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文-翻译|黑暗之魂篇(4)用托尔金的精灵语解读黑暗之魂中的名字
7. 黑暗之魂中的托尔金精灵语
一些玩家可能听说过,黑魂系列里的楔形石原盘上刻有着一段完整的如尼文字(Rune),并且可以被准确地翻译和解读。事实上,作为黑暗系的奇幻游戏,黑魂在文字方面所汲取的灵感远远不止这些。

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个对二十世纪后的欧美奇幻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男人,他就是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1892-1973)。著有《霍比特人》、《指环王》、《精灵宝钻》等一系列作品的托尔金以他的著作给予了奇幻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巨大的发展动力。这些作品间接界定了现代奇幻小说对架空世界的构建,也对架空世界中语言的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俗来讲,现代一众奇幻作品中,从小说到电影再到游戏,只要是充满魔法、咒语,脱离现实和物理客观规律的世界,都或多或少有托尔金创作思想的影子。而更深一层,这些世界中的居民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典型就是魔兽系列中的艾泽拉斯世界、德拉诺世界,里面的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人类有通用语,矮人有矮人语,甚至连代表虚空的古神势力都有自己的古神语。魔兽试图通过像托尔金创造精灵语那样来更好地向玩家展示游戏中的架空世界,承袭了托尔金展现架空世界的方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的现实中不存在的族群,说一门现实中不存在的语言。

托尔金构建了名为“精灵语”的全新、复杂、庞大的语言体系,是真正能称得上是语言的人造语言。他也为这一语言体系的文字规划了拉丁字母的写法,为英语等一大批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语言的引用提供了巨大的便捷。辛达语(Sindarin)是精灵语的一支,由托尔金基于威尔士语创造而来,是托尔金作品中以精灵王庭葛为首的帖勒瑞精灵的语言。Sindarin一词来自于昆雅语(托尔金所创作的另一语言,精灵语分支之一,基于芬兰语的语言特点创作)中的Sindar,意为灰人(灰精灵)。黑暗之魂对辛达语最直观的引用,大概就是1和3中的王城亚诺尔隆德了。Anor Londo名字中的“Anor”,在辛达语中正是“太阳”(sun)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Anor Londo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辛达语Anor只是一个构词上的巧合,因为后半部分的Londo并没有什么合理的出处。但是结合黑暗之魂中的另一个地名小隆德遗迹(或新隆德、纽隆德遗迹,New Londo Ruins,故事设定为一个被黑暗吞噬而灭亡的小国),就能看出:在黑暗之魂的世界中,londo一词是有特定含义的,而非一个仅仅作为名称出现的单词。尽管无法解读具体含义,“londo”还是可以推测为“城市”、“国度”、“土地”之类。如果把“londo”一词取“城市”意,“Anor Londo”就可以解读为“太阳之城”。
这样的解读是否合理?我认为是合理的。虽然三代的亚诺尔隆德已经衰败,但每个通关了初代黑暗之魂的玩家都经历过“太阳之城”那光辉的幻象,狭窄的房梁和恶意满满的王城双弓。大概大多数刚经历过塞恩古城的不死人都会在初见亚诺尔隆德时被那灿烂的光辉所震撼,因为前面的地图都太过阴暗了,从不死院到下水道再到病村、教区和塞恩古城都是中性偏冷且黑暗的色调,而亚诺尔隆德则呈现出橙红色的暖色调,形成极大的反差。这里能看到黑魂1中最大的太阳和最壮观的城市,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单从这点上看,称之为“太阳之城”一点也不为过,即使黑魂1的亚诺尔隆德是笼罩在葛温德林的幻象下才显出这幅光景。(对着巨大宝箱来一箭就会打破幻象让亚诺尔隆德陷入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没有)

顺带一提,黑暗之魂里的太阳之王葛温(Gwyn)的名字,在威尔士语里是“白色”的意思,和辛达语算是同源了。葛温boss战的钢琴主题曲是A小调并且全曲没有一个升降号,也就是说演奏时只会用到白键,可以看作是对其威尔士语义的一个印证。


