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别再看TA了”
已近深夜,屏幕上忽明忽暗地闪着光。
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眶,眼神飘向和表姐的聊天框:
“真是烦死我了,我那个同事一直打听我在干什么!”
“我买个新杯子,她也要买。”
“买个新牛仔裙,她也跟着学。”
“我加班,她也跟着留下来。”
表姐对同事的吐槽以一句“你说她是不是学人精,烦死了”做结尾。
寝室舍友们已经入睡,我将手机扔在一边,呆望着天花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表姐。
因为,表姐说得就像是另一个我。

02
或许,我与表姐所吐槽的同事也略有不同。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的确也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学人精”。
舍友们的行为,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
我会因为舍友泡了一天的图书馆而深感危机,以至于会顾不得生理期的不适,第二天硬是在自习室坐了一天。
好像这样,就能弥补得掉我过去无数个窝在宿舍里的荒废时光。
会因为舍友在专业课上的侃侃而谈,而拿起专业书硬是啃了一天,想象着自己也能在课堂上从容不迫。
可却没有勇气站起来说出来那句“这个问题我想试一下”。
会因为舍友的作业超了老师规定的字数,而熬夜更改自己的作业只为能赶上她。
……

03
然而,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
事实上,生理期不适的我坐了一天除了深感难捱,还感觉到这种行为其实毫无意义。
临时抱佛脚的啃书没有让我瞬间打通任督二脉,让我对专业课知识如数家珍。
而熬夜更改的作业也只是水了字数,内容却越改越差。
同时,在熬夜的第二天,我无比精神萎靡……
现在看来,我也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理想与现实”的背向而驰,陷入了“TA这样做,我就那样学”并无自我的恶性循环。
我伪装出佛系躺平,嘴上说着不在意。
可实际上,我想要在不显露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试图在自设竞技场和他人的隐性竞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而这一切,也不过是我的暗暗的欣羡。
我应该采取实际行动来达到实际目的,但我却无从下手陷入迷茫,只是一味地盲从着我眼中所谓的“对手”。
最后,闹出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这样的我,到底还是不是我?
本来该在名为“自我”的世界里畅游,但我却在与别人博弈。
在自己的人生坐标轴里,用别人的向量指向来给自己定位。
拜托,你怎么过成这样,让人心寒地失望?

04
“嘿,你本来就蛮好的,没必要因为别人而强行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呀!”
于我而言,这倒也不是说醍醐灌顶的醒悟。
但也的确,遮掩在心头的迷雾因它而开始散去。
与此同时,某平台上火起的一段话,便也像是顺草船借箭的及时东风,将那阵名为“自我迷失和焦虑”的大雾,吹散得干干净净。
“别焦虑,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有人3分钟泡面,有人3小时煲汤,有人外卖已送达,有人才刚切好蒜苔和肉。重要的是,当你选择了你要的方式,坚定下去,别胡思乱想。”
当开始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到自己想要的模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专业课的学习渐入佳境,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课余,我又去学了心心念念的小语种,也开始参加比赛慢慢锻炼自己……
当不再从别人的世界里寻找名为“我”的坐标,我逐渐成为自己生活里的王。
当人生励志剧的主角完成所谓逆袭,剧目便也走向尾声,结尾部分节奏渐趋舒缓。
在夕阳下主角的身影逐渐拉长,此时“全剧终”的字幕缓缓浮现。
回归现实,慢慢来啊,一切将诚不欺我。
而我与生活,也至死方休。

END
毕竟一切未完待续,所以我从未停止脚步,也不会停止脚步。
我会不停地在这个庞大而又灿烂的世界里,追逐名为“自我”的坐标。
在这个年纪,谁也说不出这一生将会如何走向,逢的人与遇的事又会是怎样的收场。
因此,我清楚地明白:当欣羡的目光从关注别人展现的光鲜亮丽的生活中收回,眼神将会变得坚毅。
其实不管多远多近多久都没有关系,因为终归我也只是我自己,我也会成为想要的自己,因为不再看向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