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学习的底层原理!平民逆袭,精英哭泣【认知科学&知识焦虑乱谈】

关于学习的本质,一个很好的定义:【系统】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长久地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系统能够更有成效地在下次完成同类的工作 。

那,这个系统是个什么系统呢?心智系统,那这个心智系统是怎样的呢?

多元思维模型:重要学科的重要结论
认知科学的重要结论-心智计算理论

心智计算理论认为,我们的心智是由一系列计算器官所组成的系统,我们的认知过程就是我们的系统对于我们所有的心理表征进行一个计算和加工的一个结果。

一.心智系统
- 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指一切观念、意象、感受、情绪所对应的内在的心理结构。

简而言之,你的一切的内在感受在认知科学的语境下都是某种心理表征
计算
- 所谓的加工和计算就是指我们的推理、联想、类比这些思维的动作。
总之我们一切的认知活动都是各种表征的转换
------------------------------------------------------------

今天最重要的一张图:下面的意识指的是我们的自我觉知

上面的高级认知功能指的是我们的语言、想象、学习还有联想这些高级的认知能力。
大家往往比较关注上下这两块,但是在这张图里面它们都是中间这一坨的结果,也就是
二.记忆



然后,这一切的行为(陈述性记忆需要先搬到工作记忆区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呈现才能被我们想起来)都受到了中央执行系统的调整和控制,在工作记忆中,不管是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能陈述的还是不能陈述的,它们通通都是心理表征
工作记忆-舞台
中央操作系统-舞台总监(决定了舞台调动能力)
心理表征-演员
长时记忆-后台


什么影响这整个剧场的演出水平呢?
第一个是我们的舞台调度能力,第二个是我们有没有足够多的好演员在后台候场能够随时赶到前台去表演

然后在认知科学中有两个指标是来衡量这两个水平的:
1.流体智力-一般意义上的智商
2.晶体智力-后天学习累计的陈述性知识,也叫知识智力。长时记忆中优质的陈述性记忆。








概念的稳定性决定了我们整个思维框架的稳定性



新概念与老概念至少有三种关系

关键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度决定你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心智模型?什么是思维模式?它们的本质其实都是由特定的概念、命题、理论所构成的长时的陈述性记忆


理论就是承载着各种关系要素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模型。
那么多元又是什么意思呢?多元指的是你有足够多的健壮的、清晰的、稳定的由各类概念命题和理论所构成的各类陈述性记忆

它们能从不同的面让你分层地把握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这个就是晶体智力的内涵

所以与其说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很独特,倒不如说他记住了足够多的概念和命题来陈述这个事情,换着花样来陈述这个世界。
那他怎么能记得住呢?下面我们来聊聊
二.2.-刻意练习
特别提到,刻意练习的关键就是要创建特定的心理表征,这些表征是信息预先存在的模式,这些模式保存在长时记忆中,可以用于有效且快速地顺应某些类型的局面。对于所有的心理表征,有一点是相同的:尽管短时记忆存在局限,但它们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事实上,人们可能把心理表征定义为一个概念式的结构(好演员、好晶体、好的认知结构),设计用于回避短时记忆施加在心理加工的一般局限。

事实上,一句话来总括,刻意练习就是把这些东西(好晶体智力)放进长时记忆的一个动作,并且让这个长时记忆能够迅速地调动到我们的工作记忆中
怎么办呢?
明确你想要应对的状态,明确你想要达成的状态,然后去通过输入输出去固化你想要完成的那个状态

它永远倒逼你去思考定义,思考本质,思考what和why


-----------------------------------------------------------
明确了输入和输出,然后固化中间的这个数据结构-这个你想刻意练习的数据结构、好晶体、好的思维模型
奥斯威尔也说:这些起到固着作用的关键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度是我们学习的关键。
稳定是通过明确输入和输出在心理层面甚至在物理层面固化下来的
那么清晰度呢,它就来自于我们的疯狂地举例子和类比,一个例子能让你关联脑概念,多个例子就能让你发现这个表象之下的共性,然后你才能把这个共性迁移到或者说要泛化到别的表象之下,形成一种洞察和认知

所以触类旁通它为什么能通呢?因为它本身是一类,所以高手他总是能够发现类,为什么呢,因为他脑子里的那些关键学科关键结论的晶体,这些晶体都是粗壮的大逻辑,这些大逻辑一打击就是一个面,所以总是能发现共性,总是能够找到类似、规律。

二.2.2 内隐形知识程序性记忆
刻意练习真正强大的地方它还可以照顾到非陈述性的程序性的内隐性记忆和知识
学习内隐性的知识一般的路径就是,进入具体的情境,成为高手的学徒。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完美的条件的,所以我们要自己创造高质量的反馈,怎么创造呢?
对比反馈
它为什么会有效呢?它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对比,你让80%的东西都变得不重要了,剩下的20%的差距马上就出来了


因为简单(复杂)的东西是不重要的,但是它很惹眼,复杂(简单)的东西是很细微的,但是它很重要,你让这个细微的东西体现出来后就去练这个细微的东西。
------------------------------------------------------------
总结
满意了吗,“我知道该如何如何了,可就是做不到!游戏太好玩了!”
这个就不是学习的问题了,这个是促成学习的行为策略的问题,大概给大家归纳一下然后放在这张图里

------------------------------------------------------
观完散花
警惕,学习是为了获得真正幸福的手段,警惕手段和目的的合一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愚蠢的回路建立在双重的误解之上:
- 我们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行动误解成了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的行动
- 第二层误解是我们和世界关系的误解,我们把一个无限的游戏完成了有限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