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系标配独立中焦模组的OPPO Reno10系列会卷出次旗舰的影像新高度嘛?

2023-05-25 16:48 作者:评者N大  | 我要投稿

本文N大会围绕着影像实战表现进行阐述,老实说这次OPPO Reno10系列的配置还是挺有意思的,全系都标配了独立的中长焦镜头而非简单的主摄数字裁切,还记得旗舰Find X6系列全系标配大底大光圈中长焦模组时引发的反响,现在作为次旗舰的Reno系列也这么做可以说是传承了旗舰的精神。

我自己很鼓励没有构图经验的入门新手多使用中或中长焦焦段进行拍摄来规避杂乱、无法控制的背景干扰(等效22-24mm焦段的主摄其较为夸张的透视畸变及广视角对构图的负面影响对新手来说还是较难控制权衡的)。

比如下面这个工况,同样的主体大小,广角与中长焦之间的透视与背景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由于更强的透视,广角需要更为斟酌构图才能剔除不必要的背景信息,而当你使用了3X中长焦副摄后,这种难度就显著降低了,因为更扁平的透视与更集中的视角已经在无形中帮你过滤掉了周边的元素。

此外,有一个素质优秀的3X意味着你可以在不改变太多位置的情况下快速获得局部特写构图(某些时候场景是不允许拍摄者大幅度移动的)。

从上面的样片我们可以看到广角主摄由于容纳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在构图时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规避来自背景无关元素的干扰,而中焦、中长焦镜头则可以在进一步凸显主体的情况下减少杂乱元素对画面的影响从而凸显肌理与光影的质感。

我不止一次强调手机拥有高素质中焦/中长焦模组的必要性,那会极大地提升拍摄的乐趣性,用户不需要考虑太多环境与工况的局限就可以快速拍摄到具有“局部提炼”性质的特写,再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这是一个位于扶手电梯上方的反射装置,某个局部正反射着冷暖光线,加上自身起伏的表面,反射就显得很有趣味性,如果使用广角主摄你就需要非常靠近反射面,不仅会穿帮(自己被反射进去),滑动的电梯也会干扰你的构图,在此时一个高素质的中长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你不必过于靠近主体,穿帮与干扰别人通行的尴尬都迎刃而解。拍摄的热情很大程度来自于“正反馈”,从相对简单的中长焦入手可以不断激励自己拍摄从而提升水平。所以对于越来越多“次旗舰”也和“旗舰”一样配备独立的中长焦模组的现象我个人也是非常欢迎的。

但是前提是体感把控要适度,不能因为这个模组让“次旗舰”有了“旗舰”的吨位与体积。

全系标配独立中/中长焦模组的Reno10系列这次在影像模组的凸起与重量控制上做得十分到位,以我拿到的OPPO Reno10 Pro+为例,为了控制中长焦模组的突起厚度,品牌对棱镜、镜片及对焦马达都进行了定制化设计,成功将模组厚度缩小了近1mm。

胶囊型的Deco由下至上分为三个层级,磨砂质感的基部与背板风格融为一体,高反射的中间层作为装饰勾勒轮廓,形成反差,顶部与背板同色的半片盖板既呼应了主体色系也减轻了黑色饰面的单调感。与影像模组呈对角分布的高亮logo平衡了背面的布局。

Reno10全系都有着不错的重量控制,标准版约180g、Pro版约186g、配置了1/2吋大底中长焦的Pro+版也没超过200g(196g),加上设计团队通过反复验证,坚持手机宽度不超74mm的理念,让单手握持变得更加帖服。

收窄的身板加上四周控制得当的边框,再配合柔和的四曲面屏与超薄中框让手机有了一种轻盈感,可以说在OPPO Reno10系列身上我不仅看到了Find X6系列精神的延续,也感受到了轻盈细腻的优雅气质。


要知道独立且实用的中/中长焦模组已经很久没在Reno系列上登录了,它的实战表现如何,我将通过人像与静物的实战拍摄向大家一一展示,在这个环节不仅有我的看法,模特也会参与评价哟~!

这次Reno10 Pro+上的独立中长焦模组在扫街时的表现非常不错,不仅反应与对焦快速,3A算法也很稳定,即使在随手按下的抓拍工况,表现也很可靠:

还是那句话,有个独立的中长焦镜头真的可以让构图与拍摄变得更加高效,从而进一步提升扫街的乐趣。

我发现这次OPPO Reno10 Pro+的影调已经与Find X6系列的思路类似,正向着更大的反差在走,在较大光比的场景下并不会刻意提亮暗部而是让最黑的区域变得更扎实,这更利于对场景层次感的表达:

无论是超广角副摄、广角主摄还是中长焦副摄,三个摄像头都不会在默认模式下刻意营造那种过于压制亮部、提亮暗部的HDR感,而是在强调“明暗”本身的占比,和暴力且平淡的HDR感照片比,拥有真实明暗对比的照片反而更为耐看。

至于OPPO Reno系列一向自傲的人像拍摄、与过于柔和美白的案例不同,这次OPPO在Reno10系列身上强调了重塑面部的光影感,让我们来看看实战表现如何:

后置镜头在人像模式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首先是色彩表现并不是主流的甜腻感,而是有那么一点胶片的感觉在,色彩厚重的同时也不失明快感。最重要的是面部细节的保留与光影感的塑造并非简单的抹平,我们来看一组原彩与转黑白的局部放大:

可以看到转黑白后照片的局部放大,面部依旧保留着不错的明暗细节,发丝、眼神光、皮肤质感以及阳光下的明暗过渡并没有因为美颜的开启而丧失表现力,立体感依旧保留得很好,我想这就是OPPO从Find X6系列开始所遵循的“光影感”原则。

当然,在某些工况下模拟虚化还是会有概率出现纰漏,比如(下左图)墙面背景只有右侧局部被虚化,(下右图)因为复杂纹理的干扰,一部分窗框消失了:

希望零售版固件能有效改善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很满意后置镜头在人像模式下的色彩与光影表现的。或许是富士相机玩多了的缘故,对色彩表达有一手的手机我是充满好感的,现在的OPPO Reno10 Pro+就属于这样的案例。

不止后置人像,这次Reno10系列前置摄像头的人像表现如何?

模特小姐姐非常满意前置摄像头的肤色表现,无论是阳光(下午的暖光)还是背阴的冷光下,面部的气色表现都很不错,既有红润感又没有因为红色的表达而破坏环境光原有的色彩,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氛围表达。

OPPO似乎做了严格的色彩标定,前置摄像头依然保留了与后置大体一致的色彩与反差表达特性,前后摄像头在人像模式下有这样的统一度在业界是非常难得的。

当然,前置和后置一样某些情况下模拟虚化会出现“翻车”,比如下图,抹茶拿铁的吸管的边缘就有一点缺陷:

希望零售版固件能能把前后置摄像头在人像模式下的虚化表现进一步改善。

OPPO Reno10 Pro/Pro+使用了与Find X6系列技术类似的动态光影屏,配合光子矩阵显示技术在照片回看时可以将超出SDR记录范围的亮度区域进行局部拉升,实现最高8倍的亮度激发,让用户获得更生动、更接近真实拍摄场景的观片体验。由于ProXDR的显示效果并非基于安卓底层的技术而是OPPO自研的,基于屏幕与光子矩阵记录的“上层手段”,因此录屏与截图都无法展示开启/关闭状态的区别,我只有使用相机(手动白平衡+M档)屏摄来展示两者间的差异:

可以看到使用了ProXDR显示效果的图片在高光区域有更好的亮度表示(玻璃反光点、白色大理石台面的反光区域),整个照片的反差与层次感也更强烈。

当然,日常拍摄可不只有白天,能否在夜晚或室内暗光下依然保证稳定的出片品质更能体现品牌调优团队的功力与用心程度,自Reno8系列开始OPPO就完成了自研马里亚纳影像芯片(Marisilicon X)的下放,实现了体验越级的暗光表现力,我们来看看在Reno10 Pro+身上是否还有着出众的细腻画质,我特意在一个阴雨天的傍晚,找了背阴的位置进行细节对比:

在暗光环境下为了握持稳定度(快门速度不低于1/60s)此时两机的画面都飙高了ISO(感光度),可以发现OPPO Reno10 Pro+的细节要明显优于对比竞品,无论是木纹的光影质感、立体感、色深过渡还是本身的纹理细节都可以看出更多的层次变化,而竞品因为画面经过了统一的降噪处理,不仅细节黏连,明度与色彩信息也损失了不少。所以同样是4K30p拍摄,纸面参数并没有太大意义,暗光下的实战画质还是要看降噪算法的高明程度。

如果让我对Reno10 Pro+的影像能力做评价,我会用“全面”二字。与评论影像旗舰的堆料规格与峰值性能不同,在次旗舰上我更看重“下限”,如何让更多不懂拍摄、没有系统学习过理论知识的用户以低门槛的方式拍出赏心悦目的照片才是“次旗舰”的使命。默认模式即可获得的优秀色彩与影调,易用的中长焦镜头、马里亚纳芯片对暗光出片的助益,由这些组成的稳健影像能力牢牢守住用户体验的下限,让美好的记录不再遥不可及。

即使整个移动终端的量在萎缩,各家依然在难以走量的旗舰(5000+价位段)身上不断发力,深怕掉队。我们也都看到2023上半年各家发布的旗舰们各自都有着鲜明的特性,不是发生了质变的影像能力就是创新的通讯(信号)与电池管理能力。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以差不多的强横板正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体重普遍超过了210g,甚至某些逼近230g)。

在旗舰们都完成了秀肌肉的任务后,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在战火猛烈的3000-5000价位段互拼刺刀):“次旗舰机们”的迭代潮即将到来。相比立威的“旗舰”,更走量的“次旗舰”要接下主流对品牌好感度建立的重担(没几个品牌能做到像苹果、华为那样倾力高端产品线,再由高端认知反哺中高端产品销量),加上华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触底反弹(2023 Q1)。这也是我认为2023下半年敏感又激烈的原因之一。

作为更接地气,更容易树口碑,更需要取舍平衡、更能体现调优功力与产品经理水平的“次旗舰系列”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时就特别重要了。是在全面承接旗舰气质风格的基础上对器件进行筛选,还是在体感与功能体验上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在OPPO Reno10系列的身上,我既看到了“传承”,又感受到了“独特”,而这一切只为了让更多人能以更低的门槛感受旗舰级的技术。

我相信OPPO Reno10系列会在3000-4000档位凭借扎实的产品力获得不错的反响。

全系标配独立中焦模组的OPPO Reno10系列会卷出次旗舰的影像新高度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