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2初试/录取分析+考情解读

2022-05-19 10:28 作者:南工大桃子学姐  | 我要投稿

一、化工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渊源于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化工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国家最早一批建立的化学工程学科点。创始人时钧院士是我国化工学科倡导者之一,培养了以18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大批杰出科学、工程与管理人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A档,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支撑我校化学ESI排名全球前1‰。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化工原理和化工热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分离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团队入选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科技领军人才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5%,具有海外背景的比例达到71%,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0%;逐步形成了以院士、杰青、“973”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中、青年博士生导师为骨干,海外归国年轻博士为主体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院坚持化工学科与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交叉,首倡并发展了材料化学工程学科方向,为我国化工学科的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构建高水平多维度创新平台,实现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共性技术研究,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在内的38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以及一大批企业重要课题,累计科研经费到款4.5亿元;石墨烯膜、燃料电池材料、分子筛碳捕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分别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在AIChE J.、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三大化学工程主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成果被Chem& Eng News等报道;发明专利授权300余件,PCT专利申请10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项;培育了膜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的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南通王子浆纸一体化废水零排放项目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

       学院形成了基于“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对接的特色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培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名全国百篇优博,2篇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培养的学生中有10余人在华盛顿大学等知名学府担任教授职务,20余人在中石化等大型企业担任高级职务,为国际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院积极构建创新性的开放合作体系,着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与南京、苏州、常熟、张家港等地方政府及科技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技术研究院或产业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中石化、中丹、京博、恒逸等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广泛与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院士在内的美国、德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等知名专家学者合作,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教授学生互访;学院教师担任大会主席,策划和组织了多个大型国际会议,如膜与膜过程领域ICOM 2014、可持续化工产品工程与过程工程领域SCPPE 2016;多名教师参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规划,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咨询支持。

       学院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发挥党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党委、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以及首批江苏省一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和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硕专业目录:

专硕专业目录:



二.化工学院考试科目与录取情况

01.专业目录

化工学院主要有3个专业:

化学(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材料与化工(专)。

学姐解读

   ① 化学学硕考的是637有机化学+802物理化学,属于两门专业课,所以建议可以早点开始复习

②对于化工学硕和专硕来说,不管学还是专,专业课考的都是810化工原理,只有英语不同,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

02.各专业历年复试线



03.2022年 招生情况



说明:以下皆为第一批复试录取信息,不含调剂信息。

学姐解读:

1、22年南工大跟前几年一样,分数线依旧是国家线,不过由于今年的初试题专业课增加了难度,有一些同学没有发挥好,各个专业都没有招满,今年的复录比都为1,也就是进复试的同学都录取了!

2、 从人数上看,南工大化工作为最强专业,招生人数一直都是最多的,学硕+专硕超过了400人,再加上南工以往题目比较简单,会出现原题的情况,这势必是一个越来越卷的趋势,22备考的同学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希望可以把基础打好,从根本理解知识点,而不是想着几个月快速复习,背真题就好了!这种想法无论是报考哪个专业都是不可取的

3.从今年录取上来看,作为学校来说,化工专业没有招满也是不太好的情况,所以学姐预计明年的分数线应该还是国家线,另外就是,专业课一定难度会减小,趋于21年(简单,原题多)和22年(原题少)之间,备考同学也要打起精神,目标朝着300+ 奔进


0.4各专业初试成绩分布

0.5各专业复试成绩分布

070300化学(学)

学姐解读:

上图为化学专业录取名单数据分析,拟招生43人,而录取人数4人,没有招满,所以进入复试的同学都录取了,复录比为1,录取人数中最高分420分,最低分292分,平均分338分.

由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初试分数主要集中在310~330分这一区间,以上初试排名与复试排名相同,所以说初试分数高很重要哦~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学)



学姐解读:

上图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硕)专业录取名单数据分析,拟招收99人,包括4个推免同学,最终录取99人。录取人数中最高分389分,最低分273分,平均分301.44。

由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初试分数主要集中在270~330分之间,也是没有招满的状态,复录比为1。

今年810专业课的难度应该会有所降低,大家复习专业课不要掉以轻心,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

085600材料与化工(专硕)

说明:以上2022年数据仅为第一批复试录取信息,不含补录与调剂信息。

学姐解读:

上图为材料与化工录取名单数据分析,拟招收196人,一志愿进入复试196人,实际录取196人,复录比为1。

录取人数中最高分为401,最低分273,由数据可以看到,分数大部分集中在270~330分这个区间,初试成绩排名与复试相差不大,所以说备考南工大,初试成绩非常重要!


