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入华的边缘试探了这么久,任天堂还在顾虑什么?

2018-05-02 11:07 作者:BB姬Studio  | 我要投稿

4月26日,世界上著名的游戏公司任天堂召开了董事会议,对外公布了2018财年和上一季度的财报。

过去的一年里,凭借Switch全球大卖1779万台的成绩,任天堂终于摆脱了WiiU主机失败带来的困局。从2017年4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任天堂全年累计销售额达到了10556亿日元,同比增长210%,而营业利润更是比前年暴涨6倍……

总体来讲,上一财年是任天堂重获新生、重新起航的一年。而在国内,任天堂的知名度也随着Switch的热卖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年1月任天堂Labo的宣传片之后,甚至有很多对游戏了解不深的普通人都知道了任天堂的大名。

任天堂的创意“惊动”央视

然而当这些人被任天堂的创意所震撼,想要在网上寻找、购买任天堂的产品之时,却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进入国内市场,网上出售的产品全都是水货,热门产品的价格要比国外行货的原价高出不少,买回来还没有稳定的售后服务。

而游戏行业内的人和资深玩家们也时时在想,同为主机“御三家”的索尼和微软,2015年就将旗下的游戏主机打入了中国市场,现在都已经2018年了,任天堂究竟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才愿意进入中国?

在入华边缘疯狂试探

自2014年国内解除了游戏机禁令之后,几乎每次索尼、微软和任天堂召开对外发布会都有媒体问到中国市场的问题。而对任天堂来说,在它的两个同行进入中国、Switch引发全球关注之后,这个问题就被提的更加频繁了。

4月26日召开的董事会议上,就又有人问到了Switch和任天堂的其他业务进入中国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今年6月即将卸任的任天堂第五代社长君岛达己,他表示中国市场非常巨大,他相信这里肯定有很多玩家希望体验任天堂带来的游戏和乐趣,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他们现在没能进入中国,但一直非常关注和研究这个地区的原因。

“但如何达成这个景愿,他表示这不是单靠任天堂自己就能完成的,公司还得一步步慢慢来,现在他们正在和外部公司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虽然他们也想尽快实现,但就现阶段来说,暂时没法确定是否能在年内达成该目标。”

这是一段无懈可击的“官话”,有用的信息非常少,而且今年2月君岛达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发言。不过任天堂的口风虽然很紧,但是在过去几年的一系列动作当中,明显可以看到他们在对进入中国做出一些尝试和准备。

任天堂第五任社长 君岛达己

最近半年多时间疯狂增长的Switch第一、二方中文游戏数量相信就不用多谈了,这里让我们回忆一下2016年发生的那件大事。

2016年,任天堂的第二方经典游戏宝可梦系列推出了新作《精灵宝可梦:日/月》,而且破天荒地加入了官方简体中文,这是自宝可梦诞生以来的第一次。

回顾《精灵宝可梦》的汉化之路,除了14年国内的宝可梦粉丝在网上发起了中文请愿行动之外,更早在08年左右,任天堂的中国代理神游公司也曾经想要与《精灵宝可梦》的开发商Game Freak公司合作,推出官方汉化版的游戏。

但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游戏市场盗版横行,担心推出中文会立刻遭到破解的Game Freak拒绝了合作。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对中国市场态度谨慎保守的游戏公司,能够愿意推出中文,想必除了粉丝们的热情之外,任天堂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很多事中都可以看出,任天堂一直在中国市场的边缘疯狂试探,然而每当大家认为“它要进来了!”的时候,任天堂迈出的那只脚就又缩了回去,让人大失所望。

改变任天堂的三年赤字

每当人们谈起任天堂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时,总会提到“盗版”、“政策”这些关键词。

诚然,如果没有“盗版”,那任天堂的中国代理神游公司就不必担心游戏卖不出去;如果不是因为“政策”,2008年的神游Wii主机也不会因为审批部门变动、官僚之间扯皮而夭折。

这场神游Wii预定活动,最终没有任何结果

而就在当年市场环境那么差的情况下,任天堂依然愿意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不惜抹去“Nintendo”的品牌LOGO,挂上“iQue”的牌子。那为什么在中国游戏市场盗版减少、游戏机禁令解除,市场环境远超10年前的现在,任天堂反而更加谨慎了呢?

