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清至今行政区划变迁考·福建篇(含台湾)

2022-05-03 22:27 作者:小萱的方言咖啡馆  | 我要投稿

福建省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早在18万年前,就有古人类万寿岩一带活动。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等地域文化独具魅力。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陈嘉庚冰心陈景润等名人光耀史册。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国历代政府均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一、明清两代福建省行政区划

  1. 福州府:闽县(附郭)、侯官县(附郭)、长乐县、屏南县、福清县、古田县、罗源县、连江县、永福县、闽清县

  2. 泉州府:晋江县(附郭)、南安县、同安县、惠安县、安溪县、马巷厅

  3. 漳州府:龙溪县(附郭)、海澄县、长泰县、南靖县、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云霄厅

  4. 兴化府:莆田县(附郭)、仙游县

  5. 福宁府:霞浦县(附郭)、福安县、寿宁县、福鼎县、宁德县

  6. 建宁府:建安县(附郭)、瓯宁县(附郭)、建阳县、崇安县、浦城县、政和县、松溪县

  7. 汀州府:长汀县(附郭)、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县

  8. 邵武府:邵武县(附郭)、光泽县、泰宁县、建宁县

  9. 延平府:南平县(附郭)、顺昌县、将乐县、沙县、永安县、尤溪县

  10. 台湾府:台湾县(附郭)、凤山县、嘉义县、彰化县、澎湖厅、淡水厅、噶玛兰厅

  11. 龙岩州:漳平县、宁洋县

  12. 永春州:德化县、大田县

二、现代福建省、台湾省行政区划

  1. 福州市(闽A):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

  2. 莆田市(闽B):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

  3. 泉州市(闽C):丰泽区、鲤城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

  4. 厦门市(闽D):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

  5. 漳州市(闽E):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区、长泰区、漳浦县、南靖县、云霄县、平和县、华安县、诏安县、东山县

  6. 龙岩市(闽F):新罗区、永定区、漳平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

  7. 三明市(闽G):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

  8. 南平市(闽H):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

  9. 宁德市(闽J):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10. 台湾省: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新竹县、宜兰县、苗栗县、彰化县、云林县、南投县、嘉义县、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澎湖县

三、明清至今福建、台湾行政区划的变迁

  1. 全省版图的改变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地理单元,遵循着“山川形便”的原则,福建地区在历朝历代边界都极为稳定。除了在清朝管辖过台湾岛以外,从明代至今福建的版图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2. 从府到地级市

    如果将现代福建省的地级区划与明清时期对比,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明清福建省沿海的府几乎全部承袭至今,只有福宁府(宁德市)的中心由霞浦转移到了蕉城;而内陆的府几乎全部被撤销建置,只有延平府与今天的南平市勉强存在着传承关系(它们的中心都在今南平市区),而且原延平府下辖的非附郭县除了顺昌外全都不在今南平市境内。

  3. 旧县的撤销

    福州府闽、侯官两附郭县1913年合并;长乐县1994年撤县设市、2017年撤市设区。

    泉州府同安县1997年撤县设区;马巷厅1912年废入同安县。

    漳州府龙溪、海澄两县1960年合并为龙海县,后者1993年撤县设市、2021年撤市设区;长泰县2021年撤县设区。

    福宁府宁德县1988年撤县设市、1999年撤市设区并更名蕉城区。

    建宁府建安、瓯宁两附郭县1913年合并;建阳县1994年撤县设市、2015年撤市设区。

    汀州府永定县2014年撤县设区。

    延平府南平县1960年并入南平市;沙县2021年撤县设区。

    台湾府台湾县1887年建台湾省后更名安平县(位于今台南市);淡水厅(位于今新竹市)光绪四年(1878年)改为县,两县均在日据后撤销。

    龙岩州宁洋县1956年撤销,其地分隶漳平、永安、龙岩三县。

  4. 新县的设立

    闽侯县:1913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

    平潭县:1912年废平潭海防厅置平潭县。

    石狮市:1987年析晋江县石狮、蚶江、永宁3个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

    金门县:1914年析置金门县。

    华安县:1928年置华安县。

    东山县:1916年以东山岛及其周边诸小岛(由诏安县析出)和古雷半岛(由漳浦县析出)组建东山县。

    建瓯市:1913年建安县、瓯宁县合并为建瓯县,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

    周宁县:1945年8月1日设县,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

    柘荣县:1945年10月1日撤销霞浦县柘洋特种区建制,设置柘荣县。

    南投县:1945年设立南投县。

    花莲县:1946年正式成立县政府。

  5. 县名的更改

    福州府永福县1914年因与广西永福县重名,更名永泰县。

    建宁府崇安县1989年撤县设市时更名武夷山市。

    汀州府归化县1933年因与绥远省归化城同名,更名明溪县。

    台湾府凤山县在1895年日据台湾后因在半屏山之东,更名屏东县。

    台湾府噶玛兰厅光绪元年(1875年)升为宜兰县。

四、一些值得注意的有趣的点

  1. 上四府与下四府

    在明代,福建辖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邵武、汀州八府,其中前四府沿海,称下四府;后四府居于内陆,称上四府。

  2. “八闽”、“九闽”与“十闽”

    因明朝福建省辖有八府,故有“八闽”之称。清朝收复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原先的“八闽”变为“九闽”。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建又变为“十闽”。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台湾省,福建重新回到“九闽”。

  3. 古今福州十邑

    明清时期福州府下辖十县,故有“福州十邑”之说。在现代,闽县、侯官合并为闽侯县,又有新的平潭县析出,原福州府范围内除福州市区外仍有十邑。

    福州十邑通行闽东语福州片区方言,同属于福州文化圈,具有共同的地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海外十邑籍的华侨华人中尤为显著。即使在福州辖境变迁以后(现古田县和屏南县划给宁德市管辖),古田籍和屏南籍的闽人仍认同自己为福州人,因此“福州十邑”在世界范围内远未过时。

  4. 台湾省与台湾地区

    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台湾地区为中国大陆对所有台当局实控地区的总称,包括台湾省全境、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以及广东、海南两省的部分南海岛礁。

    而在台当局所设的“台湾省”和大陆又有所不同。台当局将台湾地区划分为“台湾省”、“福建省”和六大“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台湾省”的“省会”在南投县。

    1998年台湾地区“冻省”以后,“台湾省”和“福建省”就只是名义上的存在,不具备实际权力,其下属各县市均各自独立实行地方自治。

  5. 另一个“福建省”

    台湾当局至今保存有“福建省”建置,下辖“金门县”和“连江县”。前者即福建省泉州市的金门县;后者即福建省福州市的马祖列岛(分属连江、罗源、长乐2县1区)。

(完)

明清至今行政区划变迁考·福建篇(含台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