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鸭”成本不到3元,月售5万只?食品监管部到现场直接吐了
谁也不曾想到,在熙熙攘攘的北京长安街背后,竟然有着一个臭气熏天的黑作坊。这里不仅到处流淌着黑水,更是弥漫着一股腐烂的味道。在警方对这个作坊进行查处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是生产“北京烤鸭”的食品车间!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黑作坊居然已经存在了11年之久。

一次游玩经历,撕开“北京烤鸭”的真面目
2011年,来自西安的赵女士带着老公和孩子去北京游玩。在首都,他们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不仅一起参观了升旗仪式,更是游览了故宫、天坛等景区。不仅如此,他们全家还品尝到了正宗的北京美食。
而其中最让他们难忘的,就是北京烤鸭。那肥美的鸭皮、鲜嫩的鸭肉,无不使他们一家人流连忘返。于是,在返程之前,他们果断找到了一家售卖北京特产的商店,一口气买了十几只真空包装的鸭子,准备回西安送给亲朋好友们。

这些鸭子无一例外都标注着“全聚德”品牌,而且包装精美、价格不菲。在回到西安之后,他们自己都没来得及吃,赶紧将它们都送到了亲朋好友的家中。
没想到,第二天赵女士就接到了几位亲戚的电话。最先打来的是她的婆婆,她在电话中对赵女士破口大骂,一个劲儿的埋怨她是不安好心。就在赵女士一头雾水之时,婆婆就愤怒地挂断了电话。之后,任凭她怎么回拨电话,婆婆都是直接挂断。

还没等赵女士反应过来,她娘家的姑姑也打来了电话。她旁敲侧击地问赵女士这一次在北京游玩的怎么样。赵女士虽然不解其中之意,但还是与姑姑分享了在北京的见闻。之后,姑姑才长叹了一口气,说到:你们这回来送人的礼品都是哪里买的,有没有自己事先检查过?
赵女士回答道,还没有拆开呢,这两天光顾着给大家送烤鸭了,都没顾得上自己也吃一只。听到这里,姑姑说:哎,别吃了,我看你们是让哪个黑心商贩给坑了,那个烤鸭......

赵女士听完之后,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她安慰了姑姑几句就挂断了电话。之后,她赶紧拿出自家剩下的一只烤鸭,并且撕开了外包装。就在赵女士刚打开内部的真空包装时,一股腐烂的臭味就扑面而来,甚至熏的她睁不开眼。
在赵女士忍着恶臭将整只鸭子拿出之后,她才惊讶的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只完整的鸭子,而是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碎肉被挤压在了一起。而且在这些碎肉中间,还有很多的碎骨头,它们都混在一起,一时间难以分辨。

赵女士非常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用筷子将这些碎肉都拨弄开。最后,她看到这些碎肉中间都裹着粘粘乎乎的面酱,看上去非常恶心。后来,她拿出了自家的厨房秤进行称重,才发现外包装1千克的烤鸭实际上碎肉碎骨加起来只有300克,剩下的都是那种不知名的黏糊酱汁。
最后,赵女士非常生气,这些完全无法下口的“北京烤鸭”不仅让她损失了许多金钱和时间,更重要的是她明明好心带回的纪念品,却因此得罪了周围所有的亲朋好友。

愤怒之下,赵女士将自己的这一次经历发到了网上,希望让其他游客也能引以为鉴。没想到,赵女士的帖子一经发表,就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也在北京买过这些真空包装的北京烤鸭,确实非常差劲。
记者暗访,揭开这一公开的“商业秘密”
在之后的时间里,赵女士的帖子热度始终居高不下,而这件事,也很快引起了北京各大媒体的关注。其中,一位姓李的记者就决定以赵女士所购买的烤鸭作为切入点,暗访一下这些“北京特产”的产业链。

