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常识》系统课——马克

章节——历史
中国古代史
第35节--历史-古代史 P28 - 05:43

- 记忆方法:先记生活地域,再推导作物
- 旧石器时期(打制工具)&新石器时期(磨制工具)
- 五谷:稻-水稻, 黍-黄米,稷-粟(小米),麦-小麦,菽-大豆
- 六畜:马牛羊鸡狗猪
-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
第35节--历史-古代史 P28 - 10:40

- 农业始祖:后稷
- 八卦:乾-天,坤-地,巽-风,震-雷,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 涿鹿之战:黄帝+炎帝 VS 蚩尤
- 尧舜(道德贤明,农业成就-舜耕历山)禹(大禹治水,疏通,三过家门而不入)——禅让制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室至此完。
第35节--历史-古代史 P28 - 33:14

-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 世界四大古文字:甲骨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玛雅文字
- 牧野之战(典故:临阵倒戈)——武王伐纣


- 东周分两段:春秋时期(标志着奴隶社会结束,出现铁器牛耕)和战国时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

-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退避三舍:一舍=30里
- 半斤八两:古代的半斤=八两
- 如隔三秋:一秋=一个季度
- 寒食节:纪念介子推

-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经商成绩斐然

-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 度量衡:度-量长度;量-量体积;衡-量重量

- 李悝变法(魏国):《法经》-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商鞅变法借鉴李悝变法)平籴法(需求价格弹性-谷贱伤民)

-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医学别称:岐黄 青囊 杏林 悬壶

第37节——历史-古代史3 P30 - 00:10
- 三公:丞相-行政; 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 未修筑长城的朝代:唐、元、清。
- 排行顺序:伯-嫡出(孟-庶出)仲叔季
- 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梁祝、白蛇传


- 项羽攻秦: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 刘邦:约法三章
- 项羽与刘邦之间:垓下之战 鸿门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汉初三杰:张良(运筹帷幄 孺子可教) 萧何(萧规曹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胯下之辱 多多益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背水一战 国士无双)

- 董仲舒: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年不窥园(读书刻苦)
- 德·李希霍芬:最早提出“丝绸之路”

- 昭君: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汉宫秋》马致远中有体现昭君出塞
- 四大美女: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

- 班彪(父)班固、班超、班昭(儿女)
班固-汉书;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王莽与刘秀:昆阳之战
- 光武帝刘秀:夺席谈经

第38节——历史-古代史4 P31 - 00:09

- 诸葛亮三次火攻曹操: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空城计、五丈原、木牛流马(发明的运输工具)、八阵图
- 西晋(洛阳)、东晋(建业)

第38节——历史-古代史4 P31 - 27:49


- 黄巢: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桃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其他:农业-曲辕犁,陆羽的著作《茶经》,他被誉为茶圣,研究茶叶,国际茶日5/21;商业-出现市
第39节——历史-古代史5 P32 - 00:09
- 宋太祖:赵匡胤

- 辽-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棉纺织技术:黄道婆-布业始祖
第39节——历史-古代史5 P32 - 38:50






-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末年,被尊称为“医圣”;孙思邈-唐代,被尊称为“药王”;华佗-东汉末年;李时珍-明代。
第40节——历史-近代史 P33 - 10:59

- 天干地支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 60年一循环。如:辛丑






····························································
第40节——历史-近代史 P33 - 43:31
人文知识




第41节——人文知识 P34 - 01:00

- 农业税征收起源:从鲁国的“初税亩”开始。

- 均田制:分配的是无主的土地。
- 府兵制:兵农合一
- 租庸调制:租-向国家交粮食;庸-到政府去服役(或纳绢代役);调-缴纳绢麻。

第41节——人文知识 P34 - 18:35
- 孔门四配: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 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门上写的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最后一个有争议。


第42节——文学1 P35 - 00:07

- 古代中国的代称:九州——徐州,荆州,雍州,青州,兖yan州,冀州,豫州,扬州,梁州。
- 《禹贡地域图》-裴秀,中国最早的地图集。

- 《周易》(《易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地理”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此中。

- 史学双壁: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秦妇吟》-韦庄

第42节——文学1 P35 - 26:38





- 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对影成三人:李白自己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杯中的倒影-光的反射。


- 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还有洪昇的《长生殿》
- 谈笑有鸿儒(知识渊博的人),往来无白丁(知识浅薄的人)。
-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


-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①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凡是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词
- 李清照:三瘦词人-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③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第44节——文学3 P37 - 48:45

第45节——文学4 P38 - 00:12


第45节——文学4 P38 - 05:29




第45节——文学4 P38 - 32:44


- 十大名曲:梅花三弄、十面埋伏、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渔樵问答、阳春白雪、汉宫秋月、夕阳箫鼓、广陵散、平沙落雁
-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 王羲之的典故:书成换鹅、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 三希堂法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中秋贴》、王珣《伯远帖》


-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 宋四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 《女史箴图》:冯媛挡熊、班婕妤
- 《洛神赋图》:画的是曹植和洛神的爱情
-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被誉为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 吴道子的绘画特点: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曹仲达)
- 《步辇图》: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描写的济南
- 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唐伯虎-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仇英
- 元四家:吴镇、赵孟頫、黄公望、王蒙

- 清代四大僧人:石涛(绘画观点-搜尽奇峰打草稿)、朱耷(八大仙人)、髡kun残、弘仁
第46节——文学5 P39 - 16:41



第46节——文学5 P39 - 28:27

第46节——文学5 P39 - 34:15

第46节——文学5 P39 - 41:28
- 弄璋之喜(生男孩)弄瓦之喜(生女孩)





第47节——自然科技1 P40 - 00:11
自然科技








































- 磷肥和碱性肥料混用,会降低肥效。


- 四大发射基地:酒泉、太原、西昌、文昌
- 世界四大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欧盟-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刘洋




- 太阳从内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
- 极光发生的必备条件:大气、磁场、太阳风
- 光年:距离单位
- 天文单位: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1.5亿千米

- 月球上面没有空气。

- 成因:光的直线传播






- 跨经度最广的板块:南极洲板块







- 传播速度:地震纵波>地震横波(影响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
- 地震时,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是左右晃动
















- 冷锋过境,气压上升,温度下降;暖风过境,气压降低,温度上升。(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冷锋-强降水;暖锋-绵绵雨)






法律第1节——宪法的基本概念 P48 - 00:07
法律知识
一、宪法
1.宪法基本理论
-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 统治阶级:人民;被统治阶级:敌人
-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 宪法成文/不成文的区别:是否有一部统一的宪法典


-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
- 2014年12月4日是第一个宪法日,往后年份类推




- 基本经济制度:是逐渐放开的

2.国家基本制度

-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 特区没有的权限:国防和外交(独立主权国家才有)

- 根本重要紧急的事项——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不是国家机构:村委会、居委会、政协

- 政协的职能: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平等≠等同





- 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 创作自由属于文化自由;出版自由属于政治自由。



4.国家机构

-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地方听中央的)




- 俩机关存在领导/隶属关系:改变或撤销;
- 俩机关存在监督关系:只能撤销不能改变









- 我国政府首脑=国务院总理
- 我国国家*******

- 派出机关相当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