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鱼鹰社】二战美国第10山地师

2021-12-25 16:20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搬运自微信公众号海宁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482号:二战美国第10山地师-US 10th Mountain Division in World War II。原作者Gordon L. Rottman,绘图Peter Dennis。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科罗拉多霍尔(Hale)营,1942年
几名站在营地前的第87山地步兵团的士兵穿普通的冬季服装。门角一侧类似山地背包形状的标志被第10轻型师的各部队使用,它的背板为兵种色,上面展示了兵种徽章。A1:下士,常服橄榄棕色毛料衬衫和裤子穿在其他种类冬装的里面。军官版衬衫带有肩章带,并且右领角上展示金属军衔徽章,左领角上为兵种徽章。起初动员第10轻型师第87步兵团的目的是将其配置给陆军司令部和第6军,但该团并没有佩戴相应臂章。部队在船形帽右前端或右胸口袋之上佩戴当地珠宝店制作的非正式“滑雪板”徽章(见图A1a,普通尺寸)。这些徽章又被称为“情人徽章”,因为它们多被赠与了女友们。A2:列兵,冬季服装山地部队也得到了为应对寒冷气候而装备各部队的标准冬装,但滑雪、登山和高海拔寒冷地区行动所需的服装需要特殊的设计。一开始,种类广泛的实验性服装出现在华盛顿的路易斯堡和科罗拉多的卡尔森营及霍尔营。一些服装拥有多种差异,比如口袋的设计和布局。这名士兵穿戴一套由晚期式样滑雪山地帽、罩在毛料衬衫和裤子外面的带纽扣的高领毛衣、织物护腿以及早期制式的滑雪山地靴所组成的简单服装。此外,部队还装备了1941年版的帕森斯式野战夹克(见图G)。A3:一等兵,山地服这名士兵穿1942年开发的山地夹克,它由两层防水棉府绸制作,带有胸前和下摆位置的四个大口袋、后部的类似于狩猎夹克的一个巨大的一体式口袋以及一只掖在后领里的套帽(见图A3a)。负重品由部分一体的肩带和完全一体的织物腰带来支撑。与夹克搭配的山地裤采用带拉锁的侧兜、巨大的外置口袋和带松紧的裤口箍绳设计,后者保证了裤脚能掖在靴子或护腿里。这名士兵还穿了采用楔形纹橡胶底的晚期版滑雪山地靴以及一对适应雪地环境刷成白色的滑雪护腿——相比标准式样护腿,它要短一些并有额外的前扣带作为加固保护。滑雪山地帽受到了挪威式设计的影响;晚期式样(见图A2)则淘汰了固定脖带的设计。、

B:滑雪训练
B1:训练中的滑雪者滑雪训练的许多重点科目被安排在了路易斯堡、卡尔森营和霍尔营。这名受训者穿早期的可正反两穿防水滑雪外套,两面分别为橄榄棕色和白色;套帽上有可能带有毛帽边,其较短的长度为大幅度运动提供了可能。它里面通常配长内衣、毛料法兰绒衬衫和毛衣,如果气候温暖还可以把毛衣脱掉。即便是寒冷少风的条件下,温暖的阳光也会让滑雪者出汗,这样毛衣被浸湿的可能也是有的;如果一名滑雪者这时停下来或温度下降他将会感到寒冷。1941年,橄榄棕色毛料滑雪哔叽裤开式装备,它们带有带拉锁的斜开口侧兜可防止雪的进入(虽然拉锁很容易卡住羊毛表面的面料);其他装备还包括带有箍住鞋面的马镫型松紧带的锥形护踝以及宽腰带,宽腰带带有三颗纽扣以及前端两只和后端中部一只腰带扣别。白色毛料连指手套显示在图中,但也有可能使用任何一种连指或分指手套。白色滑雪鞋罩和滑雪山地靴完成了这名新兵装备的剩余部分。随着后续的测试和开发,一些服装因为被证明过于专业化而被淘汰,其他的则组合成多功能化的各种服装;这套服装在1942年间被图A3所示的那套服装所取代。一些经过改良的商用滑雪板和固定器得到装备,它们之间的设计基本类似;图中一对是带Windco鞋子固定器的Northland滑雪板,82英寸(2.08米)长3英寸(7.6厘米)宽。军用滑雪板通常带有钢边以防岩石切削造成的损害。雪板上表面和边缘被涂成白色,底面则保持天然的山胡桃木色同时上腊。使用适合雪地相应干湿度的正确编号滑雪板蜡是非常重要的。涂成白色的58英寸(1.47米)长雪杖可以是实木、竹子或钢制的。B2:滑雪山地靴军用滑雪山地靴有两种,一种是早期的皮制鞋底一种是晚期的带楔形底纹的橡胶底,它们都拥有良好的设计,体量沉重结构结实,可同时用于滑雪和登山使用。B3:鞋底钉带10根针刺的攀冰鞋底钉可以通过套环和绑带固定在滑雪山地靴上。B4:滑雪板固定器早期和晚期版本的滑雪山地靴在后跟部分都有弯槽设计以便固定住滑雪板固定器。这种坎大哈式固定器是标准的陆军滑雪装备;金属的鞋头架可以调整来适应任何尺寸的靴子。B5:山地刀它拥有长短两种刀刃、一只钻孔、一只开罐器和一只用于拧紧滑雪板固定器零件的飞利浦刀头螺丝刀。B6:滑雪山地护目镜它可以过滤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以防止雪盲症——眼睛暴露在雪地反射光的过度刺激下而引起的症状。图B1人物戴的是两种制式护目镜的另外一种。

