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僵持至今,台岛想谈判了,一架包机降落厦门,马英九功不可没
从今年4月份僵持至今,台岛内部终于呈现出想谈判的迹象,而就在刚刚,一架台胞专机降落厦门,两岸展开新的互动,马英九可谓功不可没。
由于民进党当局的挑衅政策,海峡两岸的关系这两年来持续恶化,这直接影响到了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从今年四月份起,商务部宣布将对台湾地区展开贸易壁垒调查,涉及对台湾禁止从大陆进口的2455项产品展开贸易壁垒调查问题,包括农产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等,理论上调查会在今年10月12日之前结束。对于这一措施,两岸之间的专业人士都能清楚的感受到此中的含义,那就是中国大陆可能要减少对台湾的贸易让利措施,代之以相当公平的贸易合作。以往,中国大陆为了给台湾民众更多的福利,展现出明显的贸易让利内涵,允许台湾保留一大批贸易壁垒措施 就是中国大陆对台让利的典型象征之一。而在民进党当局的影响下,中国大陆的让利措施却没有换来岛内的回报,这自然会让大陆重新考虑对台贸易政策。

对于大陆的贸易政策调整,岛内的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感受到了趋势,有人就说台湾享受巨额顺差的黄金时代已结束,以后的苦日子会更多,这可谓是说出了台湾内部一大批人的心声。不过,这样的判断其实应当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民进党当局继续执政,且岛内政客继续维持一个敌对性的两岸政策。换句话说,如果接下来党内相关人士能够知错就改,重新展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和政治立场,那么贸易方面的合作还可以接着谈。不难想象,死硬的民进党“台独”势力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好话的,这也让两岸之间的相关经贸谈判陷入僵局。

然而,在经过几个月的僵局之后,岛内的情绪终于逐渐回归理智,寻求和大陆展开谈判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现。从6月份开始,民众党柯文哲带头抛出了重新与大陆启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谈判的呼吁。尽管柯文哲随后遭到了民进党人士的围攻,但国民党侯友宜随后也不甘落后,力挺有关重启谈判的呼吁。一时之间,除去民进党以外,岛内的主流基调变成了赞同和中国大陆进行谈判。此举表明在经济利益将遭受严重损失的前景面前,民进党当局说的好听话无法弥补损失,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财经议题,接下来可能会成为岛内选举攻防的重点议题,而这无疑是民进党当局的劣势。

值得一提的是,两岸民间的交流活动近期有所增加,在大陆学生代表团访问台岛之后,一架台胞专机也将前往厦门。据海峡导报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港澳以及菲律宾等地的施氏宗亲与专家学者聚首厦门,共同举行纪念施琅统一台湾340周年聚会,同时也将商讨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统一议题。众所周知,公元1683年,清朝将军施琅征台,并成功将台湾并入版图,历史性地实现了两岸的统一。340年后的今天,两岸再度对这一事件进行纪念,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在展望未来,通过两岸之间人士的互相沟通,为加速两岸统一提供动力。

虽然在民进党当局的长期洗脑之下,岛内的“台独”势力非常猖獗,但在许多统派的努力之下,两岸之间的交流也在持续发展,两岸人士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努力并没有被放弃。无论是此类历史与文化纪念活动的举行,还是先前学生团体的互相交流,都有助于两岸互相理解和重新认识彼此,破除民进党当局对两岸问题施加的虚假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前国民党党首马英九确实是功不可没,他没有忘记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身份,并为统一大业做着艰苦的努力。但在台湾内部,马英九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可能需要千千万万个马英九,才能真正地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