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心到垃圾,这游戏怎么做到的?《尘封大陆》微评测
作者:悠闲的蚊子
八月大作不少,月初有《博德之门3》,月末则是《装甲核心6:境界天火》,只是相应的中旬成了游戏的真空期。为此我提前预购了一款名为《尘封大陆》的游戏,用于填补这段无聊的时光。买之前我就在想DECK13的作品神作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迸发》系列兜底也不至于太烂吧。结果发出当天喷《尘封大陆》的人都快排到北极了,场面可谓是相当壮观。

面对此情此景,当时我就不乐意了,聚众“吃屎”怎么能不叫我呢?再说有垃圾游戏怎么能少了我游戏区食雪汉托尼老师,当时我啪一下就点开了游戏啊,通过后我只能说好玩的游戏千篇一律,不好玩的游戏那是各有各的精彩啊。鲁迅你诚不欺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部恶心人有一套的作品《尘封大陆》。有一说一,《尘风大陆》的开篇还算不错,背景设定新颖,故事带有悬疑,风光特别旖旎,招数还能升级。

尤其是对于大场景这一块的勾勒,完全不输给大多数的3A游戏,滑沙子赶路更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爽感。半个小时后,游戏从新手时间来到了正式流程,刚进战斗不到两分钟,我的脑袋嗡一下就起来了,那镜头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拉近,一会儿拉远,还自带360度高速旋转,这下给我切的呀,打路边几个野怪我都恨不得吞一把晕车药呀。讲道理,咱这不是游戏吗?怎么改艺术摄影了?你那个摄像机里是安了带GPS的定时炸弹吗?必须全天候移动,静止一下就会爆炸是吧?单单只是镜头阴间显然远远不够炸裂。恶心人要从全方位入手,深谙其中道理的战斗设计师火速开启了他的整活之旅,Boss从常见的单血条被改成了多部位破坏,不把所有位置都打爆,Boss就永远不会死。

好消息是这次只有一个坏消息,坏消息则是配合着垃圾的锁定系统和视野切换,《尘封大陆》能让你充分享受永远打不到敌人的极致快乐。设计师心说,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我还有绝招。于是一开打boss就猛招小弟啊,你前脚刚打死一批吧,他后脚就摇人光速再度加入战局,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呢。君不见,战场上一边是我被糟心的视角搞得死活摸不到boss的关键位置,急得我是满头大汗手足不措,另一边则是一堆仿佛吃了兴奋剂一般的小怪,又是远程骚扰又是贴身肉搏,打的我是头皮发麻,肝肠寸断。

多说一嘴,敌人出了镜头,玩家看不见吧?大部分游戏诸如新《战神》都是依靠“离屏指示器”帮助玩家战斗的,结果《尘封大陆》的战斗提示被设计的抠抠索索,小到离谱,战斗一激烈你看都看不清楚,设计师大概率跟我没仇,他只是单纯的想我死。咱们接着往下说啊。这游戏的战斗环节还有一个非常令人无语的特点,我暂不提《尘封大陆》的打击音效有多差,跟拳头打在沙子上可谓是一模一样,另外,大量怪物用同一个击中音效,制作组以为玩家都是傻子听不出来这件事儿我也可以避而不谈,但你们那个背景音乐和音效怎么还经常时有时无呢?有音乐就没有音效,有音效就不放音乐,大哥大姐几个意思啊,这俩东西一凑一起,程序就会死机是吗?

整个战斗系统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携带主动和被动技能的精华石体系,通过不同的晶石搭配便能形成多种多样的build,似乎能够大幅度提高《尘封大陆》的可玩性。它也被DECK13作为重点在宣传中大肆鼓吹。不得不说,精华石的确富有一定乐趣,但伴随游戏时长的增长,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设计层面的弊端。精华石无法或者严格来说,其很难为玩家带来实力变强的正向反馈。其根源在于从数据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主动亦或是被动,普通技能与高阶技能之间的伤害差距都未能完全拉开。

除此之外,《尘封大陆》至于技能使用的限制,玩家需要不断攻击敌人积攒气力,并需要将其气力值维持在极高的水准方能使用全部技能。三个主动加八个被动,平常战斗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气力本就难以被累积,多说一嘴啊,被敌人打是会掉气力值的。技能想用你都用不出来,再加上刚刚所谈的种种,实际战斗中能够快速达到第二阶段足以用出两个主动外加四个被动,我都算是组上烧高香了。正因如此,在收集了一大堆的精华石并研究了各种BD,然后出去solo了一番后,我忍不住扪心自问。

