因为……,所以……”由于因而因此以致于等。说明因果句可以在两个分句中都用关联词语,也可以只在一个分句中用关联词语,也可以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推断因果句:偏句表示原因,正句表示由这个原因作出的推

断。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既然…………”

 

连锁复句

 

偏句与正句紧密相连,分句中一般出现同样的词语(如……,越……”或疑问代词等)。

 

时间越 长,效果越 显著。

 

在偏正复句中,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见上述各类复句中的例句)。有些偏正复句,也可正句在前,偏句在后,后出现的偏句一定要用关联词语,这种复句含有补充说明的意味,有时有突出偏句的作用。

 

 

这种偏句可以后出现的情况,一般限于转折、因果、条件、假设、让步等复句。

 

复句主语的异同和隐现

 

一个复句往往包含几个分句。各分句的主语有时相同,有时不同,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情况比较复杂。

 

主语可以只在第一个分句出现。

 

人才问题 是百年大计,(人才问题)是四化建设的紧迫问

题。

 

复句的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的位置

 

连词的位置

 

第一分句的连词有两个位置,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连词多位于主语后,这时主语一般也是话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

 

先生既然 救我,就应该救到底。

 

关联副词的位置

 

他越 说,我越 生气。

 

表示逻辑关系的成分连接

 

一、二、三……”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

次、再次、最后等;

 

表示并列几种情况的可以用与此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与此相应地无独有偶等;

 

进一步说明时用推而广之更有甚者等;

 

表示附加说明的如此外(再)补充一句除此之外等;

 

举例时可以用例如比如比方说……来说……为例就说等;

 

表示总结的可以用总之总的来说总的来看总而言之概括起来说一句话一言以蔽之等;

 

说明对立情况的可以用与此相反反过来(说)反之等;

 

对比时可以用相比之下比较起来相形之

等;

 

表示附带说明可以用顺便说一下附带说一句等;表示肯定时可以用是的是啊真的的确确实不错等;

 

表示推论时可以用由此(看来)(由此)可见显然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毋庸讳言等;表示意外时可以用岂料谁知没想到等;

 

此外还有换言之换句话说也就说说

具体地说等等。

 



 

 


汉语语法学习Day2 完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