C:带战斗负重的滑雪者
C1:穿白色伪装套服的滑雪者白色伪装套服是指全白色、带套帽、及腿长度的外套、相匹配的带有松紧绳的裤子加上两只手指分离出来的连指手套。这种薄棉服在寒冷天气中提供不了什么保护,虽然早期装备的外套拥有毛边。外套拥有带扣子的腰部开口可以让手伸进外套里面防寒服装的胸前口袋、裤子口袋和腰带上的弹药包。士兵们被鼓励去保持白色套服的清洁以保证它们的伪装效果。事实上,全套穿着的情况不是非常多,在穿越雪地覆盖的林地时,穿白色裤子搭配橄榄棕色外套或夹克的伪装效果更好。C2a和C2b:山地背包的后视图和前视图山地部队装备了多种标准装备,并得到了大量专业器材。与传统的步兵需求不同的是他们需要携带更多装备、服装和多日所需的足够给养;满载情况下,一名山地兵可能要携带90磅(约41公斤)的物品。带有金属框架的挪威式包替代了体量小得多的M1928式背包。它拥有巨大的主空间并通过扣带和扣别之下的拉绳闭合。此外,在其侧面和背部还有三个小的口袋。一条拉绳固定的白色棉布套也随背包一起装备(参见图C1)。C3a和C3b:包裹背架,后视图和前视图许多部队优先选择具有多种功能的胶合板和帆布制作的包裹背架。装备、多余服装和给养可以卷在雨披里绑在包裹背架上。每个包裹背架还配备了两个可拆卸的金属“架子”。一个隔板用来支撑它们,而像弹药、水壶和装干粮的容器也可以绑在它的前端。C4:团徽,第87山地步兵团第87团是第10山地师中仅有的一支拥有正式批准徽章的部队,但在1943年,这种徽章就被勒令停止生产了。拉丁文的“Vires Montesque Vincimus”意为“我们克服困难战胜群山”展示在上面。

D:鼬鼠货运车,1943年
T15型全履带货运车开发于1942年,制造出来的766辆中的大多数装备给了山地训练中心用于分类测试。T15定型后编号为M28,但除了在阿留申群岛,很少见到这种车辆出现于战斗行动中。1943年9月有限生产的每侧只有四只负重轮的这种型号车辆履带很容易脱落。经过重大改进的T24型(如图所示)每侧8个负重轮,拥有更有效的悬挂系统和更宽的履带;1943年开始采用的这种车辆在9月被定型为M29式并制造了4476辆。1944至1945年间具有两栖功能的变种型号M29C出现并总共生产了10647台,它带有前后呈船型的漂浮舱。第10轻型师得到了500辆T15/M28和T24/M29,它们之间的不同不止在驱动方式上。两者车组人员都为两人,但M29式还可以带两名乘客或1000磅(454公斤)的货物,而M28没有乘客座位并且有效负载仅为800磅(363公斤)。两种车辆都采用6缸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大约35英里/小时(56公里/小时),但M28采用后驱动,M29式为前驱动;M28的行程为115英里(185公里),M29式为175英里(282公里)。两种车辆都能配置帆布驾驶舱,但实际使用情况很少。第10轻型师测试了多种黑/白色和橄榄棕/白色迷彩涂装方案。可以加装运载部队和货物的平底雪橇拖车以及大型雪橇的这些车辆还可以拖拉一整队紧握拖曳绳的滑雪士兵(事实上,滑雪者之间的间隔要比图中的大很多)。1944年至1945年间的冬季,鼬鼠式货运车——大多数是M29型——在欧洲中部和意大利被步兵团的后勤排广泛使用,它们驶过轮式车辆甚至是骡子无法通行的崎岖泥泞地形为前线输送弹药、给养和后勤物资。

