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哥独家干货】第二十三期:评价评论评述类材料题

01
题型特点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述类侧重于叙述史实;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此类试题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评析、评述、评论、简评、简要评价、简要评述、说明、证明、论证、解释、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02
设问作答角度
1、根据材料评价
①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
②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评价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
③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材料给出的内容为答题重点,没有给出的一面也要涉及,夹带一点另一面的评价,一定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比如材料单面以积极为主,作答以积极影响为主,一句话概括带过消极影响。
④有些材料也可从主观客观方面评价,所涉及材料时间跨度大内容有变可分段评价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
如果材料没有任何提示信息提供支撑作答评价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条件、经过、方式、特点、性质、实质、结果、地位、意义、影响等因素先后进行评价,也就是把仅有的材料和教材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内容的异同,总结正反两方面,然后评价。
3、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种具体类型:
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
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含义,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类型试题的答题都非常忌讳脱离角度。
(1)如果是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从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等方面进行。
(2)如果是评价历史概念的:从背景或属性、含义、作用、局限性等方面评价。
(3)如果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从其属性、功绩、局限等方面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4)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5)评价的标准和原则
①生产力标准
②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③阶级的观点
④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⑤不要以偏概全
⑥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⑦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
①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从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
②是掌握好评价的标准。即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
③要注意表达的格式,即从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03
解题思路
①先看材料设问,明确设问对象,明确评价、评论、评述的对象。通常结合材料具体设问即可得出。
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开始评价、评论、评述。
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归纳信息,得出答案要点。

04
答题常用模板
1、历史评价=材料体现的特点(体现了……、适应性……得需要重新)+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背景+性质、特点+影响、意义/局限性(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或两者之一)+结论 。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
①“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
②“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③“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3、评论类、评析类材料题答题可以参考评价类设问解题思路。

05
注意事项
①三者评定都是以史实为基础,但各有侧重
评价类侧重于史实结论(评结果:评定从结果出发)
评述类侧重于历史叙述(叙过程:边叙边评、先叙后评)
评论、评析类侧重于历史史观(重升华:上升辩证唯物史观高度)
②不管是评价、评论,还是评述类材料题,一定要先搞清楚评价类作答思路,评论类和评述类材料题你记不住,搞混淆了,没关系,在评价类材料题的基础上加一个材料叙述和最后总结就是评述类材料题作答了,在评价类基础上加一个观点总结就是评论类材料题了,或者先给出观点总结再评价分析也可以是评论类材料题作答了。
③接下来的例题精讲认真看认真分析比对,评价类材料题是根据材料得出观点或看法,但是写答案时只写观点或看法;评述类材料题是根据材料得出观点或看法,但是写答案时要写出完整分析过程,有材料也有观点或看法。评论类是根据材料总结得出观点或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证你的观点是否正确,写答案时有点类似语文的议论文格式。
06
例题精讲
例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值得思考的是, 直至目前为止,关于四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在历史学界与科技史学界仍然争议不断。而在民国期间,关于它们的研究更是处在初级阶段,但民国教科书编撰者们都亳不犹豫地把这些尚未彻底得到证实的知识写进历史教科书中,然后通过教科书的传播而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历史事实,被一代代国人背诵与记忆,成为我们引以自豪的重要的历史记忆资源。如何理解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的这些行为呢?其实正如前所述,民国教科书的编纂者们叙述“四大发明”的目的是想借西方学者的话语,来论证中国古代历史的光荣,进而重构对中国历史的新观念与新解释。这是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启发下的中国学界的普遍反映……帝制的推翻,民国的成立,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与传播打开方便之门,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建构新民族意识的历史根据,是当时政界、学界的共同诉求,从而为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国荣《民族主义与历史记忆一以民国历史教科书对“四大发明”的表述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行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①先看材料设问,明确设问对象“评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行为”。②此类试题是评述类材料题,先明确评述的对象,对“行为”进行评述,先要找到这些“行为”,再表达对哪些“行为”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肯定还是否定,最后进行评述作答。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④根据材料整理归纳信息,得出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否定角度作答,行为是不变的。
答.行为: 民国时期, 为了重新建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编撰者们将尚有争议的关于四大发明的知识作为真实历史写进了教科书。
评述:①否定此行为。②四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在历史学界与科技史学界仍然争议不断。四大发明对西方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有限。③西方社会向近代转型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四大发明只是推动因素之一。④民国教科书强化国人关于四大发明的历史记忆,是强化民族意识、推动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手段,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
肯定角度作答,行为是不变的。
答.行为: 民国时期, 为了重新建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编撰者们将尚有争议的关于四大发明的知识作为真实历史写进了教科书。
评述:①肯定此行为。②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向近代转型起了巨大作用。③造纸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药武器成为欧洲反封建的重要武器;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的改进,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④所以,民国教科书强化国人关于四大发明的历史记忆,并非完全没有根据,不只是一种政治手段。
例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从而减弱了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政治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国家间还建立了较战前相对良性运转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战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瓦解,其经济政治基础已经崩溃,用世界战争去殖民的方式,已走到了历史尽头。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呈现出全新的两种制度国家及国家集团相互制约、和平共存的总体政治态势。20世纪60年代末,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又极大地促进其继续向有利于世界和平方向演进。二战催生了更有力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在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使中国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壮大,同时也获得了实践其和平理念的政治基础。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创了战后世界历史一个新的时代,形成了制约世界大战的国际政治经济机制,这使时代主题由战前的战争与动荡转变为战后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胡德坤、韩永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
①先看材料设问,明确设问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②此题属于评价类设问,要求回答“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意义等进行分析作答。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减弱了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政治经济根源……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呈现出全新的两种制度国家及国家集团相互制约……”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对比,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众多发展中国家……世界和平……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壮大……时代主题由站前的战争与动荡转变为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说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主题。
说完了积极影响,我们来找找消极影响。
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整理归纳信息,得出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答.评价: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和平与战争力量的对比;②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③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时代主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群众带来深重的灾难。
是不是有的同学就在想,平时怎么积累这些语言,如何研究呢?抄写太费时间,那就让红宝书当你的小助手吧~

