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评女神咖啡厅:制作组病情突然好转,观感明显提升

2023-04-25 11:46 作者:happy驭风  | 我要投稿

在第一次简评本季度新番《女神的露天咖啡厅》时,笔者的主要评语是『不合时宜的福利内容,正在毁了这部番剧』,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前两集发福利的手法实在过于复古和僵硬,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令人不适;二,该作剧情是有一定质量的,可以说拉开普通厕纸动画相当一段距离,再加上互联网使得色情、软色情内容触手可及,因此完全没必要硬发福利,对动画进行负优化。而第三集的内容,出人意料地几乎完全验证了笔者的观点。



鉴于本作制作组并不懂得发福利的基本原理,所以少发福利本身就是一件好事。第三集最值得表扬的一点,就是胖次含量大幅下降,显得第二集和第三集不是一组人马制作的,具体原因不明,也许是因为制作组病情好转了。如果笔者检查无误,本集只出现了一处含有胖次的场景,而且原因并不在男主角粕壁隼,而是一个已经预定反派的经典垃圾人。另一处『福利』发生于傍晚男主角与蓝毛鹤河秋水海边独处的场景,虽然手法还是没有任何进步,直接欧派怼脸,但考虑到已经相对比较收敛,可以说是无伤大雅。

(这里本来有一张图)


相较而言,第三集的剧情质量则可谓稳中向好。第二集中,小野白菊、凤凰寺红叶和月岛流星分别发挥各自特长,对团队作出贡献;第三集前半部分中,幕泽樱花同样承担了制作统一制服的任务。起初,笔者想当然以为接下来就是鹤河秋水的个人剧情小节,但结果可以说既是又不是。本集的后半部分确实有秋水的单人小节,但从结构上讲与其他四人是不对称的。其他四人的小节的中心都是她们如何帮助团队,只有鹤河秋水的个人小节的中心是她的行为如何脱线。


秋水小节主要有两件事,其一是她与粕壁隼在海边关于是谁让团队很快凝聚的对话,其二是她的哑铃意外砸碎粕壁隼的手机和电脑。必须承认,这一集新鲜出炉的秋水老师那种有如大猩猩一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思维方式很能令人会心一笑,从剧情质量上讲,这两件事确实都发挥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而且也各自完成了推进情节线的任务,但如果说第一件事对团队的贡献几乎为零的话,第二件事都属于纯粹的负面事件了。因为秋水女主之一的身份,男主角并未深究此事,而观众也把她的脱线行为感知为一个萌点,但这样的萌点本质是危险的,其度需要特别谨慎地把握,稍有不慎萌点就会滑向缺点甚至雷点。与秋水的运动系无脑相对标,其他角色也各有各的主要性格属性,比如流星老师的心机、幕泽樱花的傲娇、小野白菊的天然呆+酒后性格突变(而且突变方向还是相当合男性口味的方向)以及凤凰寺红叶的隐性傲娇,但其他角色的性格属性是有利于团队的,或至少是中性的,只有秋水第三集已经因为无脑捅了篓子。虽然此时观众还把秋水捅篓子按搞笑事件看待,但如果动画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加码的话,秋水的人物形象很快就会败坏,因为观众可以忍受一个花瓶一次两次作,但不能忍受一个花瓶一直作,尤其由于其女主身份,整个团队还无休止地包容。因此笔者期望制作组最好在四、五集马上在剧情上给秋水打补丁,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其他角色紧锣密鼓地巩固人设拉好感的同时,秋水老师哪怕只是原地踏步,就已经落后于人了。


这里顺便以秋水剧情为引子简单讨论剧情设置与人物塑造及价值观的关系问题。根据大量案例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基本文艺(或者狭义而言,动画)创作规律:文艺创作同时需要优秀的表达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二者缺一不可。一部出彩的动画,其作者必然同时具备这两个素质,而一部失败的动画,无论其失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追根溯源总是与这两种素质的欠缺脱不开干系。虽然创作者的价值观与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是两码事,但这不是为创作者的价值观失正辩护的理由,因为很多情况下人物价值观的歪曲就映射着创作者价值观的歪曲。受众不是傻子,受众是可以感知到这一点的。


