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古韵”的道理是什么?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但是不看事实情况如何,一口咬定硬吹古韵是正统。一,它的背后是没有道理的;二,我也不知道这是要为了什么。
我依然还是以前发布的格律教学系列视频中的准则:我从不反对任何的韵,以后也不会,我唯一支持大家自由的去作理性选择。
对于今日唯一能适用的“新韵”,我是提倡的,因此在课程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但从时长来看,大概是把平水韵的内容读一遍的所需时间的 七分之一。我的语速可能快一点,按每分钟200字计算的话。 对于现在已经没法(正常、完全)使用的古韵,我并没有专门的讲解。但我依然是没想到,没想到连古韵具体是什么都没几个人能说上来,就连一通(自封)专业人士、旷古天才的网络人士(说的是谁们,还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清楚,但绝不能提)同样是满怀错误。 至于我为什么不批评某文化讲师,因为我觉得大部分不瞎的人只要看了,就知道它是在纯粹的胡说八道。危害虽重,但紧急程度不高。而且我明说了,不敢。
今不妨古,但古也不能妨今,谢谢。凡事,要有依据。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结论不能凭空出现。

推广普通话不代表要让方言消失。
而且制订中华新韵也不是要让古韵消失。
在正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同时是可以推广各种方言的,但前提是普通话的推广已经占据了主流。
而正在应当推广中华新韵的时候,但网络上古韵的推广却依然占据主流,正是要合理减少部分古韵推广,逐步开展新韵推广的时候。甚至可以不求 作为今日对应标准的中华新韵 像 同为标准的普通话一样普及,只求得一般(或限制为诗界)大众能对新古有正确的认知也可。
所以我虽然依然支持古韵,但,对 在此时仍然要说假话、讲不客观的错误认知的,乃至于颠倒真实理论的一些言论,实在是看不下去。
至今依然没有看到回答:古韵,其实并不是古韵,而是《平水韵》是诗、《词林正韵》是词的哪怕在已经不适用的今天也是正统——到底是根据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