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是有定数的,取决于......

2023-07-25 19:00 作者:曾仕强学堂  | 我要投稿

中国有句俗话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好像一个人这辈子能赚多少钱,都是注定的,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对于钱财一事,每个人都无比看重,如果真的有定数,这个定数不在天,而在人。


今天我们就聊聊,取决于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的真正定数......


一、行动力  决定了你能不能赚到钱


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发财的机会,就是因为安于现状,不去改变。


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可能原因很多,囿于家庭的安稳,困于手头上的捉襟见肘,畏于潜在的风险,止步于不能承受的后果。


所以,客观上的诸多困境让大多数人都不敢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这些客观原因可以成为你安于现状的理由,但绝对不能成为贫穷的借口。


多少白手起家的创富奇迹就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穷则思变,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就只是不愿意去改变,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算了,太麻烦了,太难了......”生活的惯性和意识上的懒惰最终让我们定格在了某一种人生。


当然,也有很多人想要做出改变,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


老话说得好:“一夜思量千百计,明朝依旧卖豆腐。”纵使有千条路,也都在脚下,要一步一步去走才行。


那些靠自己打拼赚得一生富贵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行动力极好的人。


他们把想法付诸实践,用行动代替空想和憧憬。不断地去靠近、实现心中的目标。


所谓“梦想成真”,最关键的不是你会不会做梦,敢不敢做梦,而是你有没有“成真”的勇气和行动力。



但是很多人,依然在不断地抱怨现实,自怨自艾。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你改变不了自己,就永远改变不了现实。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一点一滴的改变开始做起,坚持到最后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不管是读书、早睡早起、坚持运动;或者开始实践某个想法、某个计划......


你的人生就一定能在某方面亮起光来,而赚钱这等小事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认知水平 决定了你能赚到多少钱


有句话叫“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当一堆人为了一块金子争的头破血流时,有人转身拿起一块钻石走了。


抢金子的那帮人,不是没有能力去抢钻石。而是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还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可以说,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当韭菜被人割呢?


其实就是在认知上的缺乏,造成了你看到的都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你喜欢看到的。


什么是机会?为什么有人一抓就能抓住,有的人明明近在眼前都不认得?


这就是认知,你比别人有更超前的眼光、有对事物更加透彻深刻的理解,有对市场更为敏锐机智的反应,所以,才能一下子就能抓住机会。


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准备了什么呢?可能你只是准备了守株待兔的心态!


认知不是天生就有的,天生就有认知的那叫先知!我们生活中没有先知,只有常常胡说八道的所谓专家。


认知是靠不断地学习、经历、实践,才能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加深、增长、扩大。


这就像,一棵小草的认知只是它生命几立方的范围,一棵大树的认知则可能是方圆几公里。


而我们人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你把自己的认知只是局限在某一个层面水平,那么就只能在那个层面看待这个世界。


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互联网电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那时候,甚至许多人认为从网上买东西简直是吃亏上当,天方夜谭。


然而,早期那些入驻的店铺哪一个不赚得盆满钵满,再看现在,网上购物早已经成了生活常态。


所以说,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能赚多少钱,财富往往流向与之最相匹配的人,就是那些高认知的人。


三、金钱观 决定了你能不能守住钱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财能发身,也能败身。财迷心窍,贪图不义之财,最终会落得身败名裂,害人害己的下场。


所以,在追求财富的同时,首先要谨守一个正确的金钱观。


古人言“德本财末”,没有道德做支撑,财富不会兴旺,更不会长久。


而现在的乱象是,仿佛缺德才能更容易敛财,守德反而不容易发财。


从“无尖不商”到“无奸不商”的转变,一字之差就是整个社会风气的损害,这是很值得反思的事情。


我们经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现代人眼里都以为是发财的方法门道,其实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


“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是以德聚财;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是贪财害身。”


这就是取之有道。


正所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取财、用财之道就是“以财发身”。取财讲究“义取无多”,用财讲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财富取用上无德,或是爱财如命,见利忘义;或是财大气粗,高人一等;或是贪财好色,唯利是图;或是图财害命,丧失人性。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德本财末金钱观的体现。


所以,人一辈子赚多少钱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问心无愧,那就没必要抬不起头。


你这辈子能赚多少钱是有定数的,取决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