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甘草学园 | 项痹疼痛寒湿因 指迷茯苓加葛根

2023-03-22 09:02 作者:甘草学园  | 我要投稿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刘革命

颈项不适,疼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中老人常见,年轻人近几年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大部分是由于颈椎病,颈肌劳损等原因引起,中医往往把叫做项痹。下面就一例这样的病人的治疗,与大家分享。

患者温某,女,87岁。以"颈肩背部疼痛6小时"为主诉,以"1.高血压2.颈痛3.颈椎病?”为诊断,于2022年05月16日00时26分经急诊收住入院。

1.病史:患者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伴有全身无力,疼痛时血压升高,无头晕、头蒙、头痛,无恶心呕吐、发热畏寒,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查心电图提示:1.正常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偶发)3.T波改变(低平)4.QTc延长。立即予以硝酸甘油片5mg舌下含服。急诊以"肩背疼痛查因"为诊断收住我科。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肩背疼痛,乏力,持续不缓解,大小便正常。2.四诊情况:面色晦暗,双目有神,白珠不黄,肌肤无斑疹,形体适中,平车推入病房,语言流畅,发声自然,言与意符,无异常气味,呼吸匀称,深浅适中,腹软,无瘤疲瘩块。舌质暗淡,苔白厚腻,舌下脉络迁曲、青紫,脉细弱。3.查体: T :36.5℃; P :65次/分;; R :19次/分; BP :132/90mmHg;神志清,精神可,面色红润,查体合作。眼脸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对光反射灵敏。咽部不红,扁桃体无肿大、结节,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可,律齐,心率65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脊柱四肢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未见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4.辅助检查:急诊心电图示:1.正常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偶发)3.T波改变(低平)4.QTc延长。

辅助检査结果:血常规:白细胞数目11.93X10?/ 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9%,淋巴细胞百分比12.2%,单核细胞百分比8.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o .0%,中性粒细胞数目9.41X10?/ L ,单核细胞数目1.05X10?/ L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0.01X10?/ L ,红细胞压积36.3%,平均血小板体积11.1fL。尿常规:白细胞十一Ca15,隐血1+Ca25,葡萄糖2+14,白細胞42个/ ul 。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U/ L 。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内径稍增宽,主动脉瓣少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双侧颈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左侧椎动脉内径较右侧细。颈部核磁共振示:1、颈3/4.4/5.5/6.6/7椎间盘突出2、颈椎骨质增生

中医诊断:1.痹证类病 项痹

1.1寒湿痹阻证

治则治法:散寒燥湿,化痰通络

方药:葛根汤和指迷茯苓丸加减

葛根30g半夏9g干姜9g桂枝20g枳壳15g白芍30g麻黄9g茯苓30g芒硝6g党参15g炙甘草6g

用法:取三剂,日一剂,水煎服,每日三次温服。

2022年5月18日査房:患者胸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颈肩背部疼痛明显好转,血压控制良好,无头、头蒙、头痛,纳眠一般,大小便正常。病情好转,带药出院。

按:患者以肩背部疼痛6小时为主诉入院,辨病属痹证类病范畴。结合病人肩背部疼痛,持续性发作,乏力懒言,胃纳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厚腻,脉细弱。辩证属痹证类病,寒湿痹阻证。患者年老体衰,脏腑功能退化,气虚运化无力,血脉瘀滞,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肩背部疼痛。

葛根汤散寒通络,指迷茯苓丸化痰除湿,寒散湿除,痰化络通,痛止病愈。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甘草学园 | 项痹疼痛寒湿因 指迷茯苓加葛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