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明代洛阳藩王的另类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205篇.。
2022年10月16日,一个人在家休息了近十天了,浑身难受,不得已,一个人骑自行车顺着瀍河逆行而上,来到了孟津区后李村。这里是瀍河的拐弯处,这个村位于瀍河北边,属于孟津区。瀍河南边是老城区。后李村就位于拐弯处的那个高坡。这个高坡被一条马路分开,西半部是朝阳镇刘寨村,东边是后李村。
朝阳镇刘寨村村有一座古代大墓,封土堆有十米,长满青松。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冢”进行了勘探,陵墓南侧地面上曾经有建筑,四角有亭,周围有夯土制成的墙,确定为朱 訏(xū)淳冢。封土堆南现有一座仿明代风格的亭子,亭子是花岗岩的,碑亭高5.65米,宽3.2米。亭子中间的碑身是青石人工雕刻。青石碑碑身正面写着“明伊敬王朱訏淳之墓”,立碑者为孟津县人民政府。碑身的背面对这个“明代洛阳伊王”的生平做出了介绍“。碑顶是‘双龙戏珠’,碑座下面是赑屃(音:bixi)。
史料中对朱訏淳的记载非常少。伊敬王朱訏淳(1480年-1542年)是第六代伊王。伊定王朱諟鋢的庶二子。在嘉靖六年(1527年)晋封伊王,他在位十五年,在嘉靖二十一年(1526年)去世。朱訏淳是朱元璋的第六代孙,在洛阳封王,以孝道闻名。史书记载,公元1542年,朱訏淳卒,葬府城北十五里邙山之巅。
朱訏淳曾因王府“禄薄”向朝廷进言,希望能补足被削减的禄米和银钱,但被拒绝。:“先朝以河南课钞万七千七百贯,准禄米八千石。八年革诸王请乞租税,伊府课钞亦在革中,乞补禄。”户部言:“课钞本成、弘间请乞,非永乐时钦赐比。河南一省缺禄者八十余万,宜不许。”帝从部议。
朱訏淳是伊王一脉的“另类”,他为人忠厚本分,以孝闻名,为母守丧。对子孙管教非常严格。可惜,天不遂人愿。他的儿子第七代伊王朱典楧极善于伪装,伊王被废。在做世子期间,朱典楧谨慎小心,将自己暴虐的一面掩藏起来,夹着尾巴做人,与洛阳当地豪杰相交甚笃,深受百姓信赖。朱典楧留给他父亲和世人的印象,竟是一位翩翩公子。1542年,朱訏淳病逝。朱典楧在经过朱厚熜两年的考察后,晋封伊王。
明朝洛阳藩王大多是恶贯满盈。伊王是明朝在富庶之地洛阳的藩王。明朝“伊王”一共八人,其中一人为追封,生前在位的七位伊王。伊王从1391年朱元璋分封到1564年被削其世封共存在170余年。根据史书记载,第一代伊王朱㰘常常会聚集一群男女,一起剃光头和不穿衣服,彼此之间互相玩乐。朱㰘纵欲无度,导致二十六岁便草草去世了。第七代伊王朱典楧,朱典楧做世子时受到他父亲的管制,缺金少银,逐渐养成了阴鸷的性格。在父亲去世没人约束的情况下立马原形毕露,为祸乡里,一发不可收拾。朱典楧白天关闭洛阳城门,然后派军校将城中十二岁以上女子劫到府中,约七百余人,姿容秀丽的被留下,约九十人,没有被留下的,家属必须拿银子来才能赎回,长相有点丑的直接投于虎圈之中。那些被留下的女子,多半被折磨而死,“间或出尸予之”。简直暴虐成灾,毫无人性。福王朱常洵占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不说,还收取江都至太平沿江杂税,在洛阳经营淮盐,把盐作为自己敛财手段。福王在大旱、水涝、秋蝗等天灾面前仍然一毛不拔。甚至是闯王李自成包围洛阳城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