我变强了吗?如强,我真的变强了吗?如强,到底强没强?如强。你看看《尘封大陆》他很厉害,他让你好像变强了,又好像没有,你根本捉摸不透他呀。战斗环节可以说是要观感没观感,要内涵他没内涵。不过玩家们大可放心啊,虽然《尘封大陆》的战斗性不行吧,但他其他方面也没做好呀,虽然游戏定价不算特别离谱吧,199一份,但他打半价也不值得买呀。游戏的剧情就能秀你一脸。

故事讲述了一位最底层的无名者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拥有强大力量拳套,并在收集各种残片强化拳套后向大魔王发起了最终挑战。一开始编剧还扑了老大的谜团,我寻思最后铁定要来个世纪大揭秘,惊天大反转,不然这剧情也太俗气太老套了吧,应该也不至于这么low吧?不会吧,不会吧。结果打完了才发现人家是压根就没往这边想呀,真就是直来直去。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啊,编剧长脑袋是为了显高嘛?我们不管大人,但以现在孩子的见识水平,你到小学一年级乃至是幼儿园大班去讲这个故事,底下起哄都能让你赶紧换一个,你也别问我知道的。

除此之外,《尘封大陆》的任务和探索系统也称得上是极其粗糙了,前者就是典型的去往某地杀几个怪的网游老套路,这问题我自己都快说腻了。不过相比其他同类型的粪作,《尘封大陆》明显有所突破,游戏几乎一半以上的任务,他都是给你画圈圈范围,让你自己去找,配合他那个若有若无的引导设计啊,支线乃至主线的重要人物头上的关键标识他都会消失。再加上游戏四通八达迂回曲折的建筑设计,真正让你体会到一番什么叫做大海捞针。

讲实话,游玩《尘封大陆》的时候,我总有种自己又体验了一遍《Forspoken》的错觉,一个对着手镯说话,一个跟自己的拳铠聊天,尤其是在探索层面上,同样是喜欢在路边种各种无用的花花草草,同样是把各种不值钱的玩意儿一股脑的往宝箱里塞,令人急速丧失开地图、寻宝藏的探索欲望,不过相较之下《尘封大陆》明显更有后劲,懂得什么叫上进,原本他跟《Forspoken》身处同一位面,但凭借中后期的逆天表现,《尘封大陆》远远甩开了《Forspoken》,朝着《LOOP8》和《魔戒:咕噜》一路飞奔而去。

我之前曾听过这么一个传闻啊,有人说《尘封大陆》的投资商半路撤资,直接导致了游戏的延期,既然是传闻,自然很难论断其真假,不过从游戏目前的表现来看,个人觉得所言非虚。一言蔽之啊,在游戏来到王城阶段后,制作组就火速撕掉了他们脸上名为“良心”的面具,爷彻底不当人了!优化歇菜,我4080的笔记本到后期开2K连60帧都撑不住,有时候甚至会掉到30帧,卡顿呢更是家常便饭了,新怪物人家也不加了,反正此时此刻肯定是过两小时了,你也退不了款是吧?

其实原本在游戏中,敌人的种类本就少的可怜,数一数,十五种都费劲,更别提彼此长得还颇为相似。最后制作组干脆原地摆烂,直接把精英怪等比例放大,扔进圈子里当boss用。这游戏打到后面我都不是愤怒和痛苦了,我是无奈,深深的无奈,爱咋咋地吧,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我只想说,欧洲游戏圈不要脸的现象已经这么严重了吗?前面刚发售了《原子之心》的DLC,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尘封大陆》啊。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是想尝试一下本作,那我只能说,朋友,比起《尘封大陆》,你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英雄。这里还有两句话要送给你,说不定能令你迷途知返。第一,游戏存档时会有一定几率触发存档失败的效果,怎么按都没有用,存档爱好者首先阵亡。第二,游戏开篇时又有一定几率触发无法清除通知信息的bug,换言之,就是那个小黄点要跟你到天荒地老,一开系统界面你就能看到,强迫症玩家原地升天。不得不说,今年真是个游戏大年,不管你是从佳作又或是从粪作的角度去看,皆是如此。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啊,也算是我的经验之谈了,任何一款宣布延期发售的作品,购买前都要慎重,能不预购就不预购,能不首发就不首发,所谓的为了品质推迟发售的这种借口,那都是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