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失眠有啥关系?如何改善?
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许多人都有睡眠障碍,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睡眠过度和睡眠模式的改变,其中以入睡困难与睡眠减少最为常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失眠。
失眠是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两个活动过程的平衡发生了故障,或睡眠的习惯(节律)被打乱所致。失眠一般表现为睡眠总量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

那失眠跟精神疾病有啥关系呢?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有研究表示,精神障碍可以引起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质量改变;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都知道,许多精神病障碍如躁狂、抑郁和焦虑包括睡眠障碍,并且必须能够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睡眠问题。
第二,许多睡眠障碍能引起需要精神疾病治疗的相关情感和行为问题。
通常,让患者承认存在并谈论睡眠问题是没有困难的,因为他们非常痛苦。然而事实上,抱怨睡眠可能掩盖了其他更严重的症状。
记住,失眠是一种症状,不是诊断。

何种精神病导致睡眠问题?
重度抑郁发作通常包括早晨早醒。抑郁患者入睡没有任何困难,但是仅几个小时后即醒来,并再也不能入睡。这在成年人中少见,而儿童和青春期更常见。
抑郁也可造成嗜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通常导致睡眠减少,而处于焦虑状态得人通常伴有入睡困难。
所以,精神疾病(情感障碍、焦虑、惊恐、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是能够引起失眠的,甚至还会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反过来失眠是精神障碍疾病的高危因素 (尤其是抑郁症,常在失眠1年以内发病)。
除了精神疾病能够引起失眠,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大脑变性疾病、痴呆、帕金森病、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睡眠相关性头痛、癫痫等)、其他躯体疾病(包括夜间心肌缺血、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相关性哮喘、睡眠相关性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纤维肌痛症、慢性疲劳、癌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艾滋病)等都是可能引发失眠的。

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该如何改善这一情况呢?
1.规律睡眠:要养成规律性睡眠的习惯,每天按时睡眠按时起床,固定自己的睡眠起床时间。熬夜、通宵之类的事情尽量少发生,避免打乱睡眠规律。
2.睡姿要正确:对于睡眠来说,睡姿的正确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向右侧卧,右腿在下曲屈,左腿在上伸直是最好的睡眠姿势,也是被医学上认为巨涌固肾保元、养心安神的作用。
3.饮食要注意:早餐不宜过饱,可使白天少打嗑睡。而晚上睡前吃点点心,有助于睡眠,但不宜吃得过饱。切记: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规律。

4.心态要乐观:要以乐观的态度冷静正视失眠这一现实,这一点对于稳定情绪,克服和消除引起失眠的消极因素无疑是重要的。
5.消除致病因素:正确认识造成失眠的因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能够放下包袱,使睡眠情况有所好转。如果是因为精神疾病引发的失眠,请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精神症状得到缓解,睡眠也会相应的得到改善。
6.必要时进行治疗:任何疾病如果不认真的对待的话,那么变得更加严重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所以,对待疾病一定要重视,不可小觑。有必要的话,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控制病情。

注意: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药,但是绝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也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千万不能擅自使用药物,或者是加减药。
总结:睡眠障碍的病程与精神障碍的病程密切相关,常常是精神症状缓解时,睡眠障碍也相应得到改善。如果你试过很多种方法仍然不能改善失眠,不妨去精神心理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