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美考研服装设计专业初试真题解析与备考建议


考题复原

考前一周12.19日最后一次专业模拟考试,同学们毫无察觉的提前预见考题,当时可能还漫不经心,忙于背诵背的科目,甚至有些同学并没有完成作业,我们该高兴还是该懊恼?和我们梦清其他很多专业一样,这种概率事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并不是我们强调的重点。在课程中前前后后的模拟练习题多达几十道,这样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几乎毫无偏差的预见真题,对于我们而言没必要高调和炫耀。其本质在于,预见了你未必铁定拿得到高分,没遇到,你也未必就一败涂地,反而可能有竟想不到的优异表现。设计类的考题,千变万化头绪众多,基于深厚、娴熟的专业基础的设计和表达能力,随题而变紧扣主题才是稳稳的核心。话虽如此,不行,还是憋不住,好吧,坦白而不装13的说,如果只是擦点皮毛的关联也就罢了,那是一种正中靶心、一网打尽、弹无虚发、酣畅淋漓的复杂感觉,你能体会么?


12.19日冲刺班课程群内作业通知
专业二考试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同学发来的私信。“看到题的时候就只能感叹牛啊”“一打开考题,看着如此熟悉的考题,简直是一模一样,直接开心的手上的笔跟着加速度”“太牛了,还没到时间就画完了”。就是这样,不愧是我。


作为辅导考研的专业授课老师,我们不想掩盖这种基于专业思考的直觉共振和思维输出带给大家最直白、最渴望的帮助和喜悦,毕竟这是一种日积月累和念念不忘的回报和肯定。还有什么比这个能更让大家开心的呢?该吹牛还是要吹吹牛,该高兴还是要情绪释放一下下,但是欣喜过后,我们还是要冷静回来,命中真题只是一种结果,不是一种必然和我们训练的目的,面对每年都在变化的题目本身,那么这次的题目到底是什么样去答才好?难易程度到底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试题解析学硕和专硕的考题其实对于专业的考察角度基本相同,甚至本身是跨专业的同学还可以从不同领域理解和解释考题。反观 2020 年直接给出“宣传和保护朱鹮” 这种明确主题,今年的专业二存在一定难度提升的。学硕有些类似20年提取朱鹮元素设计的题型,但是相比 2021 年的“大道 至简、少即是多” ,又多了一些具象的自然灵感参考,相较之下今年的考题对考生更友好。专硕方面更多是对“共生”这样的名词的理解,最明显的题目出处来自于刚刚结束的2022年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此次大会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从微观环境、海洋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数字环境和太空环境五个不同的维度出发,以多种形式在内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对“万物互依”的环境生态和社会局势作出了当下的思考的回应。所以对于题目我们不仅可以从事物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辨证关系来理解,同时也可以联系大会这5个不同方向做出相应设计。角度可以多样,服装款式也不限,所以可想可发散的角度非常多,跑题几率也相较于21年和22年更小一些。

以上可以看出学校更希望从整体画面的把控以及画面的思想性等角度去考察学生的设计和手绘能力,暂时取消素描板块的考察也是为了让考生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专业手绘的表现上,对考生基础手绘能力的要求较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命题人意欲回归基础,考察学生的基础性图案设计素养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学硕部分
思路一:仿生设计
关于仿生设计这个专题,我们特意在高分班针对性训练过。不仅让学生们从素描角度将自己感兴趣的海洋、花卉生物以黑白形式描绘出来,还从其色彩、造型、花纹肌理等方面提取动植物关键要素与服装语言结合。而服装与仿生结合最出彩的设计就是利用不同动植物造型,具体切入角度有很多,之前的课程中曾经讲过,我们可以在不同位置有选择加入设计细节,如肩部、门襟、背部等……服装与仿生结合的案例也非常多,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参考。



思路二:人与自然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主体表现以自然、生态、建筑等结合为主,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巧妙的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这个方面可以设计的角度也非常多,同时可以融入可持续设计、解构设计、绿色环保设计等之前训练过的部分。


专硕部分
除了上述学硕两个方向的解题思路都可用外,教研组老师还给出大家几种不同思路。
思路三:抽象概念理解
抛开字面意思后,我们尝试从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共生”的关系,“设计与文化”、“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东西方文化”、“抽象与写实”等,都是相互依存且相互竞争的共生概念。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在国庆课程中着重训练过,传统现代、东方西方、文化力量的内容屡见不鲜,即便是看似大家熟知的几个考题,我们都要求学生们找到文献出处,以及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国家联系来答题。