并且,实际案例告诉我们,很少出现人物价值观脱离创作者掌控的情况,因为大多数创作者只能创造出不符合其价值观的反派人物,当创作者认为一个人物是他本人的敌人时,他才能心安理得地赋予其对立的价值观。举例而言,如果一名创作者本身是反战的,那么他将很难把一个正面角色塑造成好战的,除非他一开始就预先安排好了该角色未来的思想转变。在一名创作者的笔下,通常寄托着他对其心目中美好世界的认知或期望。反过来说,如果观众发现一部动画的价值观存在问题,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作品主创的价值观就存在问题。秉持正确价值观的作者,(无论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几乎不可能利用作品传达错误的价值观,但秉持错误价值观的作者,却可能在作品中把他本人的真面目隐藏得很好。


因此创作者的价值观决定了其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人物的价值观进而决定了人物塑造的方向,人物塑造的方向决定了剧情设置的方向。虽然本作其他四名角色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但她们的共同点是都已经对咖啡厅的再开张作出了贡献,这就表明主创是认可团队成员应该帮助团队的,或者说至少,无论主创本人是否认可,他清楚观众是认可的。没有人会接受一个尸位素餐的人。但是在秋水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丝危险的迹象。因此笔者衷心希望制作组搞明白,观众绝不会在动画里接受女主角是一个纯粹的花瓶,尤其是某些思潮愈演愈烈的当下。现实生活中令人讨厌的人已经太多了,没必要让这样的人在二次元还是揪着观众不放。当然,这不是说动画里禁止出现讨厌的人,而是说讨厌的人应该受到批判。一个讨厌的人没有受到批判,作品就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号,创作者对这个观众讨厌的人并不感到讨厌。于是,观众就会感到价值观的相悖。如果创作者不是故意想要挑战主流价值观,那就最好避免这样的情况。当然,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前提是创作者理解何谓『主流价值观』。绝大多数情况下,当观众怒斥某部作品某些角色的价值观就是一坨狗屎的时候,不用怀疑,创作者本人的价值观也是一坨狗屎。这就是笔者认为正确的(或者不如说不抵触主流的)价值观对文艺创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当一个作者无法分辨他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分歧乃至冲突时,他根本无从知晓他笔下的哪些内容是在观众鼻尖上跳舞,哪些内容是在抽观众耳光。这就好比让不知道正确答案的学生检查题目,他永远无法发现错误一样。只有对人性有着敏锐而深刻认识的创作者,才有可能做好作品的操盘手,熟练自如地掌控观众对角色的感知。


本集中笔者认为唯一有待商榷的情节是,当男主角夸赞幕泽樱花自制的制服时幕泽樱花的表现。樱花当场硬吃男主的夸赞并向男主大方地道谢,这一表现似乎并不符合樱花的性格特点,而且对话逻辑也比较生硬,不免使观众产生动画想要给他们强行灌输很多信息的感觉。尤其是关于奶奶的话,按照笔者对正常人类的人际交往的观察和理解,在沟通中人类隐藏起来的话语要远远多于明确表述出来的话语,也就是说,当樱花接受了男主的夸赞时,她极大概率并不会把她接受的动机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设身处地地想,现实场景下如果她真说出来了,她和男主两个人都会非常尴尬的。所以当樱花提到奶奶的时候,会让观众产生硬灌的感觉。


更加合理的剧情应该这样设置:不要让樱花把所有该讲的不该讲的的话统统对男主讲出来,而要等男主退场后交给她的内心独白或者随意安排一名女主,让她去做樱花的听众。相较而言笔者认为前者更好一些,因为内心独白所特有的优点就是可以使观众不受任何阻碍地深入角色内心的最深处,从而窥得角色羞于示人的一切想法。因此角色的内心独白会迫使观众暂时从整个作品的共情中心(一般是主角,男性向动画一般是男主角)移情到该角色身上,从而与该角色产生心灵共鸣,不仅深化了对该角色的人物塑造,而且加深了观众对该角色的理解与喜爱。但人物间的对话就无法达到此种效果,尤其是动画中的表现方式,此时观众仍然与男主角共情,因此樱花与男主角的对话除交代信息以外,几乎起不到任何加强人物塑造的功能。人物内心独白的运用笔者所熟知的案例是莎士比亚戏剧,由于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即使是绝对的反派角色,内心独白也使其获得了更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而言之,《女神咖啡厅》只要把画蛇添足的那块短板去掉,其他各方面表现都还算挺顺眼的。



附:

OK,再也不放任何图了。阿b的尺度还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呢。本文原计划添加的图有多『不适宜』?搜索诸如『美图』『不良引导』『号养好了』等关键词,请参照其搜索结果。


再评女神咖啡厅:制作组病情突然好转,观感明显提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