回到辛达语“Anor”一词上。这个词在托尔金的作品里的一个著名的用法就是“Minas Anor”米纳斯亚诺,即刚铎首都米纳斯提力斯(Minas Tirith,“Tower of the Guard”,戍卫之塔)的旧称,意为“太阳之塔”(Tower of the Sun: minas – tower, anor – sun)。与之对应,在“太阳之塔”的西侧也有“月亮之塔”,即“Minas Ithil”米纳斯伊希尔,是城市米纳斯魔窟(Minas Morgul,意为Tower of the black sorcery,暗术之塔)的旧称。米纳斯伊希尔有一个完整的称谓,即“魔窟谷的米纳斯伊希尔”,英文为“Minas Ithil in the Morgul Vale”,魔窟谷的月亮之塔。如果玩过黑魂3,你可能就会立刻联想到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冷冽谷的伊鲁席尔”,Irithyll of the Boreal Valley。

这两个名字不仅读音像似,连格式都是对仗的。即使辛达语中“月亮”一词的表述是“ithil”,与“Irithyll”并不一致,“xxx的xxxx”这种格式也出卖了设计者的想法。既然“Irithyll”在辛达语不是“月亮”的意思,那这个地方在游戏里和月亮有关吗?
当然有了。作为黑魂3最著名旅游景点、截屏圣地,冷冽谷的伊鲁席尔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不就是天上的大月亮和地上白花花的月光吗?

小偷哥也提到过,伊鲁席尔是“古老月之贵族的城镇”:

冷冽谷出入凭证,小人偶:

显然,到了魂3这里的地名设计还是想往托尔金的辛达语身上靠,只不过不知道为啥这次不采用原词了。可能是原词读起来不顺口,也可能觉得直接照搬原词影响不好,也可能是另有原因。不过表达的还是那个意思,就是“冷冽谷的月亮XX”,总之不仅形式对仗、读音相似,还都跟月亮有关。

魂3里冷冽谷这个地方也比较特殊,因为这里紧挨着亚诺尔隆德,打完boss法王沙立万往外走在往上爬几层楼就到了,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地区,连月亮和月光都是共享的。虽然魂3也有亚诺尔隆德,但是和魂1已经天差地别。衰败不堪的王城不仅没有了太阳的光辉,台阶也覆上了冷冽谷的白雪,夜空下呼啸的寒风吹拂着银骑士们的披风,不变的只有那一根根标枪一般粗迎面招呼主角的猎龙大箭。这一次,夜幕降临在了“太阳之城”,伊鲁希尔的新月升在了“太阳之城”的夜空。

在托尔金的作品中,刚铎的“太阳之塔”除了“戍卫之塔”外,还被称为“落日之塔”:因为它地处安都因河的西面,与河东方的“月亮之塔”遥相呼应,如同西下的夕阳。而“月亮之塔”也因此被称为“升月之塔”。黑暗之魂中的亚诺尔隆德和伊鲁希尔也是如此:初代的“太阳之城”亚诺尔隆德在葛温德林的幻象中黯淡了最后一抹余晖,伊鲁希尔的新月随后升起,这就是魂1到魂3“太阳之城”,或是“落日之城”的变化。 除了辛达语之外,昆雅语在黑暗之魂中也有大量的应用。但是与Anor Londo这样的直接引用不同,很多对昆雅语的解读需要从构词的角度进行。即,黑暗之魂系列中一众乍一看意味不明疑似充数的名字,都包含着昆雅语的语素。将这些名字中的语素拆分,就会得到有意义的昆雅语词缀和词根;再将这些昆雅语语素的含义进行整合,就会得到这个名字在游戏中的定位。