小李故意将自己打扮成游客的模样,带上录音笔和针孔摄像头,就开始了调查之路。他先是来到了北京王府井后面的一条商业街,这里几乎每家商铺门口都挂着“北京特产”“全聚德烤鸭”等广告牌,而且也有很多不同包装的真空烤鸭被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用来招揽客人。
小李随机选择了一家店,进去与老板攀谈了起来。他说自己是来北京旅游的游客,现在想买点特产带回老家,看老板有没有什么推荐。老板很热心的拿出了两款不同包装的烤鸭,放在柜台上向小李介绍了起来:“左边这个198,是礼盒装的,你回去送人有面子;右边这种实惠一点,69一袋,但是品质也差一些。”

小李闻言非常吃惊,他问老板,为何这两种烤鸭差价如此之大。老板微微一笑,说左边这个是正经牌子货,全聚德的,右边是小公司生产的,自然便宜一些。在听完老板的解释之后,小李佯装嫌贵,准备走出店面。
此时老板却叫住了小李,说到:你要是觉得这两种都贵,那我还有更实惠的,15块钱一袋!你要是能要20袋以上,还能再给你打个折!小李一听,果断又回到了柜台前,说,什么烤鸭啊这么便宜,能不能让我看看实物。

老板走到店铺的后面,拿出了两包包装同样精美的烤鸭递给小李。小李粗略地一看,发现这一种“廉价烤鸭”与之前的两种在包装上差距不大,一样都十分精美。
“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小李不解的问到。
老板说,这种不是整只的鸭子,而是去掉了鸭头和鸭掌这些部分之后的碎肉,里面不太好看,因此价格非常便宜。在听完老板的解释之后,小李将这三种不同价格的鸭子各买了一份,随即离开了这家店铺。

随后,小李将这三袋鸭子都送到了相关的食品质检部门。经过专业人员和科学仪器的检测,大家才发现这三种规格的“北京烤鸭”,在品质上竟然是天差地别!198元的鸭子,分量很足,鸭子整体非常完整,并未发现明显的不妥。
而69元的鸭子就逊色不少,不仅鸭子整体偏小,而且肉质不新鲜。除此之外,这种烤鸭的净含量也有水分,鸭肉含量偏少,更多的都是面酱、葱段等成分,并且在外包装上并未标注出来。

至于15元一包的鸭子,那就根本没法看了。打开之后不仅有明显的异味,而且非常不新鲜。全是碎肉不说,甚至在鸭腹部都能看到明显的霉斑。就连附带的面酱也透着一丝怪味,而且与平时所用的甜面酱味道并不相同。
在收集到了所有的信息之后,小李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报警。很快,警方就出动大批警力对这些沿街的特产商店进行检查,并且配合工商等部门联合对收缴来的“北京烤鸭”进行质量检测。

原来,这种15块钱的烤鸭居然是几种肉杂糅而成,不仅品质低劣,甚至都没有相关的生产批号。在经过警方的严密侦查之后,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一个名叫孔令叶的人身上,他很有可能就是这些黑心烤鸭幕后的作坊老板。
团队落网,面临法律严惩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追踪与调查,孔令叶在北京落网。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其他四名从犯。正是这个五人团伙,在过去的11年间生产并销售出了上百万只“黑心烤鸭”!
他们其中的分工非常明确,由孔令叶负责带领生产,其他几人分管包装与送货等事宜。而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其中的手段令人咂舌:一开始他们会专门选用病死的鸭子作为原料,以节约成本。后来他们更加变本加厉,竟然专门收购病鸡、田鼠等低成本动物来充当“鸭子”。

除此之外,他们的包装也不合规,其中用于抽真空的袋子居然只要几分钱一个,其标准根本不符合接触食物的专用袋。而他们用于生产的车间也是个标准“黑作坊”,不仅毫无消毒设备,更是臭味冲天,黑水遍地。
在警方将他们全部抓获并掌握了所有的犯罪证据之后,他们就被有关机关提起了公诉。在法庭上,他们的罪行无从狡辩。最终,主犯孔令叶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罚款6万余元。其余的从犯也都被判处四年左右的刑期,并处不同的罚金。

结语
如果不是赵女士在网上发帖,这家黑作坊可能就永远潜匿在那条小巷子中,不知还能存在多久。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旦买到劣质产品,忍气吞声只会让这些不法分子日益猖狂,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自己的权利才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工商机关等也应该加强监管,让这些不法分子无处遁形,还老百姓一个合规、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