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作人2号笔记-如何和观众打开聊天话题
大家好,这里是空洞魔方。上期和大家分享了制作皮套时普遍会进入的一些误区。从本期开始分享一些聊天技巧以及对应的练习方式。不过,这一版块的信息量过于庞大,所以会拆分成几期进行讲解。

首先是关于弹幕聊天技巧——作为新人,小V缺少流量和曝光,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一直上不去。这个时候去聊天,直播间里一共就几个人,基本聊天方式也是日常问好,很容易就没有话可聊了。如果去玩游戏,原本就不多的进房量大概率因此变得更低。
本期不讲述如何制造话题这个普遍问题,只说一个通用的点,那就是“永远不要指望靠观众帮你打开话题。”

有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很会聊天,是一个话匣子。但这其实有一个前提,是有人和自己聊。但是,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真的有那么容易打开话匣子吗?其实并没有。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所认为很会聊天,是真的会聊天吗?
相信会有很多人不服气,我们不妨做个模拟吧。用最日常的问候“晚上好”作为弹幕询问你,你会怎么对这条弹幕进行回复?
不用猜测,大部分的回复应该是“晚上好”。不过,当你这样回复以后,大概率这个话题就已经被直接聊死。稍好的会在末尾加上一句“这么晚才下班吗?”之类的带点反问句式的话,虽然比前者好上许多,但这个话题大概几分钟里就能聊明白。

但如果是以下形式呢?
诶?都这个时间了吗?等我叫个外卖。大家一般到了这个时间还没吃东西的话是干脆不吃了还是会吃一些方便消化、养胃的东西呢?不会有海鲜烤肉BBQ,啤酒饮料花生米,汉堡鸡腿烤全羊(嘶溜)……擦下口水哈。如果是我的话(根据自身情况做个描述)
二者相对比,作为观众的角度你觉得他们会更乐意和哪种人聊天呢?前者像是陌生人之间保持表面上友谊的互相招呼寒暄。看上去像是很熟,但很难继续深聊下去。后者更像是就住在你家附近,经常会串门聚到一起相互抱怨吐槽今天发生一切,无话不说的朋友。
作为观众,需要的是一个聊天的好朋友,而不是一个只会简单回复问题的机器人。
那么剩下的就是该如何学习掌握这门技巧。

简单来说需要在脑海里构建出一套思维逻辑。比如提到晚上联想到的诸如:宵夜、加班、夜景、遛宠物等主要关键词,再从关键词中提取次要关键词,比如主要关键词是宵夜,次要关键词就是烧烤、火锅、麻辣烫、炒粉炒饭等;最后就是对整体进行组合填充与扩展。
做个模拟,从宵夜中提取次要关键词火锅;在填充与扩展后最终的成品是:宵夜吗?我离家不远有一条步行夜市街,东西都还挺好吃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去吃夜宵或者吃一些很容易弄到衣服上的东西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去穿白色、灰色这种特别容易显脏的颜色。一趟火锅下来……嘶……总觉得地球已经不适合自己居住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海马效应”,也称“既视感”。上述这种扩大诸如“油渍沾到衣服上”等常见行为,通过“既视感”的传播。能够下意识地让在听的观众回忆起自己在某个时间点是不是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同样,甚至更加离谱的事情,从而忍不住向有同样境遇的人交流。而主播也在与他交流的途中,将原本的话题无限地拉开,在受到弹幕延迟和打字速度不及口语速度的诸多影响,营造出“这位主播很会聊天”的第一印象,从而留住那些随便点击直播间的路人观众,最后达成粉丝累计的效果。
当然,这个学习过程虽然没有后续的话题营造那样枯燥,但必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必须要找到自己在上面环节中的弱项,并且逐步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完善。
直播聊天和文字输出不同,在直播过程中,实际上主播思考的时间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决定的东西太多太多。

好了,关于弹幕聊天的技巧就到这里。从下期开始,制作人笔记开始教导在直播中最复杂话题向的讲解和教学,并且按照惯例分享一些日常练习方法。
很感谢大家能够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空洞魔方”,我们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展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