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虎落平阳】虎式坦克拖垮了德军的闪击战体系?从编制和生产角度论这斗兽思维不可取

2023-04-12 23:15 作者:盖昭襄王  | 我要投稿

本文全长约2600字

算是视频稿加料。

我是唐朝你是汉,咱俩打仗为哪般~

叫你斗来你就斗,你不斗来!他不管饭~

        装备性质与编制

    不知虎式坦克是不是因为击毁了太多的同盟国坦克,令一种德黑见了虎式就像是看到了魔鬼一样。恨不得将虎式坦克黑成史上第一废物坦克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

    实际上这一斗兽根本不成立,首先虎式坦克是独立单位,装甲师才是闪击战或长距离突破的核心。虎式坦克不仅不是拖正常装甲部队后腿的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给普通装甲师锦上添花的装备,所以虎式坦克是多多益善的。尽管少数装甲师如LSSAH,DR,TK,GD,HG,10装装备过虎式坦克吧!但是绝大多数虎式还是独立的(10装那个其实也是临时挂靠挂的久了而已)

    可能您会问,虎式故障不会挡路或者跟不上装甲师吗!没错,他可能不如普通坦克快,也不太擅长长距离行军,但是作为一个独立单位,有需要了虎式跟上来,不需要了可以让路!而且虎式坦克所谓的不可靠还没到网友们口诛笔伐的那种令人发指的地步,虎式坦克营由于是一个独立营,他的后勤和维修单位为什么那么强?因为虎式坦克不能如普通的中型坦克如四号,豹子,t-34,m-4等一样吃的师/军后勤的红利.......就以t-34坦克来说,坦克旅内甚至可能没有回收车.....虎式坦克营就算用sdkfz9要多辆串连,他自身回收能力至少是同时2/3辆,而t-34坦克旅没有牵引车怎么都是0!可能有人会问,那t-34就不可以拖拽t-34吗?答:可以!但是这会加大坦克磨损,而且虎式也有多起虎式拖虎式的案例,这最后谁比谁,谁能乐谁啊?

    就像1940-42年快速前进的德军摩托化军炮兵指挥部反而是更容易拿到210毫米重炮一样,没听说这些支援单位会拖延整个装甲部队的进度,把最前面装甲师给逼的走不动啊

    当作为支援单位时,虎式坦克的效能就发挥出来了!他可以按需求分配给部队,统一调配。以营/连为单位分给装甲师甚至是普通步兵师以及空野师!这种灵活的分配往往起到了解燃眉之急的作用,再不济也是锦上添花多多益善的!比如库尔斯克会战吧,肯普夫战役集群的第3装甲军以及wss第2装甲军的6个装甲/装甲掷弹兵师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除去警卫旗队师外这些装甲师无一例外不是有自身的虎式坦克连或得到了虎营拆出来的虎连的!

    重型坦克独立编制这一点并不是虎式多不好的黑历史,苏军英军不也是把重坦或步兵坦克放在独立的装甲单位里用以按需支援?要说重坦影响装甲师的,那不是德国人而是苏联人和法国人,这二位堪称世界早期装甲部队编制界的卧龙凤雏,他们的重坦是真的跟中/轻坦混编入装甲师,结果要不拖慢了速度,要不脱节.......苏联人反正是学明白了,反应得蛮快的,42年秋天就把kv踢出坦克军编制改独立的突破坦克团(其实规模很小才21辆坦克,200多人,这个编制好像一个大号德国人虎连.......)