E1:山地帐篷和雪地鞋
半幅帐篷组成的两人雪地帐篷(图E1a)显然比标准的“小帐篷”宽敞,原因是山地兵们需要使用体量庞大的睡袋和其他额外的装备。它正反两面使用,两面分别为橄榄棕色和白色,同时还配有一张地板。两端的管装入口和通风口可防止飞雪的进入。两种式样的雪地鞋装备给了山地部队。“比瓦克”(bivouac)鞋也被称为“熊掌”式雪地鞋(图E1b),28英寸(约71厘米)长,13英寸(约33厘米)宽,在夜晚营地被雪困住时在帐篷周围使用,另外,“拖尾雪鞋”(图E1c)58英寸(1.47米)长10英寸(25厘米)宽。两种鞋都配有皮制绑带用以固定任何种类的鞋或所谓的“shoepac”防水冬靴。E2:吉斯卡岛,1943年8月第87山地步兵团的许多人在所谓的第9两栖训练部队中保留了他们的山地外套和裤子。其他人(如图)则使用了防水棉加克尔塞呢毛料内衬的极地防水野战夹克以及防水的带克尔塞呢棉内衬的裤子。第9两栖训练部队的徽章(上方放大图)佩戴于两臂之上肩头接缝以下2-3英寸(5-8厘米)的位置,这是加拿大人的习惯做法。毛料衬衫和裤子以及毛衣穿在这身服装的里面。滑雪山地帽与左侧人物的M1941式毛线“吉普帽”同时使用;高阶军人认为后者代表了懒散和非军事性,禁止军官们和征募军人(除非戴在M1式钢盔下面)使用它。半筒靴由沉重的上油皮革制造,相比其他款式更保暖更防水,而且宽松到可以在里面套额外的袜子,但它们对防护寒冷潮湿的吉斯卡岛造成的足部损伤力度有限。第87山地步兵团的步枪排通常由三支8人步枪班和一支装备两支勃朗宁自动步枪的8人自动步枪班所组成,但为了在吉斯卡岛登陆他们被重组为各装备两只勃朗宁自动步枪和一支狙击步枪的3个12人的班。重武器连的两个机枪排通常各拥有4挺M1919A4式轻机枪,但在吉斯卡岛,他们拥有的是4挺M1917A1式重机枪和2挺点50口径机枪。步枪手们使用M1式加兰德步枪连同一支M1903A4式斯普林菲尔德狙击步枪,下士班长(图右侧人物)使用一支带M1式榴弹发射器的M1903式步枪。1943年5月在阿图岛日本人针对美军进行的疯狂的“万岁冲锋”引发了人员和武器的升级。部队在背架上携带装备,它们仅限于弹药、一件雨披、毛毯、雨衣(湿冷天气用的人造树脂外套加裤子)、两件K型肉口粮和一条D型巧克力棒。他们不被允许携带除了备用袜子以外的岸上使用的睡袋或任何干燥服装。

F:负重的骡子
该师应该配有超过5000匹骡子,虽然在意大利养这么多骡子这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声称一头骡子只有两次能拥有吉普车一样的效能,但剩下十次则只会发脾气,当然25头骡子的载力顶的上一辆两吨货运卡车。一头骡子重1000到1200磅(454-544公斤),能够携带300磅(136公斤)的负重,但这些负重中的100磅(45公斤)是M1924菲利普式马鞍和其他马具负载——比如M1917式缰绳和M1912缰绳套绳——的自身重量。该师炮兵使用的1286磅(583公斤)重的M1A1式背驮榴弹炮能够拆分成由6头骡子驮负的负载,这其中不包括炮弹和附属装备。背驮马鞍的金属框架能够固定各种货架、箱子、捆扎物和负重包裹。图中它上面负载了用来装6发81毫米口径迫击炮的炮弹的两个三联管“苜蓿叶”式携行器以及装包括了各三把斧子和D型握把铲子在内的位于马鞍顶部的工具卷。缺少胸套(参见本图左侧骡子的细节)让这套载具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它的描绘是依据了原始的展示照片和一些其他山区负重骡子的实情来描绘的。一些不在少数的“驱骡人”都喜爱他们的这些稳重耐劳的动物。一个通常的说法是“一头骡子傻到能让你死”,你要花很大的耐心学会如何驾驭它们,同时面对永远不变的危险——那些相当致命的踢咬以及极端的暴怒,还有绳索摩擦、拖拉造成的伤害。这些人的正式称谓为包裹载运员(pack drivers,专业编号565)、包裹员(packers,专业编号712)或包裹员兼载运员(packers and drivers,专业编号745)。绳索被大量用于固定负载,这是保证安全所必需的,这能防止山路崎岖甚至是骡子滑倒时货物的滑落或丢失——“驱骡人”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恰当地保持平衡负载。骡子需要训练去接受不同种类的负载,并且被引导穿越困难的地形、习惯炮火环形以及学会游泳。人和骡子一起还要经历“骡子障碍训练场”的考验,“训练场”内包括壕沟、溪谷、激流、碎石、倒塌的树木和其他障碍物在内的多种障碍。

