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深扒好莱坞影业黑历史(永远拒绝歧视)

说起好莱坞辱华事件,大家一定想起现在最火的两个话题“傅满洲”和“黄祸论”,傅满洲是拥有着封建思想、喜欢奴役人民的反派,黄祸论则是西方自古以来对黄色人种的贬称。还有不久前流传的DG辱华、baby辱华等
除了这两个,我们深扒一下曾经好莱坞出现过的类似种族歧视事件
1.吸血鬼伯爵 伊丽莎白.巴托瑞
好多18禁里不少电影的题材或者灵感都来自这个女人。伊丽莎白.巴托瑞是17世纪匈牙利女王,因为她患有嗜血症,很早就被国王抛弃了,在很多时间吸食着流浪汉的血,最后甚至被国王看作恶魔用剑杀死了。后来在不少电影里都出现了各种形象的巴托瑞女王,她们主要迷惑男性、吸食人血、生性邪恶。很多电影不少丑化这个可怜的女人,用来讽刺当时渴望恋爱、没有地位的女性同胞
2.“恶魔之子” 迈克尔.兰登
早期恐怖片里不少有恶魔之子这个元素,而第一个被强加称号的正是迈克尔.兰登。电影里,迈克尔.兰登长有黑色的翅膀,生性狡诈,做很多坏事。在圣经里,兰登甚至还是耶和华惧怕的恶魔,而且吃过不少禁果。每次恐怖片结尾,兰登都会消失在人间,给不少观众留下恐惧阴影。那么为什么兰登作为恶魔还长有一对像上帝一样的翅膀呢。殊不知,这些是方年异教徒拍摄的电影,是用来讽刺信仰基督教的信徒的
3.卑弥呼
这个曾经建立过邪马台帝国的女王,和当时三国时期的中国打过不少交道,并不是激进派口中的政治上毫无建树的女王。但是在昭和特摄剧里,卑弥呼被改编成了惨无人道社会的缔造者,和当时野蛮人狼狈为奸
4.杀人小丑
小丑为什么成为恐怖片一个经常用的元素呢。早期小丑是用来取孩子欢笑的角色,一直到后来小丑杀人案件,小丑彻底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阴影,家长用小丑经常吓唬孩子,都不知道杀人案当时的内部。朱庇特曾经有一个小丑杂技师,他的妻子和他分手后,只有生病的女儿留给了他,他得了精神疾病,失去了反应能力,不少同事挑逗他来取乐。后来同事冤枉他在杂技团抢劫,出狱后失去了他唯一的工作,所有人看到他都觉得讨厌,他想自杀,结果无果,毁了半张脸,之后很多小孩子都远离他,最后他开始了四处杀人的工作,但是他不杀小孩子
5.玛丽女孩
本名玛丽.戴夫特。英国有一个小镇,有着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妇女都只能穿围裙,即使是有钱的女人来到这里,穿的裙子必须过膝盖。玛丽的叔叔安东尼奥非常疼爱玛丽,即使这个小镇让他们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但是叔叔还是会坚持照顾玛丽,玛丽也渐渐爱上了她的叔叔,为了取悦叔叔,她给自己做了一条带有蕾边的洋裙子,时常光着脚穿着它在叔叔面前跳舞。不久,教会的人发现了他们,将叔叔钉到了十字架焚烧,而玛丽逃走了,没人找到她。之后流传着恐怖故事,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有雾霾的街道,因为在那里会看到玛丽穿着血裙子走到你面前发笑,然后杀死你。之后不少导演荒唐的将这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塑造成了无情的鬼,妇女看到她会离奇堕胎、孩子看到她会失聪、男人看到她会失去运气甚至会一夜破产
6.大写字母
为什么有些电影,美国人对南斯拉夫人说话时,台词会突然都变成大写字母?因为大写字母在英语代表着强调的意思,后来大多数人用这种方法写信代表对收信人的厌恶。曾经,第一次用大写字母是专门针对美国人给南斯拉夫人写信用到的
7.黑鬼
这个词很早以前就有了,是白人专门讽刺黑人粗鲁辱骂的脏话
8.赫鲁晓夫
肯尼迪时期的电影不少能看到赫鲁晓夫这个角色。因为当时冷战时期,不少美国电影一直丑化赫鲁晓夫,而苏联电影反之丑化肯尼迪
9.阿道夫
我们都知道,纳粹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成就的,但是在早期二战电影里,阿道夫被活生生被塑造成反派,编剧甚至故意让希特勒成为滑稽角色的典范来赢得观众的笑点
10.爱因斯坦
这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由于当时人缘并不好,坚持认为他就是单纯研发科技满足自己欲望的人不少用他的名字拍电影,甚至有些电影名专门起辱骂他的名字。早期漫威漫画有不少期也在讽刺这个科学家
11.酋长
感恩节特别电影里经常能看到酋长这种身影,即使现在,酋长多让华裔扮演,但是仍然显得十分滑稽。这里的滑稽不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表达感谢专门设计的,而是为了衬托出印第安人无能。酋长喜欢插羽毛在头上,吃生肉和昆虫,这种设定大致讽刺印第安人当年的血腥
12.戈多
当年《等待戈多》拍成电影后受到了好评,但是后来这个系列电影出现的层次不穷,一些低成本电影制作人专门通过拍摄电影手段开始讽刺戈多。电影中戈多打扮着上帝样子做着一系列滑稽的事情来取悦人民信仰他
抛开历史黑暗面我们总能发现真相。即使伟大的好莱坞都没有逃脱这个真香定律
哎!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