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拔牙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刷牙:
拔牙后8小时不要刷牙。此后可以轻柔地刷牙,但不要刷拔牙的部位。
二、不要吐口水或吸吮:
吐口水或吸吮可以促使出血及使血凝块离位而导致“干槽症”。
三、肿胀:
儿童拔牙后的十二小时里头,爸爸妈妈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在拔牙相对的面部进行冷敷,相隔二十分钟作用进行一次。
四、漱口:
儿童拔牙后二十四小时内,应该避免漱口。这样可以使伤口血凝块形成,而血凝块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五、不要刺激伤口:
儿童拔牙后刺激伤口可能引起疼痛、出血和感染。要注意在拔牙后的二十四小时里头用伤口对侧进食,避免尖锐物品进入口中。
六、出血:
儿童拔牙后,医生要将一个纱布卷放在伤口上,父母应教孩子咬紧20到40分钟。

另外,小孩拔牙后饮食需要注意:
拔牙后2—4小时,可进无渣冷流质饮食。因冷食可使血管收缩而利于止血,并可减轻水肿和疼痛,同时还可尽量减少对创口的撞击。可选择喝一些凉牛奶、冰洪淋、果汁等。术后4小时至次日可吃半流质饮食和软食,如蛋羹、软馒头、米粥、煮烂的面条、蔬菜泥汤等。饮食宜清淡,不宜食荤腥食品。
拔牙后吃最好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以免粗糙颗粒刺激创口,不利于愈合。注意饭菜要温,不要过热,以免使血管扩张引发创口出血。蔬菜要选择细嫩的,烹调成烂、软、细碎的形式,可作成酱、末、汁等食物。术后的1—2天内,饮食的营养供给可不予过多考虑。从第3天开始要注意选用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菜肉粥、炸豆腐、果酱面包、豆腐脑、西红柿鸡蛋卤等。
拔除牙齿会在牙床留下或深或浅的牙龈窝,一般在拔除牙齿的当天会由出血凝成的血块来填充,这种血凝块最初可以起到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在后来的恢复过程中还会逐渐转化成为牙龈窝的组成部分,应在术后的进食过程中给予适当的保护,避免其脱落。
从第二天开始一直到第三个月期间,是等待牙龈窝生长至平齐而后进行口腔修复的时间。这期间,从第2周开始就可逐渐从发音和咀嚼等方面适应牙齿缺少后的不便,所以饮食上也就没有很多禁忌了,不过在吃饭时还是要尽量选软而小的食物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