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扎实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早日摆脱“文化贫困”,驻村工作队要结合干部驻村“传、帮、带”活动,扎实调研、精准培训、拓宽渠道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农牧群众的汉语水平。
扎实调研,摸清底数。驻村工作队要积极走村入户、实地调研,采取背靠背、心贴心、面对面交流的交流方式,对村“两委”及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掌握情况、交流情况、工作能力情况以及村中劳动力情况、村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掌握情况、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存在的困难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病症”,对症下药,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工作提前打基础、固根基。
精准实施,提升水平。针对村民汉语水平不高,务工难的问题,驻村工作队要积极与村“两委”协调,制定了学习计划,聘请村里大学生当老师,以农牧民“夜校”为载体,以村委会为阵地,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组织开展双语学习。采取帮扶学习与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学汉语与学电脑同步开展的方式,村“两委”与村民会汉语帮助不会汉语的进行学习汉语,会汉语由驻村工作队帮助其学习电脑的基本使用。
拓宽渠道,深入学习。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积极性,驻村工作队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学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群发布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相关资料,由会汉语的村“两委”进行解读;结合村民自身实际,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在群众中讲解汉语文的发音、写法、实际运用等基础交流学习,为避免机械式学习,提高村民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期间,穿插看新闻联播、影视和音乐等活动,为群众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村民学习汉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