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喀什噶尔老照片解读(十一)喀什噶尔提督黄万鹏

2023-09-05 08:40 作者:爽眼喀什  | 我要投稿

对于很多喀什噶尔老照片,一直愁没有任何信息无法解读,但有一张照片是有信息的,同样不好解读。

 

《喀什老照片》上册图集,下图为官员合影照片


这张清朝官员的合影照片,最早出现在斯文赫定的著作《穿过亚洲》中,有中译本,在中译本第165页中,标注的信息是“喀什噶尔的常道台”。

《穿过亚洲》的译者、编辑这样标注基本就是贪图省事懒得去核实人名的不负责任做法。

已经看过很多有关喀什的中译本图书了,基本都是功利主义者的译者与编辑,有些图书同一个地名隔几页翻译就选用了不同的汉字,翻译者既不熟悉当地历史随意翻译官员名称与任职者名姓,更懒得去查地图核对地名。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在我读过的书中是《马继业在喀什噶尔》,书中几乎没有人名地名错误,对于原文不清楚的人名与地名大多做了考释并加以注解。

《穿过亚洲》作者斯文核定是1894年来到喀什噶尔的,1894年5月1日至6月21日一直待在喀什噶尔,所拍摄的照片肯定是在这个期间在喀什任职的官员。

英文原版书插图

查《穿过亚洲》亚洲原文,照片标注的是“Shang,Dao Tai of Kashgar”,翻译为常或尚道台似乎没大问题,但音译能核实还是要核实,毕竟外国人注音与中国人实际发音相差很大。

喀什当时的主要官员分为提督和道台,查喀什噶尔官员任职表,1894年的提督是董福祥和黄万鹏,道台是李宗宾和黄光达,一般都是一个任职者,但刚好在这一年提督与道台同年更换。这四个人中在发音上能与“Shang”相配的姓氏只能是黄。

官员的姓名中的姓就这样勉强解决了——黄。

黄万鹏是1894年农历3月接董福祥任职的提督,黄光达是1894年农历2月接李宗宾任职的道台,在斯文赫定来到喀什的时间是1894年的5月至6月,换算成农历肯定在3-4月间。真实无巧不成书,喀什噶尔当时的提督和道台都姓黄,两位黄大人在时间上都有可能是照片中的黄道台,如果再没有其他资料,辨别起来就麻烦了。好在《穿过亚洲》还有相应的文字可利用:

当时,年轻的常大人只是一位官员身边微不足道的小跟班,在准噶尔民众造反期间 (1864年),他显山露水,迅速登上了升官的阶梯,直到达到目前高位。虽然不是像爱神阿芙罗狄所恋的美少年阿多尼斯,但他是彻底的具有高度道德原则的绅士。平常日子,他惯常于身穿橘黄色马夹,坐在一辆蓝色的小马车里游走。但在重大场合和极为庄重的盛大集会上,他就会身着盛装出场,即身穿蓝色长袍,黑色绸服,上有宽大的褶层,并在褶层上绣有若隐若现的金龙,而形状怪异的金狮则爬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交织在一起的花环上。在他的丝织便帽上有一颗神秘的扣子表明他是一个大人物或是一个二品(二等)官员。除了盛装,他的脖子上挂着一长串坚硬的果核,表面被雕刻并磨得十分光滑。

文字描述如果准确的话会很有用,我想即便译者在耍滑偷懒,我善意的认为“金狮”不会译错,决不会是麒麟,或虎或豹。但为慎重起见,我还是要核对原文。

我能找到的有关喀什的外文图书都下载了原文,当然有中译本的是少数。

原文中的确有“golden lions”,金狮。

 

武一品麒麟补子
武二品金银狮子补子

官员衣服补子局部图

这样就出现了问题,在清朝以飞禽走兽作为官员的补子,文官补子飞禽武官补子走兽,狮子属于走兽。查清朝会典定制,武官的补子是八种猛兽,其中的狮子的确是二品官员的标识,但喀什噶尔提督原则上应该是一品。另一方面,书中明明白白写着文官职衔“道台”,在语言描述中又有形容官员服装上补子的标识“金狮”,文官的官制穿了武官的服装,中间肯定出现错误了,这又如何分辨照片中人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官?

当然,看照片辨识是最好的方法,但照片上官员胸前的补子看不清楚,只好相信当时的作者斯文赫定所说的就是事实。但我依然怀疑斯文赫定是否能分清那块补子上的动物到底是麒麟还是狮子,毕竟提督是一品武职官员。暂且认为照片中的官员是提督黄万鹏而不是道台黄光达,况且喀什噶尔的道台应该只是四品官员,与中译本的“二品”描述相差甚远。

为再次确认信息是否准确,开始寻找黄万鹏的更多信息:

黄万鹏,湖南宁乡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咸丰三年(1853)投湘军。光绪二年(1876),黄万鹏随左宗棠督军出关收复新疆,讨伐阿古柏之乱,因功赏穿黄马褂,之后再立军功,累积战功获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光绪六年(1880),黄万鹏主持新疆军务,历任喀什噶尔回城协副将,阿克苏、巴里坤各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旧疾复发病逝。

从这里可以看出,《穿过亚洲》书中记录的黄马褂是能对上的,但书中所谓的二品(二等)官位,实际上或许是“二等轻车都尉世职”的模糊说法,毕竟让一个外国了理解透彻中国官僚体系是有一定难度的。清代的“轻车都尉”是外姓功臣与外戚的爵位称号,而不是实职,分三等,一等轻车都尉属于正三品,二三等轻车都尉是从三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是荣誉职衔,并不是实职,因此黄万鹏在喀什噶尔的官职应该还是一品的武官——提督,身上的补子可能是麒麟而不是狮子。

1894年时,黄万鹏62岁,但看照片看不出来有这么老。

有关黄光达的个人信息找不到,没有出生年月日,也没有功勋表,至于黄光达是否也有御赐的黄马褂,或是“二等轻车都尉”,1894年是多大岁数等就不得而知了。

为什么如此纠结这张照片,因为在喀什噶尔1000多张老照片中,姓黄的官员出现了三张面孔,在其他照片中也出现了喀什噶尔最高军事长官的信息,而清朝喀什噶尔官员中,做过提督的黄姓武官只有黄万鹏,但那些照片中黄大人的尊容与这张黄万鹏完全不像。这张照片中的人物确定了,才能用排除法在另外两幅面孔的5-6张照片中推测哪张有可能是黄光达,毕竟黄光达在喀什噶尔的任职时间比黄万鹏时间长得多,两次受命于危难担任喀什噶尔道台,分别为1884至1887年,1894至1901年,只是下场过于悲惨,被朝廷斩首了,也许正是结局不够荣光,关于他个人的很多信息被清理掉了。

解读照片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随着能找到的信息的增多会很快推翻上面的结论。

喀什噶尔老照片解读(十一)喀什噶尔提督黄万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