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时日本的化学战争(1)——二战时日本人对于化学武器的生产之芥子气的简要描述

2023-02-24 23:41 作者:A珞斯曼  | 我要投稿

置顶声明:本人强烈反对日本军国主义

       众所周知,二战时的日本对我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毒气战,但是本文主要来说一下,日本人在二战时是如何生产毒气的。在这里我们就从美军在1946年写的《Japanese Chemical Warfare, Volume 3》一书里写的东西来作为一个参考。

《Japanese Chemical Warfare, Volume 3》一书的封面

  一、日本军队对于化学武器及其防毒面具的产量情况

       首先我们引入关于美军在1946年估计日本人在1930年到1945年间生产的化学毒剂和防毒面具以及喷火器、燃烧炸弹和毒剂炸弹产量的情况



关于持久性毒剂(糜烂性毒剂 )的产量

芥子气(二(2—氯乙基)硫醚)     生产了3610吨 

路易斯毒气                               生产了1381吨 

持久性毒剂(糜烂性毒剂)一共生产了4991吨 

关于全身中毒性毒气的产量 

氢化氢(HCN)                                     生产了255吨 

氯苯乙酮                          生产了172吨 

光气(碳酰氯 )                                 生产了1080吨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 )                      生产了1000吨 

全身中毒性毒气一共生产了2507吨 

烟雾毒剂 二苯氰化砷                                     生产了1957吨

发烟剂 

Berger Mixture(一般为含有35.4%的锌粉、41.6%的四氯化碳、9.3%的氯化钠、5.4%的氯化铵、8.3%的碳酸镁的混合物) Berger Mixture   生产了7000吨 

HC发烟剂(主要成分为六氯乙烷) 生产了4000吨 

三氧化硫发烟剂    生产了1750吨 

  发烟剂一共生产了12750吨 

防毒面具 

军用防毒面具        生产了5846000具 

民用防毒面具        生产了13161000具 

防毒面具一共生产了1900700具 

喷火器 

便携式喷火器        生产了6020具 

车载喷火器           生产了100具 

喷火器一共生产了6120具 

燃烧炸弹一共生产了216000枚 

毒剂炸弹 一共生产了50000枚 

(以上数据不包括舰船用的)

二、日本军队生产化学武器的组织形式

       下面是二战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参与生产化学武器的有关单位的组织形式图(如果有错请在评论区里纠正)

1、日本陆军


二战日本陆军参与生产化学武器的有关单位的组织形式
翻译自《Japanese Chemical Warfare, Volume 3》一书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陆军省是统领日本陆军里的化学武器的生产,陆军省会分别给它的下级,既陆军所属的航空本部和兵器行政本部下达命令,航空本部和兵器行政本部又会给他们分别所处的下级航空运输部和东京第二陆军造兵厂下达命令,最后东京第二陆军造兵厂又会给在大久野岛上的忠海工厂和曽根制造所下达化学武器的生产命令。

2、日本海军


二战日本海军参与生产化学武器的有关单位的组织形式

翻译自《Japanese Chemical Warfare, Volume 3》一书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海军省是统领日本海军里的化学武器的生产,海军省会分别给它的下级,既海军技术本部和海军航空本部下达命令,海军技术本部和海军航空本部又会给他们分别所处的相模海军工厂和第一海军技术厂下达命令,最后相模海军工厂又会给相模海军工厂一厂、二厂下达化学武器的生产命令。

三、日本政府部门是在日本军队化学武器的生产以及日本政府部门在为日本军队提供化学武器的作用

      在战争期间,位于日本本土的化工厂是受到日本军需省的管理,军需省的所下属的化学局专门负责管理生产化学武器的原材料的分配以及化学武器的制作,并且参与了制定一些管理生产的政策,这些化工厂所组成的化学工业统制会为而军需省提供一些有关化学武器生产的咨询帮助,并有助于军需省来执行政府所下发的命令。