    更何况,闪击战本就是新闻名词,而1943年后德军确实不具备大规模装甲师飙车的条件了......对面没机会了,德军装甲师反而成了猎人,猎杀对方飙车的装甲部队,而且但就装甲部队表现而言这是屡试不爽的,比如维京师在科委利以西后卫战的伏击中宣称击毁苏军近卫坦克11军99辆坦克,而自身损失为0(实际苏军损失AFV自认80出头,还包括不少t34 85的)

    产能:

    如果以产量黑虎式挤占德军装甲部队坦克产量,那更是贻笑大方的!43年后德军主力afv主要是克虏伯,沃玛格以及尼伯龙根厂的四号坦克,四号坦克歼击车,四号突击炮(44年后尼厂独产四号坦克),阿尔凯特厂的三号突击炮,MAN,MNH以及戴姆勒奔驰生产的豹式坦克(虽然豹式也被demag和亨舍尔产,但这俩产的非常少)。这些厂子从没有因为所谓的虎式坦克造价昂贵,难以生产而被分散产能。他们本就不是生产虎式坦克的厂子!你给虎式扣什么拖慢生产的大帽子?

    生产虎式坦克的亨舍尔工厂本就不是生产四号坦克的,虽然1943年亨舍尔生产了130辆豹d,但豹d本就不是多靠谱的车,而且亨舍尔厂生产的豹子可靠性相对较差,所以亨舍尔厂之后就主造虎式虎王了。 何况虎式坦克装备的88毫米kwk36主炮不像kwk40/kwk42一样面临着多种载具都张口要炮的问题。顺便一说,斯柯达的追猎者也很像虎式,这车无论如何,不占德军常规坦克装甲车工厂的产能,造多少只能说多多益善。

    除此以外,我们都知道虎式坦克早于豹式坦克,因此原先制造虎式坦克的工厂如果转产豹式坦克,一来会造成现有虎营的车组,配套配置被浪费;二来转产期间更换设备等也会加剧转产损失的产能,将产能恢复为最佳状态也需要时间,这势必带来无谓损耗。

    至于所谓的谢尔曼,t-34比虎式生产的多所以虎式是无用的这种论调更是不值一驳,他们不知道t-34 76正面对抗虎式甚至会被刷0:40-50辆。(详见隔壁芬里尔文章:罗科索夫斯基の灾难——坦2集的惨败(上))也不知道苏德坦克产量比是一件很复杂却又很无厘头的事。

    1940年一年好几家工厂生产下三号四号坦克产量(不计算指挥车)才1090辆,这甚至还不如就比虎/虎王这一个厂子生产的重型坦克1944年一年1000辆的产能高多少!!!!一直都说虎式更别说虎王比三四号更难生产,那为啥产量差距是这样的?

    因为没有总动员!坦克生产工艺也在进步,更多的内容请看【虎落平阳6.0】虎豹是否真的拖累了德三坦克生产?德坦克生产真非常拉胯吗?二战德产量简略总结(敲开地狱之门第69期)()

    同样的工时短不总是什么好事,kv1闹过工人用错材料结果变速箱坏了的事.......T-34 76 的首上装甲理论上德国人pak40/kwk40在500m都未必能打穿他们45毫米/60度首上,现实却可以到1km! IS-2重型坦克炮盾连接不知道是工艺还是设计,也有不下10辆损毁后脱落的案例。T-34和Kv有一批因为V-2柴油发动机不足直接换上了汽油的M-17发动机.......(所以说备件混乱这一点光笑话德国人后勤噩梦真的合适吗,谁着急了没点黑历史呢?)

    有些工时对比也是一眼丁真的,比如所谓虎式坦克30万工时,t-34几千工时,只怕是将虎式所以零件生产时间对比生产完零件后的组装时间强行对比,双重标准。虽说虎式工时比t-34多不稀奇,但用一个恶意双标的数据来论证自然是一次无效的论证......而且还缺乏其他德军坦克工时对比数据。此外,苏德双方生产性质都不一样,德国人是军工企业.......一个个公司,苏联人不是吧!

    刻意的斗兽其实就是放在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装备必胜的条件下.......您一样我也一样,无非谁嘴巧,但是料多的分析全面地确实有理得多。


【虎落平阳】虎式坦克拖垮了德军的闪击战体系?从编制和生产角度论这斗兽思维不可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