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

2023-06-04 15:39 作者:Yumingedu666  | 我要投稿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招生方式、考试科目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考试科目:

专业知识70分

研究方法30分

外语50分

2.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申请主要采取“申请—考核制”,即提交材料,然后参加笔试、面试。这几年,根据育明考博统计,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开始采取申请考核制。所以相比之下,申请资料的撰写就显得格外重要。每个“综合 考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名博导或教授(包括考生申请导师在内)组成。

3.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导师组:刘颖、刘昕、李超平

2024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参考书目

基于过去五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真题的分析,尤其是对面试真题的分析,育明考博给大家推荐了如下参考书书目:

张成福:《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

丁  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刘昕:《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超平:《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国正:《公共经济学》,首师大出版社,2024年版;

高波:《中国财政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国正:《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西方经济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考博笔记:

领导工作

一、概 述

1、什么是领导工作?

指导、影响下属努力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实质:影响力

•领导工作的三要素:

领导工作 = 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领导与管理: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职权基础上对下属行为的指挥过程,下属必须服从管理者的命令,但不一定尽力。

领导则是一种影响力,使下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管理的范围较大,领导的范围相对较小

•领导者的双重角色: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但应努力成为领导者。

2、领导的作用

(1)指导作用:认清环境、指明方向、统一思想认识。

(2)协调作用:步调一致

(3)激励作用:以高超的领导艺术诱发成员的事业心、忠诚感和献身精神,激励工作热情。
3、领导者的影响力

来源:

(1) 正式的权力 ---- 职权

包括支配权:职责范围内拥有的决策指挥权、人事调配权等。

强制权:与惩罚权相联系,利用下属惧怕惩罚的心理。

奖赏权:有权利用物质的、精神的奖励手段来换取下属的遵从。

职权通过组织正式渠道发挥作用,一旦领导者失去管理职位,这种影响力就大大削弱或消失。

职权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大家理解这种权力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的。

(2)非正式的权力 ---- 威信 :由品德、知识、才能、个性等因素构成。

4、领导工作的原理和要求:P291
二、沟通联络

1、概念

信息交流的过程。(消息、思想、观点、态度、情感等)

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七个环节:

主体 编码 媒体 译码 接受者 反应 反馈

•关键环节: 编码、译码、媒体(渠道)。

---- 沟通中的障碍主要发生在这三个环节。

•有效的沟通: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出者基本一致。

有效的沟通 ≠ 意见一致! ---- 争论

2、沟通的方式

①口头方式:交流深入、反馈及时;但易忘记,如果经过多人

则易失真。

②书面方式:正规、严密、准确、持久;但费时、缺乏反馈、

文字表达要求高。

③非语言文字方式:手势、表情、语调、符号(红绿灯)等。

④电子媒体:闭路电视、计算机等。

3、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与管理成效密切相关,管理者每天都离不开沟通,每件事都离不开沟通。

决策前 ----- 得到信息
决策后 ----- 有效执行;(最好的想法、最优秀的计划,不通过沟通都无法实施)

美国曾对500家公司中的191名总经理作过调查,发现导致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技术能力的欠缺,而是缺乏沟通技能。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必要研究和掌握沟通的技能以及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认为你是什么!)

1、 正式沟通:

按正规组织程序进行的沟通,包括上向、下向、横向等。

------ 权威但刻板!

非正式沟通: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交流。

存在的必然性:满足人们的需要(信息、情感、友谊、思想交流)。

优点:形式不拘,传播速度快

缺点:难以控制

信息不确切易失真

影响组织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管理上的对策: 使正式沟通渠道畅通 ---- 正本清源

制止流言的唯一手段 ---- 澄清事实

避免使员工过分闲散、单调

培养员工的信任感。

5、沟通中障碍

(1)主观障碍:个人的性格、知识差异、态度、不信任等,也包括有意歪曲、截留。

(2)客观障碍: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传递路线太长(中间层次太多)。

(3)沟通方式的障碍:语言方面、信息含糊混乱、方式不当(如在大会上通知每人做一大串事情)。

(4)信息超负荷:文山会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