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辟谣三:扎克施耐德的DCEU电影都是扑街赔钱货

2023-03-24 10:05 作者:尼德兰圣怀特骑士团  | 我要投稿

感谢知乎用户 巴扎黑骑士 的来源及支持,本文章非商用非营利性质,仅用于传播观点。

“扎克施耐德的dceu电影票房不行,都是扑街的大烂片”“就是因为扎克施耐德电影亏钱所以华纳才把他踢了的”

扎克的电影商业成绩真的有那么糟糕吗?我的观点是并非如此。

本文主要讨论《超人:钢铁之躯》(后文简称mos)以及《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后文简称bvs)两部电影,《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由于性质特殊加之数据不足,故仅简单提一下即可。为了避免主观情绪,故本文不讨论电影内容以及逻辑发展的合理性。

一.《超人:钢铁之躯》

成本:2.25亿(美元,后文除专门提及货币种类时,均默认为美元)

票房:6.68亿

按照平时相对常见的粗略算法,一部电影票房达到制作成本的三倍左右,是回本线,但不精确,仅供参考。当然某些票房还没成本高的玩意儿显然是亏钱的那就不说了。(例如《神奇女侠1984》和《新自杀小队》)

确实不是票房大爆的片子,但是一定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扑街烂片。

同为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MOS的首周开画仅仅比五年前的《钢铁侠1》略胜一筹。甚至比《钢铁侠2》还低。超人是什么人气?第一位超级英雄,人气常年前三甲;钢铁侠2008年是什么人气?当时漫威濒临破产都卖不出去的三流英雄。

但很重要且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一点是,漫画角色影视化,其影视ip号召力是不能直接用漫画ip价值来粗暴衡量的,讲完一个有始有终的好故事同样重要,某些家伙觉得因为他是某某ip的作品所以没理由的必须票房大爆不然就是比亏本还难受,我只能说真有这么管用就别拍漫改电影了,干脆躺着收角色税得了。

在钢铁之躯上映的时候,本身已经经历过超人4和超人归来这两次院线票房和口碑的大暴死,因此超人这个角色的影视IP潜力和热度已经在钢铁之躯上映前夕跌到了谷底。一个电影本身的IP热度和潜力价值到底如何,可以通过其首周末开画票房成绩来看出。那么由此可见,钢铁之躯在电影制作和宣发成本全面大于2008年的钢铁侠1和2010年钢铁侠2,并且在2013年拥有由复仇者联盟电影大爆而掀起的超级英雄观影热潮这种相当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自身的开画成绩却远不如《钢铁侠2》,甚至只能险胜2008年白手起家的《钢铁侠1》 大概差不多500万左右的开画票房,就这个可以说是相当丢人的开画成绩,本身就已经足够证明,超人这个角色在当时影视界的IP热度和潜力价值不仅远远不到一流,甚至可能连二三流超英角色的影视IP价值都打不过。

一部失败的电影,会影响这个ip后续的开发和商业潜力,例如2011版《绿灯侠》票房口碑大暴死,华纳就开始在动画和漫画雪藏绿灯侠,在dceu里哪怕组建正义联盟了,也迟迟不让其登场参与主线,甚至不让扎导用斯图尔特当彩蛋,早几年华纳宣布要开发绿灯军团系列作品,也是迟迟没有下文,导演编剧制片主演等,一概不知,大概也就相当于只有一个新建文件夹的进度。

结论:MOS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票房大爆的片子,但更不是扎黑说的扑街烂片。这是超人电影三十多年来重新扭亏为盈的作品,不可否认其在当时盘活了超人这个影视ip,让华纳愿意继续就这个角色继续开发续作。扎导强不强我不知道,我说了也不算,但在如此环境下交出如此答卷,属实是压力和难度都不小。

二.《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

成本:2.5亿

票房:8.7亿

毫无疑问是赚钱的,这里不解释。这部电影的主要问题是,在取得北美1.7亿开画这一成绩后不久很快便发生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大跳水。

真正导致BVS这部电影在院线上口碑票房大跳水的原因并非扎克施耐德导演本人能力不足,而是华纳官方对这部电影的干预剪辑所导致的。当时的老总凯文辻原为了能够在影院多排片,以承诺会出导演剪辑版为交换条件删去了大量内容,最后在电影院线放映的院线版比原先的导剪版要少了整整半个小时。并且删掉的是重要的线索发展与细节,总而言之就凸显一个让两巨头无脑开打就行了。

就如编剧克里斯特里奥所言,“当我完成这部电影的剧本时,我为它感到骄傲,但结果是,当你把为角色高潮提供动力的30分钟去掉时,这部电影就行不通了。”删减了30分钟这一举动对BVS电影本身的剧情叙事是致命的。它让整体BVS的剧情发展变得支离破碎,原本可以讲述清晰的卢瑟阴谋线也因此变得不清不楚,观众们看了半天对整个剧情的来龙去脉都一头雾水,自然也就不会对电影本身买账了。

那么完整版的BVS(三小时)表现又如何呢?

在家庭娱乐这一板块的收入上(卖碟+线上点播),BVS作为一部院线口碑失败,票房未达到预期的电影,其导剪版的表现却远远超过了口碑更佳的《神奇女侠》与《海王》。(《海王》现在甚至还是dc票房最高电影)由此可见,未删减30分钟时长的加长版BVS本身质量并不会差到哪里去,不然又谈何让原本在院线票房方面被海王远超的BVS竟然能够在家庭娱乐收入这块成功反超海王呢?

聊这一部电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首先其商业成绩与糟糕口碑是来自于删减过多的院线版,几个影评平台的打分基本也都是打给院线版的,豆瓣上,导剪版仅仅在同一电影下的时长处用3小时(导剪版)来倔强地宣誓着自己最后的存在,没有属于自己的评分与影评。在一个陌生人开口评价这部电影时,你甚至不知道他想评价的是哪个版本,作为票房占比大头的路人,大部分也没兴趣听说一部以前看过的“烂片”出了加长版之后再去看一遍然后把自己的评价改高。(哪怕听说可能还行?)导剪版BVS可能永远没有证明其商业表现的机会了。

三.《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这是一部没有上院线的电影,故不存在票房收益这一项,在此不细说。

与此同时华纳官方并未公布这部片子在流媒体上的实际数据,且民间数据多少存在统计口径上的误差(数据来源不全或具有针对性和局限性,统计时间点不合理等),因此其到底有什么商业成绩,目前还是一笔烂账,但以华纳在这部电影释出前的种种骚操作来说,我们可能永远不得而知了。

前段时间本阿弗莱克接受杂志采访时被问道:“扎版正联IMDB评分这么高难道不是因为粉丝刷分吗?”大本回答是,我不管,反正这是我评分最高的电影。

我只想发表点个人看法,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既然你要说粉丝刷高分,那为什么就能保证一定不存在黑子打低分呢,这样下来高低分不还是对冲了吗?还是你要说扎黑都清高,虽然讨厌扎导但是实事求是扎正联没有差到0分呢?依我看他们对扎克造谣的性质恶劣程度,也看不出来他们多清高吧。你又凭什么说扎粉里没有这种“清高”的人呢?(虽然喜欢扎导但是实事求是扎正联没有好到满分的人)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不能只看一面。

更何况,现在IMDB上给扎正联打分的人已经超过40万了,评分却仍然保持在8.0。


辟谣三:扎克施耐德的DCEU电影都是扑街赔钱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