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想独立,俞敏洪应该学黄峥
停播6天后,8月1日下午,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店终于复播。 复播前,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店专门在抖音发了一条澄清视频,视频中,CEO孙东旭直言,“大可不必”担心东方甄选和抖音的关系,“和平台的沟通一直顺畅”。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独立APP上开启首播后,东方甄选与平台的关系已经变得微妙——至少在外界看来如此。而在东方甄选高调在自营APP开启连续三天8.5折促销之后,两者的关系恐怕就更为复杂了。 五六年前,类似的剧情曾经在互联网上演过一轮,主角是拼多多和腾讯。 2017年下半年,拼多多开始将用户从微信导入自家独立APP,这被外界视作“拼多多在挖腾讯的墙角”。不过2018年上半年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黄峥否认了这种说法,“我们并没有强推APP,更多是用户主动的选择。” 他同时否认的还有腾讯对拼多多的扶持,“我并不认为腾讯扶持了拼多多,我们也被封过很多次。” 尽管黄峥嘴上极力撇清与微信的关系,否认拼多多在微信里享受到了某些特权,但谁都知道拼多多的生长离不开微信流量的浇灌,拼多多也穷尽各种方法在微信里开采流量,最知名的就是“砍一刀”和“新文化运动”。 与拼多多形成反差的是,东方甄选在回应停播事件时,表现得颇为客气,“我们一直非常感谢平台对我们的支持”,“这次是我们自己不小心出现了问题,触犯了规则,我们会积极整改。” 但手上的动作没停。连续三天的85折大促结束后,东方甄选公布销售额:1.1亿元,并将促销期延长2天至31日。 东方甄选有充分的理由做一款独立APP:其主号东方甄选在抖音的销售额正显露出增长停滞、乃至下滑的态势,营销费用却在走高,自建独立APP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方式之一。 三天冲到1.1亿元销售额——超过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店此前一个月的销售额,证明了独立APP这条路行之有效。但需要指出,这一成绩是建立在8.5折促销的基础上的。对东方甄选来说,眼下最迫切的其实不是将用户从抖音导入独立APP,而是仿效拼多多,一边抱紧抖音大腿,一边继续在抖音生态里开采流量。 东方甄选之于抖音与拼多多之于微信,有诸多不同之处:后者具备稳固的投资关系,前者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更脆弱。 黄峥尚且说“我死了腾讯不会死,腾讯有千千万万个儿子”,东方甄选之于抖音的重要性就更要弱上几分了。商家和平台的博弈不会仅此一次,博弈的结果必然都是商家低头,显然于东方甄选而言,守住抖音这块大本营才更为重要。 东方甄选与拼多多的另一显著区别,是体量。拼多多早已成为平台,东方甄选尚且只是品牌,但单从东方甄选推出独立APP便能看出,作为前教育界大佬,俞敏洪势必不甘心让东方甄选只停留在直播带货公司这个量级。 以拼多多今日体量,尚不能损失微信这个流量之源,假使东方甄选未来能够做大做强,抖音都是它无法失去的依靠。 东方甄选越想成为平台级公司,就越不必急于另立门户,在抖音的池子里挖掘出更多流量,才是东方甄选的头等大事。 一 自东方甄选爆红后,它常被拉来与交个朋友、遥望网络对比,但自建APP,让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野心显露无疑。 俞敏洪志在互联网生态,而不只是一家直播带货公司。近期东方甄选向文旅行业拓展,更证明了这一点。若以未来的大公司视之,做独立APP就是东方甄选的必经之路。 从抖音直播间通向大公司之路,东方甄选并无可参考的样本。腾讯曾依仗流量优势,浇灌出了一众互联网公司,但抖音里至今没长出一家互联网大公司。 之所以如此,是抖音不能——移动互联网盛宴早已接近尾声,时代也不允许它再靠投资投出另一个自己,也是抖音不愿——投资之路被堵死后,将流量牢牢攥在手中,抖音的收益才能最大化。 如今东方甄选想成为抖音生态里饮到头啖汤的公司,并不容易。抖音生态里没有参照物,微信生态里倒是有许多,上文反复提及的拼多多就是例子。 将东方甄选与拼多多做类目,乍从体量上看,两者就相去甚远,但若深究内里,两者的成长路径却有相似之处。 它们同样从拥有丰沛流量的大平台中生长出来,同样或多或少受到了平台的流量优待。拼多多受到的流量优待自不必说,东方甄选爆红同样少不了平台背后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