三、关于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大纲

3.1:参考书

810化工原理专业课的复习共包括两门课程的内容:【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

参考书目介绍

《化工原理》(第四版),管国锋,赵汝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居沈贵,夏毅,武文良。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23南工大考研小分队:595416003(*)


3.2:810《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若干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单元过程的典型设备与内部结构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熟悉运用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实际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调节,能够分析化工生产的各单元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过程及设备的途径。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单元操作的常规计算方法,常见过程的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化工原理》(第四版),管国锋,赵汝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居沈贵,夏毅,武文良。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四、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绪论

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单元操作的任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的规律,过程速率的重要概念的内涵。

熟悉:典型的单元操作过程,单位制及单位换算。

第二部分 流体流动

掌握:流体的特性,连续介质模型;流体静力学原理和应用,U型压差计;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及牛顿粘性定律;流体流动的阻力分析及运用海根-泊稷叶公式、范宁公式、布拉修斯公式等计算;

熟悉:简单管路与复杂管路,简单管路计算的方程组,管路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流速和流量的测量原理及基本计算。

第三部分 流体输送机械

掌握: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

熟悉:离心泵的串并联操作及工作点的改变;汽蚀现象;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及确定原则;正确选用离心泵的型号;其他类型泵的特性。

第四部分 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

掌握:球形颗粒和均匀床层的特性;一维固定床层的流动压降的计算。液体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

熟悉:过滤过程及设备的计算和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重力沉降运动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设备的计算。固体颗粒床层的分类,流态化操作特点,固体流态化的流体力学特性曲线

第五部分 传热及换热器

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傅立叶定律,平壁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及计算,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用法和条件;运用传热速率方程并对热负荷、平均温度差、总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熟悉: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及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及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第六部分 气体吸收

掌握:吸收的概念、类型和目的;解吸的概念;溶剂选择的原则;亨利定律三种表达形式及相关的计算;吸收与解吸的过程方向判断及过程推动力的计算。菲克定律的适用范围;等摩尔相向分子扩散和分子单向扩散时,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摩尔相向分子扩散和分子单向扩散传质速率积分式;气、液相分子扩散系数。吸收过程;双膜理论;汽、液相总传质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推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熟悉:汽、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及总传质单元数常用的计算方法;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第七部分 液体蒸馏

掌握:蒸馏原理,相对挥发度的定义;闪蒸的原理;安托因方程计算平衡的汽液相组成;掌握 “t~x~y”图线、泡点线和露点线;总压对泡点线和露点线的影响;正、负偏差溶液的形成和特点。简单蒸馏的计算;精馏原理及回流的定义;全塔物料衡算;恒摩尔流假设;五种进料状态;平衡线、q线、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理论板的定义及全塔效率的概念。全回流、最小回流比和最佳加料板位置的概念;进料状态对理论塔板数的影响;设计型计算中图解法、逐板计算法求解理论塔板数的方法;吉利兰快速估值法和芬斯克方程求最少理论塔板数。

熟悉:在操作型计算中,掌握进料浓度、回流比等参量的变化对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影响。直接蒸汽加热、分凝器、冷液回流、侧线出料和回收塔各自的特点。特殊精馏的特点。

第八部分 气液传质设备

掌握: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构件;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常见的不正常操作情况和评价设备的基本性能;常规塔设备的一般计算方法。

熟悉: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力降;影响泛点气速的主要因素。填料塔压降通用关联图及其应用;板式塔的操作参数与塔板结构尺寸的关系。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第九部分 液液萃取

掌握:液液萃取原理;工业萃取过程;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液液相平衡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单级萃取数学描述;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熟悉:多级接触萃取过程的原理;萃取设备类型和特点。

第十部分 固体干燥

掌握:湿分的定义、去湿的方法及干燥的分类;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和干燥推动力。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及相关计算公式;湿空气的“I—H”图及其中的五种线;确定湿空气状态的三种条件及由状态点确定空气有关参量。物料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及干燥机理;等焓和非等焓干燥过程确定干燥器出口状态空气;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的定义。

熟悉: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概念;干燥速率的定义及干燥速率曲线;临界水含量的概念;影响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因素。恒速和降速段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及它们的特点。

第十一部分 化工原理实验

考试内容:

实验一.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

实验二. 离心泵性能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实验三.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实验四. 固体流态化实验

实验五.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六. 吸收实验

实验七. 精馏实验

实验八.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考试要求: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熟悉:实验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计算;

更多关于南工大化工复习的问题,欢迎评论区积极留言提问哟~


23南工大考研小分队:595416003(*)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2初试/录取分析+考情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