除了市场因素之外,可能更多还是来自任天堂本身。

上面的这张图是任天堂1999年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财报统计。其中2011年到2013年这三年,因为新掌机3DS开局不利,新主机WiiU更是销量暴死,任天堂出现了巨大的营业赤字。

2014年国内解除游戏机禁令,索尼跟微软都已经在筹备入华事宜的时候,任天堂才刚刚解决3DS游戏阵容乏力的问题,并开始着手处理WiiU留下的烂摊子。

结果到了2015年局势开始趋于稳定,7月份任天堂第四任社长岩田聪却突然因病逝世,第五任社长君岛达己作为救火队长火线上任,维稳还来不及,就更不要说拓展新的市场了。

在经历了2011年到2013年的萎靡,2015年高层震荡之后,任天堂的入华脚步(如果有的话)已经被拖了两年之久。

到了2016年后,任天堂有精力去看中国市场了,结果PS4和Xbox在国内惨淡的销量,让这家曾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期待的主机厂商,开始愈发小心谨慎。

那三年财报上鲜红的赤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任天堂:对索尼和微软来说游戏业务只是它们的一部分,而对它则是全部。

“年轻”的新社长能否为入华带来转机?

这次任天堂的董事会议,除了公布财报之外,还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年近7旬的第五任社长君岛达己将在今年6月卸任,第六任社长将由现在的任天堂全球营销部门主管古川俊太郎接任。

左:古川俊太郎;右:君岛达己

这是一个之前国内游戏界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的名字,甚至有不少网友看到他的照片时忍不住调侃:任天堂要是没有合适的社长人选,干脆就找个中分头、微胖、戴眼镜的来当吧。

“中分头、微胖、戴眼镜”的岩田聪

当然这只是调侃,任天堂作为一家资本丰厚的上市公司,选择社长时必然经过了深思熟虑,而古川能够接任社长一职,肯定有能力过人之处。

因为古川是任天堂管理层中少有的“年轻”70后,并且过去没有被众人所悉知的突出成绩,更没有任何师承关系,因此不少媒体将古川上位理解为任天堂的“年轻化”战略。

但在网上所能查到的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其本人助力于同社的游戏机与游戏软件的销售,对于任天堂业绩影响很大。古川氏精通新商品的投入时机和决策效果,早年间古川氏曾长期任职于社内财务部门,后经引荐转入社内规划营销部门,并在2013年之后,长期拟定社内相关产品的销售与配置计划,使得任天堂系列产品不断取得较为瞩目的成功。

注意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2014年任天堂刚刚摆脱连续三年的营业赤字,如果说当初古川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其成就与资历就能够与社长一职相匹配了。

另外在古川的履历中我们没有找到游戏开发的经历,但是他具备极强的商业嗅觉和营销才能,还曾在欧洲任天堂总部驻扎10年之久,海外市场扩展经验丰富。

也就是说古川俊太郎虽然造型上跟岩田聪很像,但内里却是君岛达己那样的“商人”,而且这名“商人”跟负责救火维稳的君岛达己不同,他在任时任天堂已经恢复了元气,是要求变以谋更大发展的时候了。

结语

过去的一年里任天堂Switch已经打入了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果想要寻求更大的突破,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且主机市场刚刚起步的中国,明显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而且目前中国的游戏公司正在面临人口红利耗尽带来的市场“寒冬”,就连腾讯都无法避免,如果任天堂表现出入华意愿,那么面对主机市场硬件与软件的双重蓝海,这些有能力的国内游戏巨头必然会非常感兴趣。

当然,也不能排除任天堂会求稳,像索尼和微软一样寻找拥有国内官方背景合作伙伴的可能,毕竟在中国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因素,合作伙伴有官方背景的话能够减少很多阻碍。

(via.游戏行业内参)


在入华的边缘试探了这么久,任天堂还在顾虑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