例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起,民族危机严重,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初教育救国思潮兴起,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诞生,凝聚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1922年由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职业教育体制,仿效日本、美国的教育在中国建立了新的学制,并且把职业教育的某些做法渗透到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中。
——摘编自俞启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探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简要评价。
解题思路
①先看材料设问,明确设问对象。属于评价类设问,确定评价对象“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评价”。
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近代中国发职业教育发展
的原因、发展的积极影响、发展有哪些局限性等角度入学分析作答。
③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答题语言开始分析:
材料“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提到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当时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催生了职业教育或者孵化了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说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提到了“19世纪60年代”定位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近代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经济比较落后,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缺乏安全的生产环境,缺乏良好的发展机会;时代的大环境不能促进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当今时代大背景下国家正在大力促进职业的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富强民主文明,以后的职业教育含金量会越来越高的。
材料“19世纪60年代起,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学校也随之出现”提到了为了清政府洋务运动中为了发展军事工业也间接促进了职业学校的产生,给军事工业培养实用性人才,军事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材料“政府颁布新的学制……中小学教育之中”说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政府主动有效作为助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④根据材料整理归纳信息,得出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答.评价: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①适应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培养实用性人才;③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④离不开政府的推动。
例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 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 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 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
——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
评述:①由于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推动和国民政府的努力,关税基本实现自主,提高了进口税率,增加了关税收入;②华商和中国政府参与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③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日本侵华加剧,在与中国贸易中,日本份额加大;④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外贸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改善;但加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也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例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专制主义毫不疑问曾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但西方君主专制存在的形式同东方有很大差异。以罗马帝国的专制君主为例,由于有共和的传统,元老院在大部分时间里具有很大的权力,分享元首的政权,并且成为推翻暴君的合理依据和领导力量。但在讨论过程中,也能看到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比如把西方专制主义和东方专制主义画等号。这种观点的持有者正确的看到东西方古代都有专制主义,罗马皇帝克劳狄、卡里古拉、尼禄、图密善,都是极其暴戾的君主。现代还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大小暴君。但如果说东西方专制主义完全一样,没有量的区别,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等于用东西方的普遍性覆盖了东西方的特殊性。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述材料中关于东西方专制主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第一步:亮观点
①东西方专制主义具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步:定义——是什么
②东方皇权至高无上,凌驾于法律之上,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通过改革中央官制,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文化专制服务于皇权专制。
③西方君主的权力始终受到一定的制约。罗马的专制君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元老院的制约,英国国王长期受到议会的限制,西方有“王在法下“的传统,西方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第三步:结论
④因此,东西方专制主义的形式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
答.评述:①东西方专制主义具有很大的区别;②东方皇权至高无上,凌驾于法律之上,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通过改革中央官制,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文化专制服务于皇权专制。③西方君主的权力始终受到一定的制约。罗马的专制君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元老院的制约,英国国王长期受到议会的限制,西方有“王在法下“的传统,西方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④因此,东西方专制主义的形式是不同的。
07
实战演练
演练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层阶级的商人和贵族能够轻松地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活动。只有穷人和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之上,并且在外出时需要通行文书。对外护照就是一封王室信件,是授予大贵族、教士和其他王室保护者的一种恩惠。19世纪,对革命的恐惧刺激着护照办事机关的发展。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所导致的恐慌使各国政府努力把护照制度推广到普通百姓。但是,也有一种对国内迁移和国际移民普遍放松控制的趋向。正是在19世纪后期,由于担心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后果,政府对跨国界的迁移施加了更进一步的严格控制。
——摘编自夏继果《全球史读本》
材料二
同期亚洲地区也经历 了一个相似的过程。在印度,护照制度的扩张已涵盖普通商人和旅行者。这首先是欧洲公司实施垄断的结果,这些欧洲人之间因竞争而互相嫉妒。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谨慎地记下其领地上所有来自外国的欧洲人。唯恐他们创建有竞争力的商业公司。亚洲国家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垄断帝国主义,制定了自己的对策,把外国商人和相关人员限制在特定的地点,并控制本国臣民与他们的关系。18、19世纪中国的国家贸易公司一公行(Cohong)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例证。在广州,所有外国人都需得到上家商人的委派。
——摘编自埃文斯 《竞逐权力:1815—1914》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护照制度与移民运动的关系。
演练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 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旁观”政策。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英国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仍具有影响力。在经济上英国相对繁荣,领先于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否,对英国经济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演练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过去的政治....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演练1参考答案:答.关系:护照制度规范了移民秩序;移民运动推动全球治理技术的进步。
演练2参考答案:答.评价: ①英国拒绝加入欧洲一体化,一定程度上使英国避免受到西欧超国家性质联合的束缚,有利于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维护英国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利益; ②但英国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实力,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最终迫使英国不得不申请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
演练3参考答案:答.评述: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它没有揭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质。②虽然相权曾起到了分割皇权的作用,谏议制度可以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但皇帝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本质上是君主专制。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