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六才子书

2021-05-29 23:07 作者:入梦徐行  | 我要投稿

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群书,以《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

第一才子书——《庄子》。《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1]。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第二才子书——《离骚》。《离骚》是《楚辞》的篇名,为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为《离骚赋》,或简称《骚》。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来指代《诗经》和《楚辞》。《离骚》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贪婪和残暴。同时,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第三才子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1],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2][3][4][5][6][7][8]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第四才子书——《杜诗》。《杜诗》主要是杜甫的律诗。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的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是近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律诗,代表了近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2][3]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歌颂了农民起义,塑造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生动形象。
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而终成眷属的故事。《西厢记》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天下夺魁”。


2.六才子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