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說“鹿”(二):一個常識——鹿為什麼不可以是馬

2023-08-29 21:43 作者:洛陽鏟  | 我要投稿

在純粹的語言邏輯層面,所謂的“鹿”當然可以被冠以“馬”的名字。畢竟語言文字只是一個人類用來定義世界萬物的工具而已。如果你是一個行為藝術家,你純粹不喜歡“鹿”這個字,認為它配不上那種高貴的動物,一定要把它命名為“馬”,我想任何人都有這種自娛自樂的權利。

但是在今天,指出這一本該是常識的道理似乎依然有其必要性:“指鹿為馬”之所以引起眾怒的原因,在於它背後是趙高在玩弄權術,黨同伐異。他牽來一頭鹿,指著它說是馬,還逼著群臣表態。說它是馬的就和自己一邊,說它是鹿的便是要排斥的異己。一時風光無兩,權力登峰造極。於是沒幾年,本掌握天下權柄的秦,便失去了它的“鹿”,而陳、吳、劉、項起於草莽,帝國轟然崩塌。

金庸小說《鹿鼎記》的“鼎”,是“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的“鼎”;而“鹿”,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鹿”。

楚莊王去中原討伐“陸渾之戎”,經過雒邑,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問他夏禹所鑄造的九鼎有多重,王孫滿以“在德不在鼎”,也就是“鼎的重要性不在於它的重量,而在它所容納的德行”回答了他。然而,臣伏戎羌本是周天子、諸姬等有名分的公、侯的本分,而那時陸渾之戎已深入中原地區建立根據地,諸姬無力征伐,還需要藉助遠在南方的,被視為蠻夷的“楚子”的軍隊來征伐,使楚莊王有了問鼎的機會。在這樣的時代,周天子的“德”又剩下了多少呢?

鹿,即是“祿”。即“福祿”,引申為天命所歸,與“鼎之輕重”異曲同工。趙高可以用殺伐手段堵住一班朝臣的嘴,指鹿為馬;卻絕對堵不住天下熙攘眾人的眼,堵不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匹夫之怒。當他把“鹿”當成權柄來隨意玩弄的時候,他大秦也就要失去“祿位”了。最後天下英雄逐鹿中原,鹿還得是鹿,馬還得是馬。

任何一個人,也都可以隨自己心情,把“2+3的結果”定義為“6”;退一萬步講,純粹在知識層面,就算說出“2+3=6”也不代表這個人的學識或人品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是一個掌握權力的人,把也許是出於善意,提醒他“2+3=5”的人,就給扣上“受了一點西方數學訓練就看不起你自己同胞”“自恃聰明”的帽子,恐怕就和當年的中車府令大人所作所為沒什麼區別了。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姑且待之。


說“鹿”(二):一個常識——鹿為什麼不可以是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