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价值越高,婚姻就越是两个人的事情
其实是不是在一个关系里作为情人,
要求不需要那么高,只是很多人想的太高/太低,或者压根想偏了。
比如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女孩子的事儿:她是个情感博主,但是在男朋友面前从没显露过,都是以纯洁小白的形象出现,后来她男友看到她的微博就跟她分手了,还骂她虚伪/处心积虑,等等。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作为供养者会出现的问题,如果是情人,她的男友把她看作一个独立的,不为自己所支配的人,只会觉得又发现了她新的一面,这个微博将作为了解她的一个渠道,而不是污点。
我不是玛丽苏,作为一个爱写东西的人,我某个前任和我男友,都面对过这一幕,他们的反应都是试图更了解我,也完全接纳,而不是排斥。
谁赚的更多,谁赚的更少,
谁做家务多一点,
都不代表谁就是供养者,
供养者身份体现在:
你不得不做,你和对方都知道,这个必须你去做,哪怕对你有损伤(很多供养者已经自我催眠为自愿了,比如连续生育)。
简而言之:你的某些供养功能必须发挥作用,不然这段关系会走向衰败。
我就随便拿明星来举例:生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可以说男女都自愿,生更多孩子,得到情人待遇的女人肯定代孕了(李嘉欣只生了一个,反面例子很多,请不起代孕吗);
赚钱不赚钱确实是个人意愿,但是不缺钱的明星被伴侣逼着赚钱的不少(李亚鹏曾经骗王菲出席活动当代言人);
这个社会并不要求什么贤妻良母,但是到了明星这个阶层,有些女人在婚姻里必须卖贤惠人设(大家自己举例)。
还有很多例子,相信大家都会总结了,其实家庭里需要付出的事情是很多,但也没那么多,当“一个女人必须美丽、贤惠、温柔才高价值”、“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女人要做体面/清闲的工作”等的概念被灌输的时候,你就当供养者了。
情人价值越高,婚姻就越是两个人的事情,你的丈夫爱你,他的家庭就不会重男轻女、挑剔、唠叨,等等。当然,这也仅仅是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