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低成本跟进科技发展?(含iPhone13mini体验)
如何用低成本跟进科技发展?
1.XGP:用低于100元的价格体验近代游戏
2.NVMe SSD:用低于1000元的价格体验近代读写速度
3.有线-蓝牙转换器:将闲置的有线机械键盘重新发挥作用
4.Macbook Air (2020):近代芯片M1,相对低廉的价格,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5.iPhone 13 mini:近代芯片A15,相对低廉的价格,配合Macbook使用
关于iPhone 13mini,看了一堆测评,学生党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放在手机上处理,又爱玩游戏,自然对这款机器评价不高,但是作为一个日常通勤的上班族,上班有Macbook,下班有iPad,工位有充电器,拍照有定焦相机,确实手机的轻巧,网络性能,流畅度很重要,至于摄像头数量、屏幕大小、续航之类的,就相对不重要了。
讲一下从X换到13mini带来的感受
1.5G:买前看了电信提供的5G地图,已经涵盖了家和单位,但实际上,电信卡的5G信号弱到在部分场景下甚至接打不了电话。(纯4G模式可/纯5G模式不可/自动5G不可)
5G对各类APP的下载速度提升显著,偶尔可以比单位的10MB快,达到40MB。
2.电池续航:13mini相比12mini提升最大的痛点,可以减少电量焦虑,实际上依然仅限办公室人士使用,一旦涉及到户外场景,带充电宝是必然的。平时工位上也加了磁吸充电线,坐下来就贴上充电。
3.容量焦虑:原来的64G面对不断膨胀而不能删除的工作内容,确实捉襟见肘,并且因为闪存的擦写原理,保留一些充足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因为现在是128G就随意大量拍摄4K素材的话,很快就用完了。
4.运行速度:目前最快,手头X载入速度已经满了,而且APP切换因为内存小,经常杀后台,这点确实有所改善,但令人怀疑是否是苹果的固件陷阱。
5.文字识别:可以直接搜索相册文字,对于看书拍照的我来说特别好用,相当于相册直接集成了自带检索的笔记功能。
6.拍照夜景:得益于神经网络的提升,在暗光和高光过曝场景,提升巨大,但是塑料感也很强,只适合日常拍摄记录,如果搞创作,要么用相机,要么启用LR的RAW拍摄模式。
7.手感轻巧:-34g和小巧的机身是好的,但有棱角的设计确实不如圆润的设计好,这纯粹是为了改设计和降低成本所作出的妥协,右侧和下侧边框确实能插入A4纸,公差较大。
8.3Dtouch的取消对于键盘编辑文字来说,是不太顺手的,之前按压就可以进入自由光标的畅快感是好的。现在却要长按空格键,少了点畅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