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八岁的流水线》(动态里有分享)有感,目前已有认知,仅个人观点)
听到中间有个人说九零后来这里首先是为了赚钱,其余40%到50%是为了好玩。接着看到他们在路上打闹嬉戏的笑声,我想他们的生活也许并没有很糟,至少他们自己这样认为。或者想改变但也无能为力。造成这样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对世界的感知不同,从而生存的方式也不同。了解的少了,思考的也少了。。。多读几年书的人,或许对这样的日子嗤之以鼻,他们想要追求梦想,换句话说想要更有尊严地活着。因为尊严对我们来说是快乐的,但“尊严”一词又如何界定?因为这样的差别,所以无需计较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尊严,感受快乐。这让我想起了我关注的一位零四年的农村宝妈,老公外出打工,她每天发vlog来记录自己给孩子洗衣做饭,照顾家庭的日常。从言行举止中能看出他与孩子在一起的幸福与享受,底下也有不少人@别人围观她没什么盼头的生活。但这是她选择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选择生活的权利是一样的。在他们局限的成长环境中,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就能感受到其中身体上的苦累,和简单的快乐。而另一部分人在看过更大的世界之后,选择了在书本上摸索感受另一种苦与没那么易得的快乐。橄榄型的社会趋势,我们不都是高产阶级的“嗤之以鼻”吗? 最后将问题回归到学历到底重要吗,在我为数不多的假期助教经历中,我认为能力大于学历。但是,学历是能力的最好体现,也是另一种生存方式的敲门砖。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处理问题效率能力,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一个事物的理解程度深浅的能力,人与人的沟通能力等等。人和人的差距也微妙的藏在其中,拥有这些能力的捷径是无尽学习书本来一点点感知和提升的。 我感恩我的父母精竭尽全力的精神富养,让我拥有更多的时间在书本里摸索,看过更大的世界后拥有梦想,给我很宽裕的选择时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能怀着对理想的追求,以更好的心态在现实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