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人了, “抗氧化剂”与癌症究竟啥关系

太惊人了, “抗氧化剂”与癌症究竟啥关系
悬空七少-郭舒臣
众所周知,近几年“抗氧化”的概念被炒得很火,抗氧化终减少自由基的产生,由于人体与外界的持续接触,包括呼吸(氧化反应)、外界污染、放射线照射,压力等因素不断的在人体体内产生自由基。科学研究表明,癌症、衰老或其它疾病大都与过量自由基的产生有关联,所以清除自由基成为突破疾病的关键。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抗氧化会造成癌症转移。那么七少来带你看看咋回事?

抗氧化剂预防癌症缺乏临床依据
大家都知道癌症是由于细胞中DNA损伤和细胞的基因突变,细胞疯狂的生长,使得细胞没有了正常死亡的能力;而自由基的作用就是会损伤DNA、蛋白质、脂肪等分子,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细胞癌变。抗氧化剂的作用就是终止自由基的攻击,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在体外研究中,这一机制非常明确。
那么补充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就能够 “预防癌症”了吗?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人体毕竟不是体外实验,医学上也不能只通过体外实验来制定治疗方案,还的通过临床试验来证实确实有效。抗氧化剂预防治疗癌症的研究很多,尤其是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不过要得出结论,细胞和动物实验都不够,还需要临床试验。

曾经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9项抗氧化剂与主要癌症关系的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抗氧化剂补充剂对于主要癌症的预防有帮助”(did not provide evidence that dietary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are beneficial in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此外,对该领域的一些系统文献综述也得到了与此类似的结论。
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能会造成癌症转移或恶化
来自瑞典的科学研究表明证实,两种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使得小鼠体内的肺癌生长。该研究小组还阐明了这一效应的原因。
2012年,Cochrane协作组织对78个早期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服用抗氧化剂的人(包括健康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相比于那些不服用抗氧化剂的人更有可能过早死亡。
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肿瘤中的ROS水平低于正常组织。抗氧化剂会进一步地降低了ROS水平,保护肿瘤细胞避免了DNA损伤以及限制细胞分裂来阻止癌症。通过降低p53的活性,抗氧化剂使得癌细胞能够以比平常更快的速度生长和分裂。在本研究中主要侧重研究的是小鼠,科学家们发现一些相同的机制也在人类细胞中起作用。他们还利用了携带导致人类肺癌的相同遗传缺陷的小鼠,在显微镜下小鼠的肿瘤看起来跟人类的完全相同。他们现正在黑色素瘤、白血病和胃肠道肿瘤中完成相似的试验,看看相同的机制是否适用于其他的癌症类型。

媒体报道的最新研究,发表在6月27日《细胞》杂志上。这一期杂志同时发表了美国和瑞典的两项独立研究,两个研究组分别探索了抗氧化剂对肺癌细胞的影响。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的死亡人数高达160万,大多数患者死于扩散转移。这两项研究发现,抗氧化剂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同时,也保护了一些与肺癌扩散有关的基因和蛋白如BACH1的蛋白质,该蛋白能控制癌细胞扩散转移的启动。当这种蛋白的含量增高时,就会从血液中积累大量葡萄糖,并且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供给肿瘤组织快速生长。而抗氧化剂在保护DNA和正常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的同时,也保护了BACH1等与癌细胞扩散有关的分子。当这些分子大量累积,也就促进了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此前的研究只是观察到了现象,提示人们要谨慎对待抗氧化剂。而这两项研究,则是从机理上阐明了服用抗氧化剂如何促进癌细胞的扩散转移。在这些生物机理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开发出控制和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三、正确对待抗氧化剂产品,不要盲目跟风
从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对于那些市面上风靡的抗氧化产品,至无论是癌症病人还是健康人应该谨慎对待——因为功效“不明确”、可能有很多潜在的危害。书生建议,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富含抗氧化剂的那些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茶、咖啡等等,依然是健康的选择。它们“富含”抗氧化剂,但含量比补充剂要低得多,而且种类繁多,还可能与食物成分形成“协同作用”。
除此之外,早在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学专家们,合作编写了名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书籍,书中讲到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的概念:DRIs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其中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当服用外源的营养素补充剂,如各类维生素C片、番茄红素胶囊等具有抗氧化功效的保健食品时,所补充量应不能超过DRIs的推荐标准,由此才能确保不会摄取过量,引发免疫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