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品牌如何打破圈层,打造爆款?
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程度愈来愈深,也逐渐看清了消费主义浪潮下的噱头,所以年轻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故宫文创的爆火,鸿星尔克、白象、雪莲等一众国产品牌的出圈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国货产品质量、性价比也是没得说。
原来,消费者选择消费都是基于自己的某种需求,但现在说的“野性消费”明显不符合这个说法,拿着到底是为什么呢?
无论是去年因捐款上热搜的鸿星尔克,还是后来爆火出圈的白象,这些品牌都有一种“明明自己过得不好还要帮助别人”的精神品质,才让众多网友为这种精神点赞,继而野性消费;像雪莲这样的国货品牌,在雪糕刺客盛行的时候,依然坚持优质低价,所以网友乐见其成;再然后,像故宫、文物等周边,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着文化自豪感形成的品牌记忆点让观众热衷消费。从什么值得买发布的《新国货618消费趋势报告》看,在2021年618大促期间,新国货品牌就因为极致的性价比与优质原材,成为了更值得买的优质品牌。

尽管大环境是这样,还是有类似于像百雀羚这样的国货品牌“默默无闻”,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又或者说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做好产品是根本。虽然营销能让你的牌子被大多数人看见,但是只有做好产品,口口相传,才能让你的产品和品牌经久不衰。所以,做好产品是国货营销的根本。近年来,以“百雀羚”为例,国外的护肤品压缩了国货的生存空间,本就没有竞争力的百雀羚在基础保湿这块还行,一到抗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时就更加无人问津了。所以,加大研发力度,先做好产品,再谈运营,近几年兴起的“至本”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这点。
其次,要借助热点事件助力品牌破圈。纵观近几年兴起的国货品牌,都伴随着一些爆火的事件,当然,这些事件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自不必说,就说负面的,像韩束这个品牌,本来是吴亦凡代言,在吴亦凡出事当天,韩束并未发表声明,反而开设直播。不少人都跑到直播间去骂主播,但韩束的主播巧妙化解了观众的不满与怒气,直播间人数飙升,韩束也因此出圈了一把。

最后,要做好营销推广。毕竟热点事件可遇不可求,所以品牌自身也要主动出击,做好产品的营销。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在购物前,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参考别人的评价。所以,国货品牌要善用社交媒体,利用KOL、KOC等放大自己品牌的优势,吸引他人主动选择。瞄准消费群体,积极投放广告,放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当下的大环境看,国货的生长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未来,国货品牌想要保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还得审时度势,才有机会抢占市场有利位置,从而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