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23 三度空间(三维空间)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3、三度空间(三维空间)
指客观存在的空间。空间具有三度的特性,即长度、宽度和高度,这个三度也叫三维。空间的三度性,表现在经过空间的任何一点,可以并且只能做出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任何物体都存在于三度空间之中。物质世界的三度空间是无限的,具体物体的三度空间是有限的。无限的三度空间通过有限的三度空间表现出来,无数有限的三度空间组成无限的三度空间。
马赫主义认为,凡是人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东西,如化学元素、电子等,都是“纯粹思维的东西”,不存在于三度空间中,而存在于“非三度空间”中。它的所谓“非三度空间”,就是离开现实的三度空间之外的“空间”。戳穿了说,不是别的,无非就是上帝居住的那个“天国”。这样,它从否认化学元素、电子的物质性,进而否认空间的普遍性、客观性,否认三度空间的普遍性、客观性。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时指出:“自然科学毫不怀疑它所研究的物质只存在于三维空间中,因而这个物质的粒子虽然小到我们不能看见,也‘必定’存在于那个三维空间中。”[1]马赫主义反科学的“非三度空间”谬论,不过是为信仰主义大开方便之门而已。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