        一般的日本军队里的化学武器的补给和要通过军需省,这些化学武器的原料会提供给的日本陆军的兵工厂或和日本海军的兵工厂或者是其他一些与日本军方合作的私人企业。而且,日本军部会对这些剧毒的化学原料进行分类,并由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直接管理这些化学原料,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直接管理这些化学原料供给生产化学武器的工厂,比如用于位于大久野岛上的忠海工厂生产芥子气的原料2-羟乙基硫醚(硫二甘醇),以及供给东京第二陆军造兵厂的六氯乙烷等等。军需省和化学工业统制会是不会被告知运输这些化学原料的消息的,除了,生产这些化学武器的所需原料出现短缺并导致难以供应的时候,军需省就会采取措施来促进化学武器的生产。


四、日本人生产化学武器的工厂

         制造并为日本军队的化学战提供化学武器的工厂有位于神奈川县寒川町的相模海军工厂以及位于广岛县的东京第二陆军造兵厂忠海制造所。这两个工厂生产的化学武器(比如像光气、氯化苦这些)全都会供给日本军队使用。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日本人生产一些化学武器的工艺。

五、日本人生产化学毒气的生产工艺

1、芥子气的生产工艺

芥子气(二(2-氯乙基)硫醚)的化学结构式

      

二(2-氯乙基)硫醚(芥子气)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绿色小球代表氯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二(2-氯乙基)硫醚(芥子气)的分子的比例模型 ,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绿色小球代表氯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日本陆军的忠海兵工厂引进法国工艺去生产芥子气开始于1928年,在1934年到1937年期间,又引进了德国工艺去生产芥子气和不冻芥子气。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日本人是如何运用德国工艺去生产芥子气的。

         二战时的日本人利用德国工艺去生产芥子气((ClCH₂CH₂)₂S)的原料为硫二甘醇((HOCH₂CH₂)₂S)和36%的盐酸(HCl的水溶液),把硫二甘醇((HOCH₂CH₂)₂S)和36%的盐酸(HCl的水溶液)在反应器内混合在一起反应,硫二甘醇((HOCH₂CH₂)₂S)和36%的盐酸(HCl的水溶液)在反应器内反应会进行四小时。不过这个反应器里配有装有盐水冷却剂的冷却管和搅拌器,当反应完成时,盐水冷却剂的冷却管和搅拌器不会在继续运行。之后从反应器中生成的芥子气会从分离槽里流出,之后分离槽里流出后的粗芥子气会流入到中槽中,然后向装有粗芥子气的中和槽中会放入苏打粉,进行除酸,除酸步骤会进行2个小时,除酸后的粗芥子气会在过滤槽内进行过滤,过滤步骤会进行5个小时,最后过滤后的芥子气会存在储存罐中。

此图为日本人利用德国工艺去生产芥子气的工艺流程图

       日本陆军生产不冻芥子气所用的设备、操作、以及方法与生产芥子气所用的设备、操作、以及方法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日本陆军生产不冻芥子气所用的原料并不是芥子气,而起利用如下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混合物的配方如下(按质量分数来算)

57.5%硫二甘醇((HOCH₂CH₂)₂S,其键线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见下图)

18%二(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₂S,其键线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见下图)

13.5%2-羟乙基-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S—CH₂CH₂OH,其键线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见下图)

10%的水

1%的杂质

硫二甘醇((HOCH₂CH₂)₂S)的键线式

二(2-羟乙基)硫醚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二(2-羟乙基)硫醚的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二(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₂S) 的键线式

二(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₂S) 的球棍模型 ,
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二(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₂S) 的比例模型 ,
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2-羟乙基-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S—CH₂CH₂OH)的键线式

         


2-羟乙基-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S—CH₂CH₂OH)的球棍模型,
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2-羟乙基-3-羟丙基硫醚(HOCH₂CH₂CH₂—S—CH₂CH₂OH)的比例模型,
其中土黄色小球代表硫原子,黑色小球代表碳原子,红色小球代表氧原子,灰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二战时日本的化学战争(1)——二战时日本人对于化学武器的生产之芥子气的简要描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