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年六安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面试真题预测:不见面治理
数字技术在政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公共管理效率,便捷了群众。然而,在此背景下也衍生出一些脱离群众的新苗头:有的基层干部不善、不愿、不屑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安排工作习惯微信吼吼、处理事情经常电话问问、了解情况依赖表上看看。这种不良风气被一些干部自嘲为“不见面治理”。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数据平台和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但如果过度依赖“线上办公”,以发通知、转文件等“键对键”沟通替代当面交流、现场解答等“面对面”联系,以“数据跑腿”取代“干部跑路”,不仅与运用信息化办公技术的初衷相违背,还可能导致治理温度缺乏,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得干群距离越来越远、干群关系越来越淡,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
我认为,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与密切联系群众之间,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之所以出现“不见面治理”,问题不在数字政务运用本身,不作为、懒作为才是问题要害。从微信吼吼,到电话问问,从表格看看到网络搜搜,“不见面治理”的表现形式多样,但本质上还是脱离群众,失去对群服务的初心,宗旨意识淡薄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要纠正脱离群众的“不见面治理”方式:
一要强化宗旨意识。通过主题教育和定期学习,努力提高各级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主动俯身融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真情,听到实话、干出实绩;
二要完善考评机制。比如引入好差评制度,把对干部的评价落在民意、交给群众,对热衷“不见面治理”,不作为懒作为的干部加强查处问责,倒逼干部迈开双腿,贴近群众;
三要避免本领恐慌。引导各级干部平衡好治理效率与治理温度之间的关系。既要灵活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也要注重加强“面对面”沟通交流,用好调查研究“法宝”,提升服务热度和治理温度,增进干群互信。
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将基层干部从非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走村入户中。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根治“不见面治理”的歪风。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