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喝”香








“三伏”是一年内最热天气的表达形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按我国阴历气候规律,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伏”又称“长夏”,“伏”是从“五行”角度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对应木、火、土、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由冬到春水生木、由春到夏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导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也会伤及脾胃。
在这特殊的时期,如何养生呢?
先说食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使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要选择绿豆、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来降火。
再说香补。从用香的角度来解决三伏养生的问题,“健脾香”、“醒神香”必不可少。
另外,为了使香文化全面走进生活,我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研发出了第一款“香茶”——丁香茶,赶在三伏前正式上市了。丁香、藿香、砂仁、橘皮、栀子等药食同源的香药出现在了配方里,再辅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豆、薏苡仁、芡实、大麦等健脾化湿能手,还有补气先锋——人参的加入,使得这款丁香茶在功能显著的前提下,作到了色、香、味俱佳,做成商务茶包的形式,便于广大受众灵活饮用。
为了丰富“香茶”这个品类,“当归茶”已经开始研发了,争取在明年春天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