拿我们最喜欢的索哥的名字举例:“Solaire of Astora”,亚斯特拉的索拉尔,这一称谓包含两个名字:人名“Solaire”和地名“Astora”。索拉尔是一代游戏玩家遇见的第一个太阳骑士,战斗力极强,态度乐观,对太阳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是陪伴玩家走过相当长的游戏流程的NPC伙伴。"Solaire"的拉丁文字包含两个昆雅语语素:“sól”和“airë”,含义分别是“头盔”和“圣洁”。其中“sól”只有名词词义,“airë”兼具名词和形容词词义。因此索哥的名字按照昆雅语直接理解就是“圣洁的头盔”。而索哥的头盔可以说是极具辨识度。在废都伊扎里斯,如果在遇到因受挫而陷入自我怀疑的索拉尔前没能击杀通往混沌温床捷径上的红眼太阳虫,就会触发索拉尔发疯的结局。心灰意冷的索拉尔会把太阳虫当成他所追寻的太阳,脱下自己原本的头盔,把太阳虫戴在头上而后进入活尸化。太阳虫替代了sól(头盔),原来的Solaire也就随之逝去了。

“Astora”则形似昆雅语词汇“astar”,这个词在昆雅语中的含义是“信仰”、“忠诚”以及“可靠”。如果我们对比三部游戏中所有来自亚斯特拉的角色:初代游戏在不死院交与玩家使命(以及原素瓶)的奥斯卡“Oscar of Astora”,防火女安娜斯塔西亚“Anastacia of Astora”,太阳骑士索拉尔“Solaire of Astora”,贯穿一三两代的拳王铁匠安德烈“Andre of Astora”,以及三代的重要支线NPC安里“Anri of Astora”,不难发现“astar”正是他们所拥有的的共同品质。

尽管索哥的名字有另一种可能更加直观且广为人知的解读方式:拉丁语词根Sol(太阳)+后缀aire(表示以词根部分内容为职业或具有其特点的人,Sol + aire能够被直接理解为“太阳哥”),这样的昆雅语解读仍不失人物在游戏中的定位,甚至能解读一些拉丁语(以及其他非人工语言)无法解读的人名地名。很难确定这样的命名只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如果说索拉尔的名字只是巧合的话,下一个例子则是一个黑暗之魂中精灵语参考的有力证明。
魂3在打完深渊监视者boss后进入的下一个区域叫做卡萨斯的地下墓地,“Catacombs of Carthus”。名副其实,这里确实是一片地下墓地,在地下,也是墓地,敌人也都以骷髅为主。根据游戏背景故事的设定,卡萨斯“Carthus”是一个因为沾染深渊的黑暗而被深渊监视者消灭的国家。这里的骷髅会使用暗术,并且能够在这里找到“守墓人咒术书”这样记录黑暗咒术的物品。

如果将卡萨斯“Carthus”拆分开来,就能得到“car”和“thus”两个昆雅语素。“car”在作为词缀时,表示动词“做”、“构建”等(make, do, build, form);“thus”作为词根则表示为“黑暗”、“黑雾”。“Carthus”因此可以被解读为“产生黑雾”(making/casting black fog)。
而这片区域的最终boss是霸主沃尼尔,一个笼罩在黑暗中的巨大骷髅,触碰boss房间的骷髅圣杯,就会有黑雾从中蔓延开来,逐渐将玩家吞噬并进入boss战斗,也就对应了“Carthus”所包含的两个昆雅语素“产生”、“黑雾”的含义。另外,在击败boss后所获得的“沃尼尔的灵魂”,可以在放逐者鲁道斯那里换取咒术“黑蛇”,又一个卡萨斯产生的暗术。


尽管solaire、carthus这样的组合并不一定符合昆雅语的语言规则,但其中包含的各个语素的含义却拼凑出了这个名字在游戏中的定位。可以推测,这些命名并不是无意义的随机选择,而是对各个语言要素精心挑选和排列的结果。实际在游戏中这样的例子也有更多,Youtube上的大佬Fauntus在他的视频What'sin a name: The language of Dark Souls中列举了大量类似案例,我也会在未来对其中一些做出详细解读。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J. R. R. 托尔金:https://en.wikipedia.org/wiki/J._R._R._Tolkien
2. 托尔金精灵语词典Elfdict:https://www.elfdict.com
3. 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托尔金的影响:https://www.grin.com/document/111043
4. Musescore 乌薪王葛温-钢琴独奏乐谱:https://musescore.com/user/20825596/scores/4990398
5. Fauntus:黑暗之魂中的名字里有着怎样的含义:黑暗之魂的语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1GEyQP4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