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隆基和太平居然眼睁睁看着又一场闹剧般的政变发生?(一)

2022-03-02 20:51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经常有人讲皇室成员之间为什么感情那么淡漠?你看看父子之间相互仇杀,兄弟之间彼此反目,哪怕是母亲和子女之间都不相容。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情况?这个就是没有把我们的视野放在政治属性当中来考虑。在政治属性当中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是一种安全关系。此话怎讲,大家都已经到了金字塔尖儿了,你掌握的人力、财力、资源远远超出你在普通百姓那个层级,这些物质基础还都不是给你个人享受的,是整个家族享受的。而且在你这阵儿掌握这个资源了,他是世袭的子孙后代都享受这个福利。你看看这种巨大的诱惑,当然很容易压倒血缘关系了。

我们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您就更清楚了,比如说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文化交流也比较频繁,人员交流比较频繁,但是两国关系好?肯定不是很好,为什么?因为在美国看来无论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有多紧密,你都要取代我世界老大的位置,我老大位置不稳,我就受到威胁,我受到威胁我肯定要打压你。反过来我们再看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经贸往来,包括文化交流,包括人员交流,跟美国没法比。但是中俄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就是说明什么我们彼此之间没有安全上的威胁。所以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在政治方面安全属性是最重要的属性,是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政治斗争过程当中,亲情退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个话扯得稍微远了一点儿,咱们继续回到大唐王朝这个权力格局当中。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继续还在发生较量的两个人,虽然势均力敌,但是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却发生了重大的区别。首先我们来看太平公主她怎么选人?他选的人都是谁?她是来者不拒,别说你以前依附武三思或者依附韦太后或者依附谁谁谁,哪怕是犯了错被贬了官只要你可依附于我,我是通通的收纳。所以在太平公主身边围拢了一大群人,这群人都是原来韦太后一党的,特别是当年买官鬻爵上来的,斜封官不走正路上来的这群人也都聚到太平公主的旗下了。

这样一来太平公主这边的声势就迅速壮大了,一下子感觉好像压住了李隆基,那么李隆基这边也要出招,他怎么来对待这种状况?李隆基选人的标准跟太平公主那是完全的不同,他认认真真地选择人才。当年没有当太子的时候人微言轻,这些有能力的大臣都不肯依附于他,这也让李隆基认认真真的筛选这个国家究竟谁能治理好。想了半天他在外面找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姚元崇,一个叫宋景。这个姚元崇后来改名叫做姚崇。姚崇和宋景这两个人可绝对不是一般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在大唐帝国的史册当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姚崇这个人跟狄仁杰关系特别好,狄仁杰辞去宰相的时候就是他接替了狄仁杰的位置,而且狄仁杰专门跟武则天推荐说这个人很有才华,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姚崇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他怎么下去的?就是因为武则天退位的时候。他放声痛哭让张柬之等人非常尴尬,也非常恼羞成怒,就把姚崇给直接贬官了。另外一位宋景也不是一般人物,弱冠年纪就已经中了进士了,也就是20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功名了,你看看这在当时都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也是在武则天时期受到了重用,而且这个人刚直不阿,别看那武则天重用我,我该说还得说,直接怒怼武则天的两个男宠二张,你看看坚决不给武则天留面子,好在武则天知道他是个能人,也没有把他怎么样。等到中宗李显执政的时候,武三思当权,他又非常不满意,直接怒怼武三思,没办法只好把他贬官了。

你看看这两个人被贬官之后,一直都在李隆基的视野范围之内,他问了好多人到底谁能治国,想来想去这两个人必须要留在身边,所以他鼎力推荐让这两个人重新回到朝廷的中枢,他们两个人联手回到朝廷中枢之后迅速扭转了官场上的局面,这两位首先拨乱反正,把韦皇后时期被陷害的张柬之等人重新恢复了名誉,叛乱的太子李重俊恢复了身份,你像当时参与政变的里多做这些人也都恢复了名誉,并且得到了应有的补偿。那么对老武接人什么样?你像武三思这些叛逆之人直接开棺曝尸,把尸体暴露出来根本不让你尸骨得全。

那些已经去世的像韦太后、安乐公主怎么处理?直接贬为庶人,包括悖逆庶人全都待遇降级了,这就是殃及家族人群。更重要的是刚刚被太平公主提拔起来的,你像买官鬻爵的崔石,包括肖志这些人迅速就被又贬官了,这下可给太平公主打脸了,我刚刚封一批官你马上就给我撤下去了,什么意思,明摆是对着我,虽然是姚崇、宋景办的事儿,但这两个人谁推荐的?不就是你李隆基推荐的吗?

李隆基和太平居然眼睁睁看着又一场闹剧般的政变发生?(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