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钱钱|少儿理财读物

个人推荐指数三星。全套分为1和2,我只推荐看1,作为一本儿少儿读物,1还算充满趣味性,整体也在围绕钱这个话题。2就开始跑偏了,变成了魔幻冒险故事,2是狗尾续貂之作。这套书和穷爸爸富爸爸相差得很远。而且甜甜圈理论,复利法则也谈不上新颖。
书中讲诉了小女孩捡到了一条富人家走失的狗,神奇的是这只狗会说话,钱钱这只狗教给小女孩关于钱的知识,在向周围人的学习下实现了自己当初遥不可及的愿望。
读过一些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的书之后,发现这三者之间的交集其实很大。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探究自我的意识,本我,超我等与哲学上的自我思考的自我唯一性,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我是谁?相交叉。心理学中的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又与经济学直接联系,在损失和收益同等的风险下人们却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在同一种问题的不同框架下的表达下,人们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经济学中的巴菲特,查理芒格,邓普顿,达里欧在生活中又好像是一位位哲学家,向人们输出自己为人处事哲学。现代社会带来的消费主义又是一个大众心理是否受到暗示或者你怎么看待生活这,什么是更好的我一个大问题 。
面对金钱需要思考的问题
1幸福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获取幸福?
又回到了哲学问题,在某种状态下你是否觉得自己是幸福,或者说是你在曾经某一时刻感受到那一刻很幸福?还是说你在回忆过去中发现以前很幸福?那种幸福是不是来源与你的无知?还是相信未来你会拥有幸福生活。你现在与妻子、孩子、父母、密友得关系如何?他们会是你未来获取幸福得源泉吗?
2A和B都拥有五百万,他们是同样快乐吗?
我们都想靠钱来获取安全感,钱能解决我们得衣食住行,让我们不用为明天得日子忧愁。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钱的边际效应,你拥有一千万就比拥有五百万快乐两倍吗?显然不是,如果再加上背景,A去年只拥有二百五十万,而B去年拥有一千万,那么他们现在谁快乐?可是大多数的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生活中三座三就已经快把自己压垮了。金钱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是以钱为基础的。
3如果有钱了你要去做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所谓有钱了才能实现的愿望,有木有一部分是你以你现在所拥有的钱就能做的,而你却错误的认为将来有钱了才能做,只是环境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与自由,有太多的顾忌而不敢迈出一步,更加可怕的是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能再来,即使是你有钱了也挽回不回来。
思考过上面三个问题。再来总给书中的理财知识点。
书中用一个形象生动鹅与金蛋的寓言故事来说明理财的重要性。首先从工作上来说,人应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去寻早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把精力集中在你能够获得并了解的优势资源上。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是增加自己的弹性,很少有人能够把一份工作干一辈子,在加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淘汰了许多职业,将来还会继续,当你丢掉一份工作的时候,要能够迅速靠另一份工作还能和原来过上相当的生活是重要的。至于实际上是不是像经济学理论上所说,当一个职业被淘汰,大部分人会从事社会中相对更有优势的职业的工作还是一个问题。与个人相比资本家赚取更多的利润,缴纳更少的税,承担更少的责任现象已经很常见。
在花钱上,你要多问你自己这真的有必要吗?将来你使用它的频率是不是很高,它真的能提高你的效率或者增加你的幸福感吗?而不是买来仅仅沦为一件装饰品。
最后则是把你赚来的钱用来投资,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在你已经花打量时间所了解透彻的行业是保险的。书中说的也不全对,我认为在合理状况下利用低杠杆也是能接受的,比如信用卡,正规的银行贷款。
书中的写成功日记的方法,对个人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输出与创作,再自我的输出中个人能够多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创作同时又能获得成就感。把创作当做一种核心习惯的人,更容易获得自信。
最后两个知识点:
甜甜圈理论:甜甜圈的环代表金钱与工作,中间的圆孔代表着人类的内心,可是这内心本身却是无形的。许多人并不关心自己的内心,就是因为看不到它。对于他们来说,只有看得见的成功才是重要的。但你如果想要变得幸福,就不能只重视物质上的成功,还必须培养自己具有优秀的内心。人类的内心指的就是他们的品格。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外在的。诸如谦虚、感恩、尊重他人、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及使他人感到快乐等都是重要的品格特质。我们不仅要学习外部的知识,还必须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
72公式:直接用72除以投资的年利润百分比,得出的数字就是这笔钱翻一倍所要的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