思路四:环保与未来
我们的设计不仅是为了现在和复兴过去,更应该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以未来的角度去理解共生和自然,人与自然互依互存,对于自然我们更要尊重和保护,绿色生态可持续作为服装设计的主线也是OK的。



环保理念理解
思路五:从装饰图案出发
形色材质中,除开可以提取的颜色廓形和服装材质外,我们还可以从面料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共生”看作一种图形创意手法。共生图形,指的是形与形之间共用一些部分或轮廓线,相互借用、相互依存,以一种异常紧密的方式,将多个图形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永恒、循环的特征。常见共生有依形共生,依意共生。例如清代服装装饰图案“喜相逢”、太极图、三兔共耳敦煌藻井图、三鱼共头共生等。不管是如何共生,都是“中和意念”之美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物我相生的传达再现,也就是人类将渴求繁衍和吉祥的情感内力移情于外象而生的图形。

高分班作业
总的来说,不管题目如何变化,考试要求的基础和能力,基本都在我们梦清前期课程中都有所呈现(思维导图见前),甚至在最后的冲刺班中,同样的分析还出现在了课堂中,所以紧跟我们课程的同学们,应该都能胸有成竹从考场归来。
教学复盘与重点覆盖在梦清服装设计全年的课程中,我们安排了十几次模考,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范围。每一道题都是经过繁复考究和精心设计的,每一次作业我们也会给大家基于材料和关键词逐一的推论解题思路,以及为大家提供相应的素材,甚至教会大家如何分析提取题目含义。所以,这次考题对于一直紧跟梦清【服装设计】课程的同学们来说,并不算难。甚至相对于前两年的考试来说,这样的考题从考察角度和时间分配来说,都只能算中等。对比之前3小时两页画稿的21年和22年,难度也小了不少。我们先复盘下曾经课程包含模拟题的讲解,来看下梦清【服装设计】专业手绘教研老师团队到底是灵感偶得还是专业必然?(仅供同学们作为复盘参考材料,不作为真题的解析答案)学硕考试中“师法自然,从自然中提取灵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这样的题曾经在高分班模拟考试中出过:模拟题中提到的仿生设计学,是最能展现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的设计。同时,梦清的老师还让同学们提交思维导图,以及对于题目的发散性分析,与考题中要求的“创作思路和构思过程”正相符,草图和文字说明也曾在梦清的模拟考试和暑假班上课中被一再提起。有效练习、细致讲解、针对分析、聆听灵感……让每个同学有自己的风格和备考思路,才是能制胜考研的关键。专硕考试更是100%压中考题,模拟题“万物互依,设计共生”不仅让冲刺班的学生们“提前”考了研,针对性分析指导也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理解考题。甚至模拟题的两页考卷比真实考场还更难,那剩下的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的发挥了!
除了11、12月完美命中考题外,我们从寒假到冲刺班一直给学生们灌输的内容就是设计要从“文本-研究-设计”,这和只去随意抄秀场图没有任何出处的训练完全不同,清华需要的设计人才是既可以做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能熟练掌握服装语言的应用型符合人才。所以,梦清服装教研组大力讲授设计思维过程,用大量的时间分析真题,同时普及多样的服装语言,甚至小到设计说明和草图样式都给大家提供了不同样式(可见如下课件内容)。
去年的真题解析
暑假班课件
甚至在后期训练中,让大家去找知网相关论文参考,新型面料参考……并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画面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又在学生们的设计中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指导意见。



2022暑假班梦清服装班同学课堂练习讲评

考试趋势与备考建议
对于未来的备考,同学们首先需要更加注重基础手绘的练习,只有基础牢靠,创意表达才能更加自由和完善,否则不管老师命题有多准,你呈现不出的你的创意和灵感,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专业创作的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明确且系统化、规范化的绘画步骤,以自己熟练的作画方式高效完成试题。
加强对于“文本-研究-设计”系统的思考和设计能力,而不只成为画效果图的机器,考试多年的画神大有人在,但连年落榜。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设计的问题,没有推演依据的参考,没有逻辑的堆砌,只有绚丽的画面效果,对于清美考研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考试外,我们还应该多关注其他领域的艺术设计作品、知网文献、服装领域、科技领域最新动态和最新面料设计等趋势和信息。
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设计策划案的专题命题针对性训练,书写设计过程和思维导图,培养设计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在考研这样一个选拔性考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拨得头筹。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旗开得胜。接棒我们第一的运气和实力,希望我们的努力和思考,积累和付出,绞尽脑汁的苦苦追求,可以帮助大家的取得好成绩,帮助大家进入梦想之地。清华,你也值得拥有。
2024,我们准备好了,你呢?
梦清服装设计教研组2022年12月28日 于北京



梦清成绩与经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