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这一关



这段时间和师父的接触,让我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却也让我性格中潜藏的一些重大隐患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激发了出来,也正是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将许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却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次装网线的事情,曾因为自己的自作主张,将师父置于矛盾核心,导致师父成为众矢之的。而这次却又一次因为自己的自作主张,又一次陷师父于矛盾中。
“你这已经连续的犯了两次同类型的错误。把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那就是孺子不可教了!”(师父)
“如果觉得自己不够聪明,那就应该凡事三思而后行!有些事情做过了,结果是没办法改变的!”(师父)
“这几次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事情会做不好?有时候是事情办糟了,还有些时候那就是坑人。”(师父)
“有时候很简单的一件事,能否忠实的去执行,反映了两个人之间的信任。你却在这其中改变执行,那是一种疑的表现,反映了你对我的不信任。接二连三的出现类似的情况,你应该好好的反思反思!”(师父)
“师父这两个字对于你来说,这路还远着。”(师父)
此刻坐在电脑前敲打着每个字符,师父处在不同的位置批评我的场景依然是历历在目,胆寒的感觉是如影随形,时时刻刻都会涌起不可再犯的念头。
这可能是我和师父接触至今受到的最为严厉的批评,但从师父的态度就能知道,我问题的严重性。
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条件反射的去这样做,我并非有乱心,却做了足以乱局的行为。
“我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你会做出这样的蠢事!你说你这两次事情,不就是在坑王道长吗?”(我在切菜时和父亲提到了这件事,父亲如此说道)
“明知道环境复杂,你还这样做,是成心在这其中用些心机去挑灯拨火吗?”(父亲)
“我哪里有这种想法?我与他无冤无仇,还受其教诲,我怎么可能想着去害他?”
“可你就这样去做了!”(父亲)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选择了沉默)
“我告诉你,你这样子做事情,本质上就是在坑害别人,熟悉你的人可能觉得你是粗心,不熟悉你的人呢?你说你会怎么想?”(父亲)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但脑袋里已经涌现出了答案)
“像这种事情,别人原谅你了,那是对你一种最大的包容。你要是在社会上这样做,哪天你翻了车都不会知道是为什么!”(父亲)
“......”(低下头为了缓解内心的郁闷一刀刀的切着菜)
“你平时在外面做事情一向都十分稳重,为什么......”(父亲的话没说完被我打断)
“哪里什么稳重,如果稳重,我还能做出这事......”
“你的小聪明犯了大忌!你的行为陷别人于不义,说句不该说的,在你的潜意识里,有几个你信任的人?”(父亲)
“......”(我没法回应,却因为更深一次的看到自己又一次的出现曾经在某一篇的记录中写到的问题,而感觉到恐怖)
我的心里不能说是如坐针毡,只能说是近似,痛苦而又有些庆幸,我该庆幸这种傻事没有出现在我真正的走上社会后。庆幸自己还有改变的可能性......
但为什么会痛苦呢?多方面吧!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在第一次出问题时没有重视而直接导致了第二次类似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被指出,心理上的冲击。还有一方面是愧疚,对因为我的行为而承受后果的师父感到愧疚。
“自以为是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师父)
脑海里最后一次回想师父的一句话。
调整气息,心灵慢慢的走向放松,放开心里的痛苦,抛开已经过去的事情,慢慢让自己的走向宁,然后再开始仔细的回想与思考问题,旁观却又不执着于其中,尝试换个角度来看看问题。
这个时候才会让自己看不到的一面渐渐的浮现出来,无论是自己的内心活动也好、行为的原因也罢,都渐渐的从那所谓的“潜意识”里浮出水面。
“我不想惹麻烦,也不想得罪任何人。”(不知是何时一闪而过的想法)
“我想和别人说话,想要和别人拉近一点距离。”(又一个一闪而过的想法)
“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就好了!”(一闪而过的想法)
......
“......对我的不信任......”(脑袋里突然闪过)
“......有几个你信任的人......”(脑袋里突然闪过)
慢慢的推演,最终导向了同样的几个字,答案就这样出来了——信任、信任、信任......
正是因为自己答案的不断重复,原本平静下来的心,开始有了一些荡漾,既然已经知道是什么了,那就停下来吧。多想无益、沉迷于困扰中也是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且看后一步吧!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信任这一关得过。
“气沉丹田,轻轻的、慢慢的吸、躯干整体向上起,轻轻的、慢慢的吐,腹部前顶,如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师父)
多年前自己选择了将不信任变成了习惯,潜意识里就像一呼一吸一样将它变成了一种习惯,渐渐的人心的距离依然拉开......
现在的自己希望能将信任变成一种习惯,多少还是像练功一样去刻意注意一段时间吧......慢慢的,自己的思维一定也会回归到本来的自己。
“做人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修炼出来的。”(师父)
“还需要炼心!”(父亲)
“真心的对别人,别人自然而然真心待你,但想着刻意的去接近别人,聪明人都看得懂。”(师父)
“不要想着用术、用心机,诚实的面对别人,别人不会原谅虚伪,但会原谅真诚。”(父亲)
“现在犯了错,对你是好事!”(师父)
“能更深的认识到自己,是件好事!”(父亲)
“用心生活!”(师父、父亲)
想到这些如出一辙的话语,闭上眼睛,别的事情不多想,只是感觉应该继续前进,不应该是为了取悦别人,只应该是爱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