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父如子(2013)

2023-03-12 02:11 作者:shitaRye  | 我要投稿

    电影讲述了生活在日本的两个家庭因为医院护士的恶意行为导致双方抱错孩子的故事。视角以较为富裕的良多一家出发,生活较为质朴的雄大一家从中调和徐徐道来,用一种极为克制的方式企图向注重血缘的亚洲传统家庭观念发问。  良多作为社会精英人士的一份子,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上,始终以一种极为理性的态度行事。在工作上他是能同时处理好老板关系和工作琐事的能工巧匠,在家中他是呼风唤雨的一家之主。他始终以自己的行事准则规范自己的儿子,试图让自己的儿子更多复制自己的成功。保持理智 始终贯穿在良多对待庆多的态度上。为了应对入学面试,庆多说出了从来没有过的家庭野营并因此得到了良多的表扬。面对考试结束正在休息的庆多,良多更是提出“这样休息一天的话,要花三天才能找补回来。”的苛刻要求。但影片巧妙地让这种看似是父权主义下的压迫融入到朴素的日常生活中。父子之间柔情欢快的对话,父亲的望子成龙在儿子对父亲的崇拜中茁壮成长,这只不过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家庭羁绊。但是雄大一家的出现却打破了这样的平衡。当医院告知两个家庭互相抱错孩子的狗血剧情上演,关乎血缘还是感情的论题被摆上桌面。 

    雄大一家是和良多一家相反的存在,在生活上追求质朴无华和自由自在。每次双方家庭聚会都会迟到,在孩子的问题面前仿佛医院的赔偿金更为重要等细节都体现了雄大一家市井小民的形象。在血缘和感情的问题上,良多选择血缘,而雄大则选择感情。这种选择体现在两个家庭对孩子不同的教育观念上。受到传统原生家庭和对成功的执念影响,良多更多奉行的是绝对的理性行为和对物质追求理念一般近似完美的社会生存法则。在抱错事件发生后,良多态度上的变化也同样耐人寻味。面对雄大一家始终以一种社会高层的姿态自居,想把两个孩子都据为己有。随着双方家庭换宿行动的展开,与本是自己孩子的琉晴不断亲密和庆多在钢琴表演上的差强人意等一系列事情都使良多更加坚信血缘的重要性。而选择感情的雄大只是把一切交给时间,这是一种束缚的陪伴。陪伴是身体力行,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雄大在和良多的交谈中不止一次地强调陪伴的重要性,父亲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在换宿的短短几个月中,雄大陪伴庆多的时间就超过了良多和庆多在一起六年的时间。 
   
    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世界上存在不同的亲子方式,无论谁对谁错,双方的孩子还是互换了。当本是良多的孩子琉晴到了新家,良多面对的是一个缺乏教养的孩子和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但最终真正击溃良多的是什么呢?是曾经庆多送给他的玫瑰花还是照相机中庆多偷偷拍摄的照片呢?这样的父亲真的可以得到孩子的原谅吗?我的选择是不原谅。大人的自以为是表现在他们以为只要我想得到原谅,孩子就一定会原谅自己。从选择互换的这个结果上来看,选择权始终握在大人们的手中,无论是良多还是雄大在我看来都是伪善的,无论他们作何挽救,对孩子已经造成的伤害都是一生的。良多和庆多的拥抱与其说是庆多原谅了良多不如说是良多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喜欢鸡蛋但是不能多吃的良多,喜欢后妈但是因为父亲的缘故,保持高冷的良多,和他强加给庆多的事情一样,其实都是自己曾经想做但是逼迫自己不去做或者做到一半放弃的事情。良多最终选择接受不完美的庆多就像接受同样不完美的自己。大人对待孩子的爱总是附带条件,哪怕只是单纯的希望。庆多的任务结束了,当良多一家和雄大一家随着镜头拉远消失在孩子们纯真欢快的笑声中,我发现原来孩子对待大人的爱才是真正不求回报的。

如父如子(2013)


如父如子(201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