G:山地作战
G1:步枪手G2:狙击手G3:勃朗宁自动步枪手三个山地步兵团的步枪班都各装备了一支点30口径M1918A2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一支点30口径的M1903A4式狙击步枪和10支点30口径的M1式加兰德步枪,其中三支配有M7式榴弹发射器。离开意大利之前,该师装备了新的橄榄棕色M1943式野战制服(图G1和G3人物),它们搭配着带有用扣子固定的马海毛内衬的四口袋防水棉缎夹克以及带外置大口袋的宽松套裤。它们还可以穿在人字呢斜纹布杂役服或橄榄棕色毛料衬衫以及裤子的外面。相配的还有M1943式野战帽、顶部带扣别的M1943战斗靴(护腿被淘汰)以及湿冷天气用M1944式保温长筒靴(shoepac)。这些服装装备的目的是用一套多功能服装替代像伞兵和山地部队制服那样的专业化服装。这条命令到手时,山地部队的服装统一状况是相当糟糕的。1945年意大利早春的经历证明,二月第一周新制服的装备通常情况下可以提供全面的保护。一些部队一直保留着老的1941年版帕森斯式野战夹克,图G2人物就穿着这种配有师徽臂章的夹克。第10轻型师的臂章在1944年1月7日该师复建6个月之后被批准使用,而真正得到它们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它的颜色代表了美国国旗,形状是火药桶型,暗示它的爆炸力(一些部队称之为“泡菜桶”);交叉的刺刀代表罗马数字10(X)。许多人希望是交叉的滑雪板图案,但在陆军高层看来这是非传统的(作为抗议,一些士兵倒置佩戴这种臂章)。“Mountain”(山地)字样的标签章佩戴在臂章上方,这一做法在1944年11月22日得到批准,但直到1945年5月部队才得到它们。当1948年至1958年间,第10师再次作为一支步兵师得到重建时,他们并未佩戴“Mountain”字样标签章,而在1986年作为一支轻步兵师复建时这种标签章纯粹出于传统因素被再次批准使用。

H:急救站
164人的团医疗分队拥有一个41人的指挥部负责运作一处急救站。由一名少校外科医生指挥的这个急救站拥有一名医务官、两名牙医军官和两名兽医军官,他们的军衔都为上尉或中尉。作为外科、医务、牙医和兽医技术人员的征募军人中有两人作为急救员供职于团司令部连中,一名供职于勤务连。医疗分队的三支各41人的营属医疗分队各拥有一名医务官(上尉)、一名医务助理(中尉)、四名医务技师和两名外科技师、18名担架手和12名急救员(每个营的步枪排和武器排各一名)。医疗分队的四个子分队各配备10头骡子。大多数医务兵在他们的头盔上展示位于白色圆底之上的红十字标志,不过第10山地师的一些部队用更大些的白色方块底板作为代替(见图H1和H2人物);少数人佩戴红十字袖标。个人医疗装备(见图H2人物)包括一对担架运输带和两只通过特殊的轭式背带连接的背包,鼓账的背包内带有可拆卸内衬和不同种类的口袋和套别。装备的版本分为针对义务兵、士官和军官的三种版本,而其中对于医务人员、牙医以及兽医人员来说,具体包含的器具各不相同。医务兵的器具报括了剪刀、8只野战止血包、纱布制压布、粘合绷带、3只吊挂用的三角形绷带、止血带、碘酒棉签、烧伤油膏、敷眼药和带20条医用标签小册子(图H2人物所拿的)。几种式样的硬担架得到使用,但伞兵和山地部队得到的是可折叠担架,折叠后的长度只有展开时的三分之一。在山区需要4人抬一名担架伤员(图H3)。提供给伤员热咖啡或可可可以让伤员暖和从而减少休克的风险。带两个1夸脱装汽油罐的M1942式单灶火炉广泛装备用于炊事或是煮沸水为医疗器械消毒(这种有效工具的改良版本一直使用至今)。战斗经验让医务兵们知道了他们需要训练使用武器从而使自己更“安全”(见图H5)以应对急救站会发生的紧急情况。

【鱼鹰社】二战美国第10山地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