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画像石学习》第十章节 读书笔记 胡汉之间外来文化的影响 读书笔记
背景资料:汉朝可以说是历史上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时代,又吸收多种文化,草原民族的动物图案,巴比伦风格的角龙,安息国(亚洲西部伊朗地区)进贡狮子,贵霜帝国的佛教题材,甚至地中海希腊的元素。
第一章 汉画像石的新题材
斯基泰式的野兽纹
斯基泰人(Scythians,希腊语Σκύθαι),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位于中亚和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又译“西古提”人((Skutai)、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Saka(萨卡人),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海那边的塞人;古代亚述人称之为Ashkuzai,古波斯和古印度人称之为Saka;古希腊人称之为Skuthoi或Sacae;中国《史记》、《汉书》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


双头鹰和鹰啄兔


草原文化的经典主题-鹰啄兔

巴比伦角龙 “行龙”




狮子 ,扶拔,犀牛

狮子被传入中国之后,被形象化,夸张化了。
大象 骆驼 牦牛


第二章节 西域乐舞杂技表现。

冲狭
古杂技名。类似后来的钻刀圈。

《文选·张衡》:“冲狭燕濯,胸突銛锋。”薛综注:“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儿以身投,从中过。”张铣注:“狭以草为环,插刀四边,伎人跃入其中,胸突刀上,如烟之飞。”参见“投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